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松软无力”,原因在脾,如何调理?

文 / 晓飞健康说
2019-04-21 20:19

现在的人们,都特别怕老。为了留着青春,大家花大把银子保养脸,但是,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老的标志之一是——松!体重没怎么长,腰围却长了;穿无袖衫发现自己有了拜拜肉;甚至双眼皮都开始耷拉、有变成三角眼的趋势……

其实,身体的“松软无力”,原因在脾!呵护好脾经,长久保持紧致身体没问题!一起这样做吧——

《黄帝内经》云:“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脾脏位于人体中焦,与五脏六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黄帝内经》中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脾胃为后天之本”,五脏六腑都需要来自脾胃中焦的水谷精微的滋养,可见脾经养生对于人体的重要性。

养好脾胃肌肉壮

道医经典《黄帝内经》中提到:“脾主肌肉……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似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元气以生,故不用焉。”意思是说,全身的肌肉都要依靠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气来充养,脾气健运,肌肉才能丰满、发达、健壮。

老百姓看一个人身体好不好,最习惯看其肌肉是否发达。如果看到一个健壮的小伙子,我们喜欢说那人长得很“结实”,意思是夸他肌肉健壮,身体强壮。也就是说,我们通过“目测”往往能窥探出身体的脾经是不是运行正常。

带过小孩的朋友会发现,小孩有时候会睁着眼睛睡觉,那是脾气虚弱的信号。因为脾气虚弱,眼睑肌肉就没有力气,所以无法闭眼,如果小孩出现这种情况就一定要小心了。

还有的人睡觉的时候喜欢流口水,不但不卫生,而且还很不雅观,这也是脾气虚弱的警告。因为人的肌肉在睡眠状态下本来就会放松,如果脾气虚弱,肌肉就没有“力气”保持基本的紧张度,就会出现张着嘴巴流口水的“窘态”了!

到了老年的时候,由于人体经气衰弱,脾气渐亏,肌肉无力,就会出现“三角眼”,这就是脾气虚弱的结果。如果我们从年轻的时候就注意保养脾经,这些症状就可以延缓发生。

很多女性还喜欢抱怨自己年轻时令人羡慕的“水蛇腰”,中年之后就膨胀成了“水桶腰”,自己恨不得每天都不吃饭,可是腰围还是下不去,很苦恼。其实这也是脾虚在“作祟”。《黄帝内经》中关于人体生长发育最经典的一段提到:“女子……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所以人一过中年,脾胃的阳明经气就渐渐开始衰败,肌肉的能量减少,形体、容貌就会发生改变。要想还保持如同年轻时的模样,就要注意保养脾胃经气,积极锻炼,增强肌肉的能力。如果一味地节食减肥,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因为节食会损害脾经经气,脾经经气不利,身体的代谢功能降低,最后形成了恶性循环。

那究竟怎样才能让我们的脾经经气充足,留住“青春”呢?其实很简单,均衡的膳食结构和规律的饮食习惯才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保养方法。在主食方面,主要以大米为主,有条件者可以选择“粳米”,这可是养胃健脾的“行家”;适当吃点“红肉”,为肌肉提供能量,比如说羊肉、猪肉等;蔬菜是必不可少的,能够帮助清除经脉中的各种毒素、垃圾,比如扁豆、番薯、马铃薯、芹菜等;水果可以选择苹果、橘子、柠檬、柳橙;还可以多喝茶水,如绿茶、花茶等。

养好脾胃中药方

饴糖18克,白芍12克,桂枝6克,甘草3克,生姜9克,大枣4枚。水煎服,加入饴糖溶化。

首先,为了化解脾虚的问题,此方重用饴糖。饴糖甘温入脾,可以温中补虚,还能止痛。对于这一点,古人其实早有训示。早在《素问·脏气法时论》里面,先人就明确说:“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即是说,脾有了问题,用甘味来调节。所以,这里重用饴糖。

紧接着,我们看三味药,这就是白芍、桂枝和甘草。白芍,味酸,能够养阴合营,滋补肝血。桂枝,性味辛温,可以行阳化气。甘草,补中益气,味甘。这三味药,构成一个铁三角:甘草和桂枝搭配,辛甘化阳。甘草和白芍搭配,可以酸甘化阴。芍药和桂枝搭配,本身又可以调和营卫。所以,这三味药在这里,主要就是补阴、益阳、调和气血营卫。有了阳气,患者才不会腹中冷痛难忍。

提示:有了脾胃之阴,患者才会养阴制阳,改善口燥咽干、身体虚热。这三味药堪称神来之笔。脾阳亏虚日久造成的阴阳两虚之候,就靠这三味药来一一化解。

然后,我们再看大枣和生姜。这两味药,可以补中,健脾,养血。以生姜之辛散实卫阳,以大枣之甘温养阴血。两者又是调和阴阳、充盛气血的妙配。生姜助桂枝,行阳化气。大枣助甘草和白芍,养血和阴。

如此一来,脾胃中气得补,阴阳化生有源,营卫调和可期,天衣无缝。(本编提示:由于每一个人的体质及情况是不一样的,没有一种药方能够适合所有的人应用,为了安全起见,非专业人士,使用以上药方时,最好在你本地专业医师的辩证指导下使用)

养好脾胃保健穴

我们每天能够精神抖擞地工作、生活,多亏了脾经对身体的支持。每天做做保健操,可以让脾经得到很好的“休息”。

1

阴陵泉——脾经经气注入之处

定位:在胫骨内侧髁下缘凹陷中。

主治:阴陵泉是脾经经气汇聚的地方,主治腹胀、泄泻、水肿、黄疸、小便不利、膝关节疼痛。

按摩手法:用食指点按阴陵泉,或将拇指与其余四指相对,其余四指按住对侧膝关节,拇指指端点揉阴陵泉,直到酸、胀感强烈为佳。左、右各30次。

2

大包——脾经的“大总管”

定位:在腋中线上,第6肋间隙中。

主治:“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出渊腋下三寸,布胸胁”。大包这一络脉像罗网一样绕络周身,一旦大包出现病变,实证则表现为全身皆痛,虚证则表现为周身骨节松弛无力。该穴主治气喘、胸胁痛、四肢无力、全身疼痛。

按摩手法:用食指点揉对侧穴位,左、右各3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