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留下的中医俗语,不可不知!
如“痿”“偏枯”,是从俗语而来,中医认为“痿”的病因是肺燥叶焦,中风后遗症偏瘫叫“偏枯”,都以自然界树木枯萎直接借喻;
“疰夏”“秋燥”等病证名称来自气候的俗名;
小儿成长期的“变蒸”,很通俗,意为蒸蒸日上;
“百日咳”叫“鸬鹚咳”,以“鱼鹰”比喻病;
“鸡鸣泻”“五更泻”“鼠瘘”(颈淋巴结核)、“狐惑病”等,都是生动地反映疾病症状的俗名,后被中医学接受定为专业术语。从俗称中吸取精华是中医学专业名词术语的来源。
民谚是闪烁民族智慧的炼语,是传承文化的精华,其中不少反映了我们民族医药卫生保健的优良传统。如:
疥是一条龙,先从手上行,腰间转三匝,屁股上插翎。
这是说疥的发病特点,往往是先起于手上,而终于臀部。
药补不如食补。
三分治,七分养。
寥寥数语足以反映中华医药风俗。
若要小儿安,须得饥和寒。
少吃一口,安稳一宿。少吃一盘,安稳一天。
皮肤病是洗不洁,肚子病是吃的稜。
鱼生火,肉生痰,萝卜、青菜保平安。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早起早眠,益寿益年。
笑一笑,十年少。
这一类的俗语在民间社会以口头的形式传承,实际上是很好的健康教育形式。
男怕穿靴,女怕戴帽。
把疾病发生水肿与预后关系的医理一语道破。
体若燔炭,汗出而散。
这句古老民谚生动地阐明了中医治法,这是从生活经历中总结提炼出来的科学道理。
话是开心的钥匙。
心病还须心药医。
通俗地道出了心理疗法的精髓。
枇杷黄,医生忙;橘子黄,医生藏;萝卜上场,医者还乡。
形象地描述时令节气和发病的关系。
有些流传于民间的验方和特殊疗法是以歌谣的形式存在的。如:
两片生姜一根葱,能治感冒与伤风。
穿山甲,王不留,乳母服之奶长流。
知母贝母加冬花,咳嗽气喘一把抓。
身有祖师麻,不怕棍棒打。
总之,语言系统的民俗也和中医药知识相交织。
以上列举的一些事例,反映了民俗与中医之间的种种关系。作为世俗文化的民俗与中华传统文化精英——中医药学两者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