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生大病者,心肾皆不交!

文 / 精诚名医汇
2019-05-07 22:15

(本文为原创文字,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与应用!)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大辞典》、《中医治疗学》

论岐黄之道,谋苍生之福,欢迎各位读者。

列位看官,今天这篇文说,咱们从老百姓的一句口头禅说起——“浑身是病”。

没错。就是这四个字。您如果仔细地体会生活,就会发现,很多到了一定年龄的人,在彼此闲聊的时候,总会带着自嘲的口吻说:“我现在啊,浑身是病啊……”。

人,为什么浑身是病啊?为什么到了一定岁数,就哪哪都不舒服啊?

在这里,本订阅号想和您聊一个原因,这就是咱们老百姓都听说过,但是不知道其中原委的因素——心肾不交。

没错,就是这心肾不交,可真真苦了咱们无数的凡夫俗子。

什么是心肾不交?我们都知道,这地球,分为南北两极。这自然,分为天地两端。这人,分为男女两性。这一件事,也分为好坏两方面。总而言之,这个世界的千般姿态,都是由不同的对立的两方面构成的。对此,咱们中国人称之为“阴阳”。

在咱们人体,也是这样。我们的人体,水火两端,有阴阳二气。其中,火的、阳热这一端,就在咱们的心。心为火脏,为阳脏,乃是阳中之阳。心,五行属火。另一端,属水的,阴寒的这一面,乃是肾。肾,主水,五行属水。心,以阳热之气为用。肾,以阴水之性为用。这心与肾,为我们人体的水火两端,构成了我们身体的两极。

于是,它们之间,就必须合作。只有合作,才能让我们的身体该活动的时候活动,该静止的时候静止。该兴奋的时候兴奋,该安静的时候安静。这就是所谓阴阳平衡。如果不合作,那问题就大了。

看官,您记住,所谓的心肾不交,就是心肾,不合作了。

它们不合作是什么状态呢?肾水,不能上升到心,来滋补心阴,从而防止心火过于亢盛。而心火,由于亢盛,又会伤及肾阴,导致肾水匮乏。于是,形成了恶性循环。这是当前中医理论学界比较公认的,关于心火亢盛的认识。也就是说,它指的是心肾阴虚阳亢的症候。

这体现出来是什么呢?我们列举出来,您就发现了,涵盖了我们太多的所谓“不舒服、浑身病”

1,心烦易怒——心阴不足,心火亢盛,故而易怒心烦。

2,失眠不寐——心阴不足,心神不安,何来睡眠?

3,睡眠多梦——心神被扰,即便入睡,也会多梦易醒。

4,心悸心慌——心阴不足,虚热内生,则心失于柔静之气,于是心慌、心悸、心乱跳。

5,耳鸣不已——心,寄窍于耳。肾,开窍于耳。心阴不足,肾阴亏虚,耳窍失养,于是耳鸣不已。

6,时常健忘——肾阴不足,精髓被耗,心阴不足,故而脑髓不充,心神不安,于是发为健忘。

7,腰膝酸软——腰为肾之府。肾阴不足,肾精亏虚,于是腰腿失养,发为腰膝酸软。

8,手脚心发热——手三阴经皆过手掌。足少阴肾经循脚底。故而,心肾阴虚,虚热内扰,导致手脚心发热。

9,夜晚盗汗——虚热内扰,热迫津出,于是晚上盗汗。

10,口咽干燥——肾经循咽喉。肾阴不足,虚火上扰,发为口咽干燥。

您看,这十个,齐刷刷在这里,都是心肾不交所致。更要命的是,他们往往同时出现好多个。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心肾不交呢?这和年龄有关系。人过四十而阴气自半。肾阴不足,是人到一定年龄常常要出现的身体局面,故而容易引发心肾不交。其次,房劳太过,损耗真阴。这不必多谈。再次,就是当下我们的生活环境,竞争激烈,压力较大,有可能导致心肾之阴被耗,再加上熬夜、嗜好辛辣等不良生活习惯,总而言之,多种因素,让我们心肾不交。

那么,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办呢?医家,往往用黄连、肉桂之属,抑或黄连、阿胶、黄芩、白芍、鸡子黄之属来调治。这关乎方剂,也关乎治疗,非我们老百姓自己可以操作的。在这里,我们给您说一个简单的自我调治方法,这就是充分利用我们的涌泉穴。

涌泉穴,为足少阴肾经井穴,善于特别善于滋补肾阴,引火下行。它对于肾阴不足、心肾阴虚、虚火内扰导致的心烦、失眠、心痛、心慌、咽喉不适、耳鸣、高血压、遗精等等,都有很好的疗效。它通过补肾水,达到滋心肾之阴,安心神之效。这在中医临床上是公认的。我们每天晚上揉按双侧脚心20分钟,按摩的时候闭眼、排除杂念,舌动于内。待20分钟之后,将口水咽下。如此,时间一长,必然见到疗效。

好了。文说到这,即将告一段落。您意下如何?请在评论区畅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