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白皮与它相配,是治肺热咳喘的良方!

文 / 故事中的医学
2019-04-24 17:30

泻白散,出自《小儿药证直诀》,可治肺热喘咳证,表现为气喘咳嗽,皮肤蒸热,在下午三点至五点尤为严重,舌红苔黄,脉细数者。

组成:地骨皮30克,桑白皮(炒)30克,甘草(炙)3克。

功用:清泻肺热,止咳平喘。

用法:上药锉成散,入粳米一撮,水二小盏,煎七分,食前服。

(现代用法:水煎服)

本方主治肺有伏火郁热之证。小儿麻疹初期、肺炎或支气管炎等属肺中伏火郁热者可采用。

关于伏火,清代医家郑钦安《医理真传》指出:“世多不识伏火之义,即不达古人用药之妙也。余试为之喻焉:

如今之人将火煽红,而不覆之以灰,虽焰,不久即灭,覆之以灰,火得伏即可久存。”

肺上的伏火存在的时间长了,

火热郁结于肺,会导致肃降功能失调,气逆不降,形成喘咳。

肺合皮毛,肺热则外蒸于皮毛,故皮肤蒸热,尤于午后热更重,表现为轻按觉热、久按若无,与蒸蒸发热、愈按愈盛的情况有别。

舌苔上,舌红苔黄,脉象细数,治宜清泻肺中郁热,平喘止咳。

方中桑白皮甘寒性降,专入肺经,清泻肺热,平喘止咳,故以为君。

地骨皮甘寒入肺,可助君药清降肺中伏火,为臣药。

君臣相合,清泻肺热,以使金清气肃。

炙甘草、粳米养胃和中以扶肺气,共为佐使。

四药合用,共奏泻肺清热,止咳平喘之功。

本方之特点是清中有润、泻中有补,既不是清透肺中实热以治其标,也不是滋阴润肺以治其本,而是清泻肺中伏火以消郁热,对小儿“稚阴”之体具有标本兼顾之功,与肺为娇脏、不耐寒热之生理特点亦甚吻合。

禁忌:本方药性平和,尤宜于正气未伤,伏火不甚者。风寒咳嗽或肺虚喘咳者不宜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