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气剂排行榜,位于榜单前列的一定有这3个方子

文 / 悦读中医
2019-07-01 19:23
悦读中医 推送最新鲜的

小 编 导 读

肺脾气虚之证常见,补气剂亦常见。古往今来,不少医家都立过补气的方子。有些方子实用、好用,至今仍备受临床大夫喜爱,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就属于这类方子。今天的文章带大家来认识认识这3个临床补气时活跃度极高的方子吧。

连续三届获得“大众喜爱的50个阅读微信公众号”之后,“悦读中医”再次在数千个公众号中脱颖而出,入围第四届“大众喜爱的50个阅读微信公众号”网络投票环节!希望本届能继续得到您和您身边朋友的大力支持!

补气剂

适应证:肺脾气虚之证。

主症:倦怠乏力,少气懒言,语言低微,动则气喘,食少便溏,面色萎白,舌淡苔白,脉虚等。

常用药:人参、黄芪、白术等。

01 四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四君参苓术草,食盐白汤送药。

补气健脾首方,成就后天之骄。

【方剂组成】人参9克,白术9克,茯苓9克,炙甘草6克,食盐(或白汤)少许。

【功能主治】补气健脾。用于脾胃气虚证之气短乏力,语声低微,面色萎白,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缓者。

【简便方歌】补气用四君,苓术炙草参。

【方义陈述】本方中,人参为君药,甘温益气,健补脾胃;白术为臣药,健脾燥湿,“补脾胃之药,更无出其右者”(明·李中梓《本草通玄》);茯苓为佐药,渗利湿浊;炙甘草为使药,调和诸药。四药均具君子之中和之性,故名“四君子汤”,利湿浊之邪,健脾胃之气,而成补气健脾之事。

本方为补气之基础方,虽有补有燥,但突出以甘温补益为主,而以苦燥淡渗为次,符合脾喜燥恶湿之性和补脾宜缓之法则。

本方现代常用于对慢性胃炎、胃肠炎、小儿消化不良、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贫血、慢性肝炎、周期性麻痹等的治疗。

【临案心语】四君子汤为中医补气方的基础方,为医者几乎无人不晓、无人不用。中医学以“求平和”立论,亦称为“致中和”。无论认识论中的“天人合一”、治疗原则上的“执中致和”、药物应用上的“补偏救敝”等,无不是这一思想的应用。补法虽在于补,亦同样突出这一思想,在达到目的的同时,实现不峻不过、不热不寒的理念。疾病是人体健康“适中”状态被打破的反映,不管疾病发生的原因多么复杂,它的核心总离不开“失中”这个前提。病“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之失中;“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的失中,生于房屋、金刃、虫兽所伤着,得之社会、自然或人类自身调节方法上的失中。治病的手段,说到底就是调失中为适中,即求得机体的相对平衡。在应用补法之时,千万不能偏离这个主题。

02 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参苓白术莲草,薏砂豆桔药枣,

补气健脾止泻,培土以生金条。

【方剂组成】人参15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莲子肉9克,薏苡仁9克,砂仁6克,桔梗6克,白扁豆12克,山药15克,甘草10克,大枣3枚。

【功能主治】补气健脾,渗湿止泻。用于脾胃气虚,脾虚夹湿证之气短乏力,形体消瘦,胸脘痞闷,饮食不化,肠鸣泄泻,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虚缓者。

【方义陈述】本方中,补气之人参、健脾之白术、燥湿之茯苓,共为君药;补脾之山药、涩肠之莲子、化湿之扁豆、渗湿之薏苡仁,共为臣药;醒脾之砂仁、宣肺之桔梗,共为佐药;和中之炙甘草、补脾之大枣共为使药。诸药以补为主,宣涩协同,使脾肺功能健运,机体代谢活动恢复正常。

本方补脾与利湿并用,补脾为主;祛湿与止泻同行,祛湿为主;同时,兼顾补肺,培土生金,被后世称为“脾胃双补之剂”。

本方现代常用于对慢性腹泻、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贫血、慢性支气管炎、肺源性心脏病、肺结核、慢性肾炎、非特异性水肿以及放疗、化疗所致之胃肠系统反应等的治疗。

【临案心语】笔者常以本方为主治疗慢性非特异性结肠,几乎没有不效者。因消炎的要领在干燥,而胃肠之疾因其固有的组织结构和生理机能却又无法保证干燥状态。本方在促脾健运的同时,具有直接祛湿的作用,恰恰弥补了脾胃在应对炎症状态下的困惑和缺陷,故能产生特殊的治疗学意义。基本用法为每日汤药1剂,服药期间忌食生冷、辛热、酸辣、油腻、海鲜等物,改变烟酒等不良生活习惯。晚饭以白粥为主,除可配以小菜佐餐外,杜绝进食其他干、硬性食物。只要能坚持用药,并遵医嘱严格忌口者,大多患者半个月左右有效,1个月左右有显效,3个月至半年内可获临床痊愈。

03 补中益气汤(《脾胃论》)

补中益气芪术,人参升麻柴胡,

当归陈皮炙草,健脾力培中土。

【方剂组成】黄芪18克,炙甘草9克,人参9克,当归3克,陈皮6克,升麻6克,柴胡6克,白术9克。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用于脾胃气虚证之饮食减少,体倦肢软,面色㿠白,大便稀薄,脉虚软者;气虚下陷证之脱肛,子宫脱垂,崩漏,久泻久痢,气短乏力,舌淡脉虚者;气虚发热证之身热自汗,渴喜热饮,气短乏力,舌淡,脉虚大无力者。

【方义陈述】本方中,甘温之黄芪为君药,走脾肺,固表气,补中气,升阳气;人参、炙甘草为臣药,补元气,和中气。此三味,大补一身之气,被李东垣誉为“除湿热烦热之圣药”(《脾胃论》)。当归、陈皮、升麻、柴胡为佐使药,补营血,和胃气,提中气,引正气。诸药补、提、升、清并用,比较全面的体现了《黄帝内经》的治疗思想。

本方为后世治疗气虚发热证及脾虚气陷证的代表方,被认为是“甘温除热法”的典范;其影响之大、应用之广,在同类方剂中是无可比拟的。

本方现代常用于对慢性出血性疾患、慢性胃炎、慢性肝炎、慢性腹泻、结肠炎、痢疾、脏器下垂、重症肌无力、功能性子官出血等的治疗。

【临案心语】本方为历代临床家所推崇,应用极其普遍,治疗范围几乎囊括内、外、妇、儿、骨伤、五官各科。常规用法之外,“甘温除热”之义更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尤其对无名低热的治疗每有出神入化之疗效,笔者也是趋步跟风者之一,用后更坚信其说不讹。依据本方机理,进行拓展性应用的实例也不少:如笔者好友、洛阳平乐骨科传人之一智文峰先生,生前善用本方变通治疗中老年人足跟痛(俗称“气落底”)者,效果不凡。笔者在河南洛阳、平顶山、河北唐山及北京行医期间以本方增减治疗重症肌无力数例,大多有较理想效果。

学中医必须熟记方剂,如何快速记住组成、功用?方歌不可少!

一本实用的方剂歌诀书,帮你解决学习方剂时的难题。

《 实用方剂歌诀 》

(点击封面,立即购买好书)

《实用方剂歌诀》以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方剂学》为蓝本,以歌为主,歌论结合。歌为六字四句,琅琅上口,便于记忆;论分功用主治、方义陈述、临案心语。不但有助读者夯实基础,而且汇集了作者多年来研究、应用方剂学的心得体会,具有医案、医话、医论的性质,对后学者颇多启发。《实用方剂歌诀》是中医临床工作者、中医爱好者不可多得的辅助读物。

随时随地无负担阅读

悦医家移动书馆是首选!

一次充值,畅读3000余本中医药好书

扫描下方二维码,试读本书精彩内容

免费试读吧!

往期精彩回顾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有帮助,欢迎转发给更多的人。您的转发、点赞和评论是我们前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