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中医人才短缺的现状,怎样学习中医学才最有效呢?

文 / 啤酒加枸杞
2019-04-28 16:54

“一根银针,一把草药”、“一个老头,三个指头”,类似这样的中医就医场景已经越来越少见了。

与西医相比,中医普遍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但如今,这些曾让中医美名远扬的优点,却正在以“谷贱伤农”的方式制约着自身的发展。与动辄数十上百元一盒的西药和一次成百上千元的高端仪器诊断费用相比,中医无论从药品还是诊断手段来看,收费都是相差甚远的。这也是许多中医医师在开处方药时除了开中药,还要开西药的原因之一,而更大的影响则是很多人认为中医没“钱途”,不愿意学中医。

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中医的经济效益长期低于西医,中医从业者的工资待遇和绩效补贴都比较低,这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新一代中医从业者的热情。橘香园学堂了解到许多热衷医学而选择报考医科大学的大学生,在选择专业是大多数还是会倾向于西医,他们不选择中医的原因除了认为中医很难学之外,还认为中医的“钱途”不明朗。

目前中医药和各种中医技术,如针灸、拔罐、推拿、按摩、刮痧等收费都偏低,而且很多中医诊所、国医馆是退休人员办的,国家没有投资且不能用医保卡,严重制约了中医的普及和发展。

中医的江河日下除了西化严重外,还在于传承人源头的缺乏,而这又是由目前中医教育制度所导致的。

中医与西医不同,中医博大精深,中医知识要转化为技能比较困难,需要下很大的苦功才能学好。像上世纪60年代毕业的中医专科学生,都需要熟读中医的四大经典才可以毕业,而现在的大学中医教育中并没有把这些经典书籍列为必读,而只是作为探讨的选修课程。当今高等教育中的中医教育显得有点浮躁,各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过滤掉了大量中医药本质的东西,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功底很差、水平不高。

《人民日报》曾发文指出:中医最大的危机是后继无人。思古观今,谁又能不为中医的命运忧心忡忡呢?

后继无人一直是这些老中医的担忧,如今的老中医几乎都已到花甲之年,如果找不到合适的继承人,意味着中医这个“国粹”将在未来数十年后退出历史舞台。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更加重视中医的发展,政府鼓励发展中医教育的初衷是为了挽救中医学术和临床经验,以期打造一批精英中医临床人才。“师承”这种方式无疑让老中医们看到了“后继有人”的希望,中医传承推动了中医界拜师学艺的热潮,为提高医术水平提供了很好的路径。

传承的基本过程为师父要求弟子在临床之前或临床之同时,诵记大量中医经典,培养深厚的中医理论根基。同时由师父言传身教,教授心得,把自己积累的临证经验传授给弟子,弟子就能够在无需花费大量时间摸索经验的情况下,很快便继承师父的诊疗特点。

现如今,热爱中医、学习中医的人越来越多,但怎样学习中医学才最有效呢?

打好基础很重要

学好中医药基础知识,是从事中医药工作的基本要求,如果达不到这一点,就不能胜任工作,更谈不上在自己从事的专业上取得成就。

怎样才能打好基础呢?橘香园学堂认为,必须广博与深化并重。

广博就是广泛、全面地学习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

深化就是在广泛学习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在某个方面或者针对某个专题进行深入研究。

理论实践,紧密结合

中医理论源于临床实践,又指导临床实践,而临床实践又检验了中医理论,使其进一步深化完善。若理论脱离实践,便成为空洞无用的理论,而实践没有理论的指导,就无法摆脱盲目性,无法取得最佳效果。如果只重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忽略临床实践,久而久之,就会造成理论脱离实践,变成只会背条文、不会诊病疗疾的伪中医。

所以,钻研理论和反复实践是治学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学习中医既要学好中医理论知识,用于指导临床、教学、科研实践。又要学会通过实践检验理论,进而修正、充实、完善理论。

勤于动手,积累经验

做学问就得积累资料,掌握学科动向。毕竟一个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即使是天生聪慧的人,看到和听到的难免会忘记,只有用手抄下来的资料,才能较长时间的保存。

平日要多进图书馆,多看书、多上网、多收集资料。把看到的或听到的资料简明扼要地抄录成卡片,分门别类加以保存,并详注作者、文题、出处,以便查阅。积累资料要古今并举,不能厚此薄彼,特别是新近的资料更要收集。因为中医现代研究发展迅速,不收集新资料,掌握学科发展的新动向,就做不好各项工作。当然,收集资料不能也不可能面面俱到,要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或工作需要有所侧重。

韩愈所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医传承要不例外。中医是一门临床经验和实践科学,紧靠听课听讲座看书学习,是无法得到中医真传的,有些中医技能,必须传承,也就是师傅带徒弟,师傅在临床看病实践中手把手传承讲解指导。传承即师徒之间进行传授学习的方法,传承又称“亲炙”,它是我国古代传授医学知识的主要形式,对中医学的延续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