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古罗马文物,却在中国东北出土,还暗含中国传统文化

文 / 游来有趣
2019-08-02 11:19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辽宁朝阳北票西官营子村发现了一座规模不小的墓葬。经过辨别,这是北燕冯素弗夫妻合葬墓。北燕是五胡十六国时期的一个政权,都城叫做龙城,其实就是现今了辽宁省朝阳市。这个政权存在仅仅只有三十年,而冯素弗就是北燕开国皇帝冯跋的弟弟,也是是当时的宰辅。

尽管北燕是一个弱小的国家,但冯素弗生前既是宗室,又是百官之首,地位显赫,因此墓葬之中仍然出土了不少重要的文物。其中有一件文物,因为它的造型独一无二,成为了辽宁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初看这个文物,你一定会摸不着头脑。它的体型横长,嘴巴如同鸭嘴兽一般,长长的颈部和尾巴,却有圆鼓鼓的肚皮。背面之上,还生出一对三角形翅膀,因为细小,如雏鸭的双翅一般。它看起来它像是一只动物,却又说不上到底是什么动物。

不光是你,就是文博专家、收藏家们也弄不懂这是一件什么动物,只能推断它结合了各种动物的造型。就算不知道这是什么动物造型,那这件文物是做什么用的,总该很清楚吧?

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这件镇馆之宝的用途,至今还有争议。但是,还是有一个比较一致的说法,那就是作为欹器所用。

欹器这个词,大概很多人会觉得新鲜,但说起沙漏大家应该会比较熟悉吧?其实最早的欹器,就是类似于沙漏,而且也是一种计时的工具。它的设计方法有很多种,但总归要达到的目的是:让空瓶时垂直,而注入大量的水之后就能倾斜,这样保证往复自动滴水计时。

本来欹器是用来作为计时的工具,后来孔子到鲁国宫中参观试验时,发出了一句“恶有满而不覆者哉”的感慨。圣人之言,如黄钟大吕当头棒喝,欹器便被赋予了凡事要戒骄戒躁,避免“满招损”的含义。

后来欹器的实用功能逐渐淡化,被其它器具所取代,而“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的特点,让它获得了警示君王的用途。甚至在清朝时,皇帝还让人在紫禁城摆放欹器。

这件器皿,被人认为是欹器的一种,因为它不装水会倾翻,装满水也会倾翻,只有半满的状态,才会因为后半部分加重,从而保证其稳稳当当。这件文物,就被命名为鸭形玻璃注。

器皿的功能问题,有了一个比较合理的解释,然而它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这件器皿到底是哪里制作的。很多人可能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它在中国境内被发现,自然是中国人制作的。可是,从目前的发现来看,古代中国人能够制作琉璃,但不会制作玻璃。这件文物上所包含的吹管成型、热贴玻璃条等技术,更是古罗马才拥有的。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这件玻璃文物的材质,是古罗马帝国的钠钙玻璃,这肯定不是当时中国能够生产的。再加上它的造型和风格,都有着浓郁的地中海风情,与中国文化格格不入。所以,很多人认为,这件文物,应该就是来自于西方。

有人由此推论,它可能是由地中海的罗马,通过漫长的草原丝绸之路,先通过柔然,再传到北燕的。更有可能的是,它本身就是一件定制款。当时的北燕皇室,因为听说了罗马帝国玻璃制品的精妙,特意以中华文化的内涵要求,向欧洲定制的。既然中国的丝绸、茶叶能够向西方传播,那么反过来欧洲的精妙制品,向中国销售也是合情合理的。

当然,这一切都只是考古、文物工作者的猜想而已。文物不会说话,不能告诉我们它的来历,但它却以卓越的风采,引得无数人竞相追逐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