中国学者发布肾毒性中药名单,雷公藤、关木通在其中,你有用过吗

文 / 奇妙的中医
2019-12-03 00:09

“一年前吃中药调理,二十天前仔细检查出肾损伤,现确诊为肾脏病二期。”拿着病例报告的小李,流下了懊悔的泪水。

原本仅是个简单的头晕、头痛,谁知乱用中药调理,最后落下了肾脏病。

类似小李的经历,小草想很多人都曾经有过,不过这里还是想提醒一句:中药虽好,乱用中药也会给肾脏带来负担,甚至是疾病,毕竟是药三分毒,中草药有很多是带有肾毒性的。

警惕:这些中草药具有肾毒性

最近,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等学者团队合作总结了具有肾毒性的中草药,并将研究发表在《美国肾脏病学会临床杂志》上。

根据天津中医药大学整理的结果,以下这些中成药均有肾毒性报道,以雷公藤和含马兜铃酸成分的药物居多。[1]

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药典》)列举的内容,对肾脏有毒性的中药一共有二十四种,其中又分为六大类,分别是:马兜铃酸类、含雷公藤类、乌头碱类、矿物类、雄黄类以及动物类。

除了以上这些研究之外,早在之前,美国伯恩斯医学院等的研究人员研究检索了PubMed数据库1966-2016年共50年间中,同行评审期刊中与中草药膳食补充剂及食物相关的肾毒性案例报道,并整理发表于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杂志上,小草为大家做出整理:

虽然少量的报道研究并不能充分证明该成分有肾毒性,但“空穴来风,必有其因。”大家还是谨慎一点为好。

划重点:

虽说研究中这些中草药具有一定的肾毒性,但并不是说只要使用了就会对肾脏造成损伤,只有在不合理使用的情况下,才会出现肾毒性,给肾脏带来巨大的压力,包括不在医生的指导下注意使用的药量、肾功能已经出现问题的人群依旧使用,都会受到肾毒性的影响。

很多人就很好奇,这些中草药的肾毒性到底是怎么来的?如果受到肾毒性的影响,会出现什么样的危害?

肾毒性的来源和危害

中草药所谓的肾毒性主要来自两种成分,一种是马兜铃酸,另一种是生物碱。马兜铃、关木通和威灵仙等中草药之所以具有肾毒性,正是因为含有马兜铃酸这种成分,这是一种致癌、致突变的肾毒性成分。生物碱则是雷公藤、马钱子、乌头等中草药中的组成成分,另外,中草药中含有的黄酮类、糖苷等物质,也具有一定的肾毒性。

马兜铃酸的肾毒性主要表现在会引起肾脏出现慢性间质性的肾炎、肾间质出现纤维化,以此损伤肾脏的正常功能;黄酮类物质,如金松双黄酮,则会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以及急性的间质性肾炎等肾脏病变;生物碱的范围则比较宽,譬如去甲麻黄碱这种物质的肾毒性体现在会引起急性肾损伤和肾结石;而秋水仙碱的肾毒性也是引起急性的肾损伤。

无论是哪种肾毒性成分,给肾脏带来的危害都是非常大的,因而在服用中草药时一定要记住四个字:“谨遵医嘱”!

当听到中药具有肾毒性时,很多人又开始担心,虽然说西药服用之后会有副作用,但不至于有肾毒性,是否中药的肾毒性会比西药严重呢?

中药的肾毒性是否比西药严重

根据各类文献资料和研究的结果显示,中药的肾毒性并不会比西药严重。

根据天坛医院药剂科的文献统计,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药物中,排名前六的都是西药,中药制剂仅仅排在第七名,这说明中药的肾毒性没有西药的厉害。

除此之外,在2007年到2014年,因为药物出现急性肾损伤的药物,也是以喹诺酮类抗生素引起的最多,所有因为中草药引起的急性肾损伤案例,加起来的比例也远远低于利尿剂和喹诺酮类抗生素,同样证明了中药虽有肾毒性,但不会比西药严重。

虽然说这两个统计都不是特别完整,但也足够说明不需要担心中药的肾毒性更高。因此,在看待中草药的肾毒性上,应该持着辩证的态度,不要一味地指责。

如何辩证看待中草药的肾毒性

可以发现,最近几年,关于中药肾毒性的报道越来越多。实际上,出现这个情况的原因有几方面。一是检测技术提高,二是民众意识提高,三是有关部门的管理力度提高,还有就是媒体的重视。因此,人们感觉中草药的肾毒性报道越来越多。

但是,事实上,大部分的肾毒性都是因为患者不合理使用导致,譬如过量、长期地使用,或者是将中草药不合理地搭配使用等,如果能够合理使用,绝大部分中药的肾毒性都能避免。因此,一定不能说风就是雨,这些具有肾毒性的药物,能治病,自然也能伤害身体,关键是看你怎么用。

总而言之,要避免中药的肾毒性,靠的不是一味地拒绝,而是谨遵医嘱,合理使用!

参考资料:

[1]郭晓, 王萌, 朱彦,等. 中药肾毒性机制研究现状及评价方法研究进展[J]. 中草药, 2015, 46(23):3581-3591.

[2]杨霁云. 药物性肾损伤[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5, 20(7):387-390.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