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离开化验单,现在的中医还会看病吗?

文 / 国易堂中医
2019-07-03 20:24

导言 :现在找中医看病,总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脉诊可有可无,有的中医直接开一张化验单,根据检查报告,开点中成药,甚至干脆让病人服西药。病人根本不觉得自己是在看中医。

破除“西医依赖症”,关键是树立中医信心。西医有其自身无法摆脱的局限性。当抗生素、手术刀、激素三板斧使尽,有时西医也会束手无策。

就以胆结石为例,一刀切的手术能切掉患病的胆囊,治标不治本,像割韭菜一样治疗,有的患者一年时间竟然进行了七次手术取石。

手术切除了胆囊,胆囊不会再长结石了,可与胆囊密切关联的脏器、管道还在,而生成结石的因素并没有消除,再生的结石长在肝管内,病人最初的胆结石被治成肝结石。

西医有时是在控制疾病,而不是治疗疾病。躲在西医身后,中医即使治好病,老百姓也不知道是中医管用还是西医有效。

1

缺乏中医思维

中医为何沦落到傍西医的份上?病根是缺乏中医思维。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不少初学中医者抱着良好的愿望,学习岐黄之术治病救人,结果却学成了伪中医——名为中医,实为西医。

中医教材越来越现代化,语言表达越来越标准化,传统文化越来越边缘化,中医学子学不到真正的中医思维,学不到真正的中医临床技能。

粗浅的西医加上粗浅的中医,他们开出的方子一般会有几十味药,因为大方效全,认为总有一味会蒙对。

要真正的回归中医,回到中医的本位上来,必须得用中医的思维方法来使用中医中药,这样子才能发挥中医的特色优势。

如果用西医的那种辨病的方法来用中药,一发热,就是清热解毒,就要用抗生素,这是完全错误的。

发热有很多种发热,是一种身体本能反应,需要因势利导,而不是一盆水泼上去。寒而发热从外去掉,内而清热要从大小便排掉,这样子,比什么抗生素都强。

现在的很多中医开药也就是药物和病证简单地一一对应,不懂中医的精髓,自然很难达到临床上的疗效。

所以连医生自己也慢慢地对中医失望,转而寻求西医的帮助,最终走上了投靠西医的道路。

2

中医院西化严重

中医傍西医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医院西化。

由于中医药收费项目少、价格低,靠单纯的中医无法生存,不得不依赖西医来养活中医。所以很多医院,要求中医也要各种化验、检查。

对于医院来说,这是一笔很大的收入,另一方面,如果有化验单、心电图在手,病患要闹事打官司也等于有了证据。

现在找中医看病,总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脉诊可有可无,有的中医直接开一张化验单,根据检查报告,开点中成药,甚至干脆让病人服西药。病人根本不觉得自己是在看中医。

在古代医家手中,脉诊是断病决死生之看家法宝,而今却变成了中医的辅助工具,成为了“遮羞布”。甚至有中医药大学的诊断学名师在课堂上明确提倡“西医检查,中医治疗”的模式。

西医的肠镜、胃镜、核磁共振、CT等诊断,有可能在身体的某一个部位查出局部病变。比如,查出宫颈炎。可是她这个宫颈炎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如根本原因没清楚,那治疗宫颈炎、盆腔炎、子宫肌瘤等,只有一个办法:消炎。

而中医治妇疾时,处方用药甚至会忽略她的局部炎症。一整个方子,可能没有一味所谓的消炎药。因为在中医看来,炎症只是一个结果,是人体内外部环境发生某种失衡的结果。

只要调节好平衡,也就是阴阳、寒热、虚实等平衡,该祛湿时祛湿,该逐瘀时逐瘀,炎症自然就消失了。问题出现在局部,但病因可能在整体。问题表现在子宫,或盆腔,但原因可能在脾胃。

这是对病情因果关系的整体论观点,这是传统中医的生命力所在,也是当前所谓精密仪器望尘莫及的。

因为怕中医衰退,才设立了专门的中医院,但现在的中医院却完全成了西医的附庸。

一位刚毕业的中医药大学生讲述自己实习的困惑:身为中医,在中医院工作,但面对的都是西医的指南、临床路径、规范操作,唯一能用上中医的,只有在跟门诊的时候,可80%的时间都花在写门诊病历上。

目前全国数千家中医院中,几乎没有一家是真正的传统中医医院,大多变身为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阵地不断缩小。更多的中医院大力引设备、引进手术项目,中医师也开始从西医入手双向性地面向患者。

这些中医被称作“类中医”,虽然拥有中医职称,但他们既不能用中医的方法发现疾病,也无法评价其治疗效果,能有10%的中医开汤药处方就不错了。

中医人才的西化,直接冲击了中医资源,导致中医的特色性优势面临崩溃。

3

中医规范培训

有人说,杀死中医不用刀,“中医规范培训”就是套在中医脖子上的绳索。话虽偏激,却不无道理。

西医是标准化教育,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是培养合格临床医师的必经之道,类似培养西餐的厨师,做出口味统一的汉堡和薯条。

而中医讲究个性化教育,类似培养各大菜系的主厨,不同菜系的厨师各具特色,做出的川菜是川菜的味,鲁菜是鲁菜的味。

中医规范化将难以学到师承教育的精华,在西化的中医院灌输的是西医思维和西医知识。

这无疑戳中了中医的死穴,当一批又一批的“标准化中医生”成长起来后,他们已经被西医思维规范成型,看病就再也离不开西医了。

还有,这些年虽然开辟了让民间中医转正的出路,可是真正通过的并没有几个,为什么,大家心知肚明,但都心照不宣。

前面一些推文我们就介绍过,如一些参加过考试的民间中医说,考题有相当部分是纯西医内容,且中医内容也多为中医学院派理论知识,平均通过率不超过30%。

即使通过上述考核,也不意味着能够行医,而仅仅是取得了参加全国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资格。而这轮考试,他们的通过率还不到10%。

中医生存不能靠西医,而是要靠真功夫。

如果中医总是傍着西医,虽然要不了命,却也治不了病,临床上没有疗效,老百姓就会用脚投票,最终导致中医衰亡。

中医药健康发展,关键是建立符合中医药特色的体制机制,改变中医西化、中药西管的局面,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让老百姓为中医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