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胃王”也许是一种病态,知道该怎么治吗?名医张锡纯给你一招

文 / 金兰中医学社
2019-09-14 13:19

人们常常会觉得“吃嘛嘛香”,就会“身体倍儿棒”,按照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确是这样的。然而,任何事物都不止一条规律,平素特能吃的“大胃王”也未必就是好事,有可能隐藏着一种疾病的种子。在中医领域里,这种特能吃的病理状态,我们通常称之为消食证。

在《医学衷中参西录》里记载,一个李姓青年,26岁,突然患上了“大气下陷兼消食证”,而究其缘由,是两年前就突然发生呼吸短气,刚开始并没有在意,后来因为学校里的功效繁重,太过劳心而导致短气这种情况逐渐加重,而且同时出现了“食量倍增”的情况。

张锡纯进一步详细诊察,发现患者在呼吸之间,总有吸气稍微容易一些,而呼气却比较费力,凌晨一点多才能入睡,也觉得气不上达,需要披上衣服起来坐一会儿,稍微歇一会儿了气息就会顺一些,也才能正常入睡。一天之内,吃四顿饭仍然觉得饿,饿的时候若不能及时补充食物,就会觉得心中嘈杂、怔忡、悸动不宁,而且还经常觉得心中发热,大便干燥、小便短赤,诊察脉象时发现浮分无力,沉分比较有力,跳动的次数比较慢一些。

张锡纯认为,这是胸中大气下陷,且兼有伏气化热而成了消食证。从脉证来看,正是因为大气下陷,所以才会脉象浮分无力,正是因为伏气化热,所以才会脉象沉分犹实,既有伏气化热而脉象转而稍迟的,是因为大气下陷之脉原本就多见迟脉。

胃中有热,就能化食,而大气下陷,胃气因此下降的速度更快,所以也会导致人吃得多。如今患者既有大气下陷之病机,又兼有伏气化热,且伏热已经侵入胃中,所以一天吃四次都觉得饿。这种情况怎么办呢?张锡纯给你一招,那就是升补胸中大气,并且兼用寒冷之药来清除伏气所化之热,如此,短气和消食就不难治疗了。

于是乎,张锡纯开了一个方子:生箭芪六钱,生石膏一两(捣细),天花粉五钱,知母五钱,玄参四钱,升麻钱半,柴胡钱半,甘草钱半。共煎汤至100毫升,温服。效果如何呢?连续喝了4幅药之后,短气已经好了大半,发热与消食也好得差不多了,于是在原方基础上加减,再喝几幅药。

而这次开的药是:生箭芪六钱,天花粉六钱,知母六钱,玄参六钱,净萸肉三钱,升麻钱半,柴胡钱半,甘草钱半,将这些药共煎至100毫升,温服。

第二个方子之所以去石膏,是因为伏气所化之热已经不多了,虽然去掉了石膏,但是却将天花粉和知母的剂量加重了,因为天花粉等药原本就是用来调剂黄芪温补的热性,而现在兼用清除伏气所化的余热,所以加重了剂量。

至于第二个方子里用到的山茱萸主要是用来收敛大气涣散的,使得大气升上去的不至于又跌落下来。而且方中又以山茱萸的木气最厚,酸敛的性能也大致有了条畅的性能,虽然伏气的热没有全部退尽,但也可以用。患者将第二次药再喝4幅,疾病基本痊愈,于是暂停服药。仅仅用生黄芪、天花粉两味药各等分,打成细末,每次服用三钱,每日两次以善其后。

这则医案中的脉象是关键。或许有人会说,脉象的迟数,大多关乎着人身的热力,热力过盛就脉数,热力微弱就脉迟,这是常理。而这个患者虽然有伏气化热,因大气下陷而脉象仍然是迟脉,为什么脉象的迟数与大气又咋扯上关系的?

张锡纯认为,“胸中大气亦名宗气,为其实用能斡旋全身,故曰大气,为其为后天生命之宗主,故又曰宗气”,而《黄帝内经》早就有宗气积于胸中以贯心脉而行呼吸,所以,无论是肺叶的开阖,还是心机的跳动,都是宗气主司的。所以,大气下陷而失其所司,而受病的不仅仅是肺,心液一样受到影响,从而导致脉搏跳动速度慢了下来。

【本文由“金兰中医学社”新媒体独家出品,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金兰,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