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所备案制后,会有怎样的变化?

文 / 啤酒加枸杞
2019-07-01 18:26

据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中医诊所达到了43802家,较上年增加4920家。随着在国家近年来对基层中医药事业政策不断倾斜的情况下,中医诊所的开展大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架势。

那么,中医诊所的春天是不是真的来到了呢?

2017年3月,中医药法一如既往成为中医药最热点话题。要抓紧制定相关配套文件,同时修改完善以往不相符文件以更好衔接,绝不让国法沦为空法。3月17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修订情况吹风会上,也将“支持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发展”修订为“依法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

短短几字,意义却大如天。“我们中医药人更有底气,信心更足了,中医药发展走上了阳关大道!”人大代表张伯礼激动表示。“我为中医药法跑了30年,现在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最好时机。”国医大师唐祖宣也兴奋说道。

中医诊所由审批改为备案

2017年12月1日,《中医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开始施行,中医诊所由原来的审批制改为备案制,简化了办诊所流程,缩短了审批程序,似乎为中医诊所开办打开了一所便利之门。

按照国家分级诊疗相关政策,2020年基层中医诊疗量占基层总诊疗量的比例可达30%左右,而这一比例目前预计仅20%左右。据此推算2020年基层中医市场规模可达1880亿元,市场潜力巨大。

加之当前国家对于输液与抗生素的严格管控,人们对药物安全的警惕和防范,以及中国老百姓对传统医学自古以来的青睐情绪,外因加内因,这都为中医诊所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中医药法明确了,中医诊所从由许可管理改为备案管理,从审批制改为备案制。这是中医药法最大的亮点之一,将极大降低民营中医医疗机构设立的门槛,促使中医诊所的数量和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这对民营中医医疗机构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利好。社会办中医,最难是吸引优秀中医人才。这条得到落实将有可能让更多优秀中医师愿意在民营中医医疗机构安心执业,让优秀中医学子毕业后考虑进入民营体系。

中医特色专科成为中医诊所发展的焦点

事实上,中医诊所由审批改为备案后,带动了全国中医诊所量的剧增,但是由于缺乏“妙手回春”的中医适宜技术与专长特色,虽然大张旗鼓地开门迎客,但无法真正吸引患者。

于是乎,中医特色专科成为中医诊所发展的焦点,个体诊所加盟连锁,走特色专科之路,实现全方位升级,大势所趋,必须抓住机会马上干。

颈肩腰腿痛、心脑血管、妇科、儿科、骨科、康复、推拿按摩、治未病等特色专科乃至连锁诊所,有望掀起热潮并实现爆发性增长。

截至目前,河南已建成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专业)21个,重点专科65个。洛阳正骨医院骨伤科、河南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儿科入选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12个专科入选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建设项目。确定15个省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建设项目。建设省级重点专科103个,实现省、市级中医医院重点专科全覆盖。确定郑州市骨科医院牵头的骨伤科等13个省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建设项目。建设省级特色专科164个、省级特色专科强化项目71个,实现县级中医院特色专科全覆盖。

中医特色重点专科的意义

建设中医特色重点专科的意义:一是激励中医医务人员,振奋精神,与时俱进,钻研业务,刻苦攻关,为中医振兴作出有时代特色的工作。二足以点带面,通过中医特色重点专科建设,带动全省中医水平的提高,从而推动全省中医上—个新台阶。三是以中医特色专科为载体,吸纳省内外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的中青年中医骨干来我省工作,强化我省中医骨干队伍建设,培育我省中医事业发展的后劲。

另外,中医药法还为中医特色专科诊所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支持。中医的养生、保健、调理理念将会继续被传承和振兴,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综合服务能力,更好地服务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