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类人不要来看中医

文 / 刘医生讲中医调理
2019-08-26 13:14

大家好,我是中医老刘

年过半百,每天写着恰同学少年的激昂文字,操着老中医的心,却想着身后百年的中医之事。也渐渐明白,正如上海同行所说,许多尽力的人和事都不值得,但许多值得尽力的人和事,却没有尽力。

有的患者,五分钟为其诊病,过后却为其翻书一整晚上,不为别的,只为患者的那份信任与配合。但也越来越不愿意在门诊与患者辩论讲解,如果他信任你,自然也就不会疑神疑鬼地用业余来怀疑你的专业。何况,无论7辩论讲解的结果如何,他都不会因你的苦口婆心而改变。倒不如,省下时间看书思考查资料去帮助那些信任你并配合治疗的患者。

毕竟,光阴有限,两位伯父已经作古,貌似我家没有长寿基因。余生并不太长,几十年会一晃而过,倒不如做点有实际意义的事情。昨晚看完60多位患者,回家倒头就睡,想写点文章也没精力了。

如果把中医当成事业或生意,那么肯定希望患者盈门,日进斗金。如果仅仅把中医当成一种爱好或生活的一部分,而非职业,那么最重要的就是舒心。所以我不开自己的诊所,在医院坐诊,处方也从不保密,也不限制外出购药,求踏踏实实看病,求舒心二字。

既然是舒心,不会把任何的病人当成客户去对待,应彼此寻求医道最原始的自由与平等。由于我脾气略古怪,所以有些患者建议不要来找我就诊,否则会失望。

不信中医者不要来。有些患者来就诊,本来不信任中医,却又想听听中医对此病的认识与治疗。很遗憾,我只是一名普通医生,治病为主,没有拯救超度中医黑的能耐与义务。相信你的人,勿需解释,压根不相信你的人,解释再多也是枉然,甚至会在那些人心里产生欲盖弥彰的阴暗怀疑。中医,如同许多的美好事物一样,只有懂得才会发现欣赏她的美,不懂的人不强求,这是对人的尊重,更是对中医的保护。

过度迷信中医,深信打着中医旗号“网络理论”的偏执之人不要来。中医有疗效,在许多疾病治疗方面优于西医,要相信中医,但不要迷信中医。所谓迷信,就是对任何打着中医旗号的理论深信不疑,有些根本就是打着中医旗号的江湖骗术,传销幌子,但这些人却拿着这些理论和正规中医去辩论,十分荒唐可笑。比如“排毒”“宫寒”之类,正规中医教材与古籍没这记载,医生时间紧张,所以不屑与这类人争论,不如沉默不语一笑了之。否则,长此以往,患者会把这种偏执的负能量传递到医生身上。

不遵医嘱,不配合治疗,自以为是者不要来。中医,不仅是处方用药那么简单,从药物的煎煮、服用到忌口、调护,这里面的细节很多。同一张方子,如果煎煮不同的时间会有不同的功效,比如大黄这味中药,煎煮几分钟就喝,此时通大便效果最佳,煎煮一分钟可以清上焦头面五官的火热,如果煎煮10分钟以上,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

细节决定成败,药物的煎煮有许多细节,我都张贴在墙壁上,小学生都能读懂。但是总有一些人自以为是,按照自己的想象去煎煮服用中药。还有忌口的问题,那都是我们祖先几千年来总结的经验之谈,干嘛这么倔呢?非要去违背,咳嗽吃鸡,神仙难医,不信下次孩子咳嗽就去吃炸鸡块试试,让你终身难忘。

按照墙壁上的煎服药物及忌口,虽不能保证100%有效,但绝对可以把有效的胜算做到最大,不要用业余去挑战专业。其实,那些细节都是长期临床总结的经验之谈,每一个细节都曾经不止一人付出过代价。这些细节,我如果每位患者从头到尾嘟噜一遍,估计要一小时,这不现实,这一小时我可以接诊15位患者。但,不嘟噜不代表不重要,一定要拍照记录然后读明白。

心怀试试看心态,犹豫不决,不复诊者不要来。中医治疗思路不同于西医,西医多是单刀直入,比如冠心病直接运用扩张心血管的药物。但是中医如果也是这种思路,那就麻烦了,永远跟在人家后面。丹参扩张冠脉再有效,能比得上西药化学药物硝酸甘油吗?中医的优势是整体观念,注重疾病,更注重生病的人体,治疗的优势是从整体入手,从改变人体的大环境入手,从调理身体入手,所谓身体调整好了,疾病自然就好了,社会充满正气,坏人自然不敢兴风作浪。

中医调理身体,如同建造一座大楼,按照步骤,先挖地基,然后一层一层绑定钢筋,浇灌混凝土,各个环节有条不紊,只要没有完成最后一步都是烂尾工程。许多慢性疾病治疗也是如此,凡是西医久治不愈,长时间西药治疗耐药的,治疗起来绝非容易的事情,中医也不是神,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去治疗,这才有可能取得好的疗效。

对于绝大多数慢性疾病而言,所谓一剂知,二剂已,覆杯而愈的特效病例有没有?答案可能会有,但更多的是传说与个案。绝大多数根本没有这么神,否则可以申请诺贝尔医学奖,只有个案没有大样本,很难服众。比如我治疗过几例糖尿病患者,中药效果真是好,血糖下降很快,有的至今没有反复。但这只限于个案,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如此神奇,这就是客观事实。但有些人会运用疗效极佳的个案做宣传营销,给人一种假象,觉得中医很神但遇不到好中医,让患者对中医形成错觉。

把中药想的太神或太毒,神经兮兮,疑神疑鬼者不要来。中药有没有副作用?有。但并不是所有的中药都有毒副作用。就常用的中药而言,有毒的中药屈指可数,在当前医患之间缺乏信任的大环境下,医生一般不敢用毒药,哪怕疗效好也不用,怕引来纠纷麻烦。我一般用药比较平和,剂量也不大,像常用的芦根、生薏仁、生山药、莲子、桑叶、薄荷、赤小豆、生山楂等。有些人把中药想的太毒,把服药期间出现得任何不适都归结于中药,比如有些人服药期间自己不小心受凉感冒了,就认为是中药的原因,十分荒唐。事实上,中医属于自然疗法,与食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药食同源。慢性病,平和的调理治疗是其优势。

把看病当成照顾医生生意,把自己当成顾客上帝者不要来。医患之间,绝不是做生意的关系,一旦定性为生意关系,最终遭殃的还是病人。医生与患者治疗是平等的战友关系,医生竭尽全力提供治疗方案,患者极力配合调护,说实话许多时候,医生对疗效的渴望不亚于患者或家属。每位患者我都会100%用心尽力,我不奢望患者对我100%的信任,60%足矣!不遗余力追求疗效就是最好的医疗服务,其他都是表面文章。

不把自己当成上帝,就诊的心态才会平和,不影响别人。比如挂号规则和接诊次序,这都是为了照顾绝大多数病友的利益,节省每一位患者的时间。如果按照这个规则和流程,看病过程是既高效,也不用长时间排队。还有药物的煎服方法,有些患者我对其强调两遍要拍下来,可依然无动于衷。如果连读明白挂号规则与煎服方法的诚意都没有,难道还会有看病的诚意吗?

身体无病,也没有明显不舒服者不要来。有些“患者”喜欢没病乱找中医调理,可能许多人喜欢这样的“患者”,这些人一般都是有钱人,但我是不太喜欢。我觉得中医是用来治病的,哪怕是感冒发热这样的小毛病,有疗效也能说明中医的医疗价值。还有些疾病,比如肿瘤晚期等大病或绝症,中医也可以介入治疗,虽不能起死回生,哪怕让病人生活质量提高一下,缓解症状痛苦,也是好的。但有些人本来没病,却喜欢心怀算卦的心态看中医,让中医说出不舒服的症状,别来。中医是用来踏踏实实治病,解决实际问题的,不是用来追求神秘感或者挑战现代科学技术的,而是要学会运用现代科技。

我是中医老刘,如果你也对中医感兴趣,可与我交流,微信:18694087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