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建筑六大门派,古韵之大美!

有一种尊贵,只有中国人才懂,
那就是中国古建筑。
千百年来,由于不同地区
人们不同的生活习惯,
中华大地上留下了许多各具特色的建筑。
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六大派别:
皖派、 苏派、闽派
京派 、晋派、川派

不同流派的建筑
以其独有的历史与文化积淀
书写着各自的故事。
它们或精致、或恬静、或威严,
是如今的建筑永远无法超越的。
让我们一起走进它们,
去倾听古老文化的声音,
感受大国历史的厚重。
▼
[皖派建筑]
建筑关键词:青瓦白墙、砖雕门楼

皖派建筑的尊贵,
在于它优雅了千年的徽派民居,
青瓦白墙,砖雕门楼,
徽派建筑风格以民居、
祠堂和牌坊闻名遐迩,
集徽州山川风景之灵气,
融风俗文化之精华。
皖派建筑是六大建筑派系里
最为突出的建筑风格之一,
是中囯南方民居的代表。

其中徽派是最为人熟悉的皖派的一支,
2000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尤以民居、祠堂和牌坊最为典型,
被誉为徽州古建三绝,
为中外建筑界所重视和叹服。
徽派民居建筑风格又有“三雕”
木雕、石雕、砖雕,
风格不同又一脉相承。
能工巧匠施尽其技,
每一处花纹,每一笔雕刻,
结构严谨,雕镂精湛。

徽派民居以高深的天井为中心
形成的内向合院,
四周高墙围护,
雨天落下的雨水从四面屋顶流入天井,
俗称“四水归堂”,
也形象地反映了
徽商“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心态。

错落有致的马头墙
又是徽派整个建筑的点睛之笔,
不仅造型精美,
更融合了古人的智慧,
在遭遇火灾时,
这样的设计可以阻断火势的蔓延,
安全可靠。

汤显祖曾说过: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可见徽州对大戏曲家的吸引力之深。

▼
[苏派建筑]
建筑关键词:山环水绕、曲径通幽

苏派建筑的尊贵,
在于它存在了数千年的苏州园林中,
自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追求,
脊角高翘的屋顶,江南风韵的门楼,
曲折蜿蜒,藏而不露,
饲鸟养鱼、叠石迭景,
堪称园林式布局的艺术典范。
苏派建筑是江浙一带的建筑风格,
是南北方建筑风格的集大成者,
园林式布局是其显著特征之一。

脊角高翘的屋顶,
江南风韵的走马楼、砖雕门楼、
明瓦窗、过街楼,
轻巧简洁、古朴典雅,
体现出清、淡、雅、素的艺术特色,
充满了江南水乡古朴沉静的意味。

中国古典园林讲究
曲折蜿蜒,藏而不露。
置身其中,
四周流淌着的是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之感。
直露中有迂回,舒缓处有起伏,
让人回味无穷。

多少中国人想拥有一处苏州宅院,
作为老来闲适之所,
邀三两好友,吃茶聊天写字,
最好不过了!
▼
[闽派建筑]
建筑关键词:土楼防御功能

闽派建筑的尊贵,
在于它历经500多年传承而来的土楼,
将生土夯筑技术发挥到极致,
单体建筑规模宏大精细,
地堡式建筑风格沿用至今坚固无比,
既可防火防震,亦可御敌入侵。
闽,即福建,
闽派民居即流行于闽南地区的一种建筑风格。
其中“土楼”是其最为鲜明的代表,
是一种供聚族而居、且具有防御性能的民居建筑。
它源于古代中原生土版筑建筑工艺技术,
宋元时期即已出现,
明清时期趋于鼎盛,延续至今。

闽派建筑将源远流长的生土夯筑技术
发挥到极致,
单体建筑规模宏大,
形态各异,依山傍水,错落有致;
建筑风格独特,工程技术高超,
文化内涵丰富。

常见的类型有
圆楼、方楼、五凤楼、宫殿式楼等,
楼内生产、生活、防卫设施齐全,
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独特类型,
为建筑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研究
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
[京派建筑]
建筑关键词:对称分布、如意吉祥

京派建筑的尊贵,
在于它历经700多年
演变而来的四合院,
院落宽绰疏朗,四面房屋独立,
大到皇宫王府,小到平民住宅,
每一处雕饰,每一笔彩绘,
都是北方文化的无价之宝。
中国北方建筑以京派建筑最为典型,
而京派建筑里最典型的
便是北京的四合院了。

历史上,在老北京四九城里,
曾有千余条胡同,
京城内的民居四合院
就散布在条条的胡同里。
不论是王公贵戚还是平民百姓,
都与四合院有着割舍不断的联系。
胡同四合院
也是老北京民俗文化的要素之一,
是平民百姓生活、劳作的载体,
有着深厚的历史价值。
四合院的选址、装修、雕饰、彩绘,
处处体现着源远流长的民俗民风和传统文化,
表现特定历史条件下
人们对幸福、美好、富裕、吉祥的追求。

四合院凝聚着
世代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共同的记忆,
庭院方阔,尺度合宜,
院内亲切宁静,
有着古朴浓厚的生活气息。
闲暇时刻,
邀三五知己在院中把盏言欢,
不亦乐乎。
除四合院外,
宫殿建筑也是京派建筑的代表作,
其中故宫是宫殿建筑的问鼎之作,
也代表了传统建筑艺术的最高水平。
它可以看做是一个巨大的四合院,
功能更广泛,
分工更明确,
给人以皇家威严之感。

▼
[晋派建筑]
建筑关键词:窑洞、晋商文化

晋派建筑的尊贵,
在于它气势恢宏的乔家大院,
斗拱飞檐,彩饰金装,
砖瓦磨合,城楼细做,
六个大院三百多间房屋错落有致,
展现出晋商的稳重大气,严谨深沉,
晋派只是一个泛称,
不仅指山西一带,
还包括陕西、甘肃、宁夏及青海部分地区。
在这些地区中以山西的建筑风格最为成熟,
故统称为晋派建筑。

晋派建筑大体分为两类:
一类是山西的城市建筑,
这是狭义上的晋派建筑;

山西历史上有晋商闻名天下,
勤劳的世代晋商
在积累无数财富的基础上
形成了自己的建筑风格。

晋派建筑在很大程度上
反映了晋商的品格,
稳重,大气,严谨,深沉;
斗拱飞檐,彩饰金装,
砖瓦磨合,精工细做。
它所蕴含的文化与精神
是一笔无与伦比的财富。
另一类是陕北及周边地区的窑洞建筑,
这也是西北地区
分布最广的一种建筑风格 。

黄土高原的祖先们就是在窑洞中
生存、繁衍和壮大起来的。
千百年来,无论社会怎么变革,
都未能撼动窑洞在陕北的主导地位。

窑洞选择了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选择了人,
人也选择了窑洞,
这种“天人合一”的自然辩证法则,
隐藏着不可言破的玄机。

窑洞冬暖夏凉,
天空瓦蓝透亮,空气神清气爽。
这片古老而神奇、深沉而雄健的黄土地,
窑洞用她那宽广的胸怀、真挚的情感,
哺育了一代又一代陕北人。

▼
[川派建筑]
建筑关键词:民族特色

川派建筑的尊贵,
在于它融合多民族智慧的吊脚楼,
作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
依山靠河就势而建,
丝檐走栏自成一派,
看似随意却十分考究,
成为千年民族文化的传承。
川派建筑,
即流行于四川、云南、贵州等地的
一种建筑风格,
为当地少数民族特有的建筑风格。

川西吊脚楼,也叫“吊楼”,
多依山靠河就势而建,呈虎坐形。
吊脚楼属于干栏式建筑,
但与一般所指干栏有所不同。
干栏应该全部都悬空的,
所以称吊脚楼为半干栏式建筑。
吊脚楼有很多好处,
高悬地面既通风干燥,
又能防毒蛇、野兽,
楼板下还可放杂物。
吊脚楼还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优雅的“丝檐”和宽绰的“走栏”
使吊脚楼自成一格,
被称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

不论是何种建筑派别,
都离不开匠人们历时数年的精心雕琢,
一砖一瓦之时,
一榫一卯之间,
一转一折之际,
都凝结着匠人文化的精粹。
不仅集中国古韵之大美,
更以原汁原味的中式建筑特色,
凸显着属于中国独一无二的繁华盛景,
这,何尝不值得每一个中国人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