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诊所,才是培养传承中医的真正大学!

文 / 国易堂中医药
2019-04-01 10:02

在中医诊所里培养出来的中医师,90%以上能成为铁杆中医,在大医院里培养出来的中医师90%以上是半中半西型。

为什么?因为以下原因:

民间中医诊所,才是培养传承中医的真正大学!

在诊所里,无需化学分析设备,也无需大型现代化仪器可用,它创造性地发挥着世界上最高级的万能仪器——自己的“脑子”。病人来了,全靠自己独立的望、闻、问、切,分析判断,决定用什么药,用多少,配伍哪些,用什么剂型,用什么疗法等,一切问题都要自己解决。

在诊所里,最好的老师是病人和周边的中医理论书籍及数千年记录下来的医案。治好一个有快乐、有感谢声、有赞扬声;治不好就失信,就影响饭碗。失败逼着学习,胜利和成功增强信心,对中医的信念,进一步牢固。

在诊所里,出门、上山到野地都可以采集各种药材,而且体验它们都长在什么地方、什么环境、什么模样、什么颜色、什么味道、用什么部位等,都可以亲自体验到,心中有数。

民间中医诊所,才是培养传承中医的真正大学!

在诊所里,药全都是自己采、自己购、自己加工。所以什么模样是优质的、什么模样是劣质的,什么模样是假的,道地药材是什么样的,非道地药材又是什么样的,一看就知道。质量如何,产地是什么地方等掌握得清清楚楚。

只有在诊所工作时才能做到:自己看病、自己诊断、自己开方、自己抓药、自己煎药、自己品尝。在亲身体验中才能学到在大学里、在大医院里学不到的,真正的,实实在在的知识和本领。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尝,百尝不如一治。只有来自实践,才能知道甘还是苦,辛还是酸,咸或是淡,寒还是热,温还是凉等等。百药、百味、百态、百应、百效都在心中,怎样配药变成什么味,产生什么效果,阴阳怎么辨,表里怎么认,虚实怎么看,寒热怎么定等丰富的中医内涵,只有在中医诊所中,才能天天体验到。

在中医的眼里,大自然中的一切,一草一木,所有物质都是有各自作用的、可利用的好药。只要你掌握好了它的性味、归经,就能充分利用它的性能,为人治病。

认药是用药的基础,正确用药是治好病的根本。连药是什么模样都不知道的中医,根本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中医,更不可能成为名中医了。

中医磨练到一定水平,就能在治病的实践思考中,产生悟性,这个悟性就是创造性,这个悟性就是名中医的重要标志。

民间中医诊所,才是培养传承中医的真正大学!

中医的悟性产生于中医经典理论的自如应用和了如指掌的药性功能和特点的有机结合基础之上。中医的思维方法和悟性只有在用中医理论中医的方法,利用中药的长期给病人治病的实践中形成,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掌握中医药内涵。

只有用中医的方法和理论指导治疗实践,才能真正体会到生命是非生病物质的功能的有序结合,而不是物质结构的组装体,生命功能来自于天地所有物质运动功能的直接参于和作用。

只有保证人体功能正常,才能保证人体物质结构的正常。人体功能改变,就必须得适应变化了的环境,这时它们被逼迫变态,这就是实质性病变的道理。治病救人根本的问题是恢复功能正常,细胞、分子、基因都是生命功能的产物,研究得再透,也不可能用它们组装成活人,也不可能用它们来治好病。

中医是调整功能,保证人体健康的生命科学,没有必要研究细胞、分子、基因如何。因为研究它们指导不了中医治病,也解决不了中医的发展问题。

可是中医药能支配细胞、分子、基因的正常活动。这就是天地功能正常,才有人的功能正常的道理,也就是中医天人合一论的核心最科学的一面,这就是中医的思维模式。

在中医诊所里培养出来的中医师,90%以上能成为铁杆中医,在大医院里培养出来的中医师90%以上是半中半西型。在诊所里培养出来的中医师,到大医院是真正的中医专家,而在大医院里培养出来的中医师到乡村诊所就很不胜任。

正如相关领导人所说,“什么样的办医模式,培养什么样的临床人才。民营、个体医疗机构不仅体现了机制活,而且中医特色浓,在培养优秀中医人才方面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我们应当认真地研究其经验和规律,鼓励中医民营、个体医疗机构的发展。

民间中医诊所,才是培养传承中医的真正大学!

延伸阅读:

人民日报:病人为何越治越多?明天谁来当医生?

导读病人为何越治越多?医生与其在下游打捞落水者,不如到上游筑牢堤坝,让河水不再泛滥。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如果健康的卫生——医生,因种种伤医事件及政策原因,渐行渐远,转行退出,那么明天谁来当医生?

民间中医诊所,才是培养传承中医的真正大学!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花宝金教授因擅长治肿瘤,患者趋之若鹜,一号难求。然而,花教授却并不开心,他说:“我行医几十年,每天都在拼命看病。结果,病人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越治越多。作为一名医生,一点成就感都没有。”

花教授是一位清醒的医者,他看到了表面“繁荣”背后的隐忧。从医生个人来说,病人越来越多,说明自己医术高、口碑好,患者认可。但是,从整个国家来说,病人越来越多,则说明医学发展走入误区,重治疗轻预防,医生“只治不防,越治越忙”。

民间中医诊所,才是培养传承中医的真正大学!

古人云:上医治未病

意思是说,医术最高明的医生并不是擅长治病的人,而是擅长防病的人。(注:未病,说到底就是自己身上不利于健康的坏毛病)。遗憾的是,不少医生错误地认为:谁的病人越多,谁的本事越大。

近年来,很多医院跑马圈地,盲目扩张,有的医院床位数甚至超过6000张,成为世界罕见的“巨无霸”。在扩大规模的同时,还大量引进“高精尖”设备。如此一来,大医院形成“虹吸效应”,抽空了基层的优秀人才,导致患者过度集中难以分流,医院的扩张速度赶不上病人的增长速度。因此,大医院医生整天疲于奔命,都在忙着“治已病”,哪有精力“治未病”?

医学技术越来越进步,医生队伍越来越庞大,而病人却越来越多,这是医生的悲哀,也是医学的失败,值得认真反思。(注:医疗技术的不断进化,反应了人自然本能和身体素质的逐步退化。

医学是生命的保障措施,人类不能有恃(医疗技术)无恐(放纵)

美国心脏协会曾有一个生动的比喻:如今的医生都聚集在一条泛滥成灾的河流下游,拿着大量经费研究打捞落水者的先进工具,同时苦练打捞落水者的本领。结果,事与愿违,一大半落水者都死了,被打捞上来的也是奄奄一息。更糟糕的是,落水者与日俱增,越捞越多。事实上,与其在下游打捞落水者,不如到上游筑牢堤坝,让河水不再泛滥。作为医生,不能坐着等人得病,而应防患于未然,避免更多人“落水”。

民间中医诊所,才是培养传承中医的真正大学!

预防为主,是我国的卫生工作方针。但是,由于缺乏有力的制度保障,这一方针沦为一句口号。专家预言,未来十几年,慢性病在中国将呈“井喷式”爆发。如果“井喷”真的发生了,这将是中华民族的灾难,中国人有可能成为新的“东亚病夫”。2010年,我国慢性病卫生费用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为70%,而这些疾病大多是可以通过干预避免的。因此,能否阻止慢性病“井喷式”发生,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兴衰。

“末端治理”转变为“源头治理”

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主体。最近,卫生部提出探索建立医疗服务联合体,让大型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成为利益共同体,通过双向转诊的方式,对居民进行无缝化的健康管理。同时,推动大医院设立全科医学科,鼓励大医院医生做全科医学带头人。这不仅符合医学发展方向,而且体现了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今后,大型公立医院应从单纯的治疗疾病为主,转向预防与治疗并重,将“末端治理”变为“源头治理”。

民间中医诊所,才是培养传承中医的真正大学!

从顶层设计来说,政府应为落实“预防为主”方针提供政策支撑。例如,借鉴世界上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做法,将“医疗保险”变成“健康保险”。政府不仅要向医院购买疾病治疗服务,还要购买疾病和健康管理服务,由全民健康保险“买单”。从“医保”到“健保”,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体现的却是医学理念的巨大进步。

医疗消费具有无限趋高性,再多的财富也会被这个“无底洞”吞噬干净。因此,解决13亿人的健康问题,绝不能靠打针吃药,而要靠预防为主。只有病人越治越少,才说明医生的本领越来越高,医学越来越有希望。

明天谁来当医生?

医生薪酬过低,直接影响到未来医学人才的供给数量和质量。人才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公立医院改革的瓶颈。

伤医事件频频上演,不仅刺痛了广大医务人员的心,而且引发了很多医学生对未来职业的忧虑。

民间中医诊所,才是培养传承中医的真正大学!

据报道,我国每年培养60万医学生,只有10万人穿上“白大褂”

很多医学毕业生放弃从医,主要是因为医生这个职业投入大、风险高、报酬低。一方面,老百姓普遍反映看病难,好医生一号难求;另一方面,医学生大量流失,优秀人才不愿从医。长此以往,必将使医疗资源供需矛盾加剧,看病难问题更加突出。

一项调查显示,我国医务人员最不满意的是薪酬待遇,超过八成医务人员认为自己的付出与薪酬不匹配。

我国卫生行业人员收入水平仅高于社会平均工资18%。而在发达国家,医生的薪酬为社会平均工资3—5倍。

2007年,在《福布斯》杂志公布的美国最高薪酬职业榜单中,前9位全来自医疗行业,包括麻醉师、外科医生、妇产科医生等,唯一挤进“十强”的非医疗行业职业是商业公司总裁,排在第十位。

另外,在发达国家,人力成本支出占医院总支出的60%以上,而我国的这一比例不足30%。

相比之下,我国医务人员的薪酬偏低,很多医生感到劳动价值得不到尊重,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于是把不合法的“灰色收入”视为合理补偿。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薪酬是劳动力在市场上的价格信号,反映了劳动力的稀缺程度。按理说,在优质医疗资源严重短缺的情况下,医生薪酬必然大大高于社会平均水平。

但是,我国医生的薪酬是由政府决定的,而非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因为绝大部分医院属于事业单位,作为事业单位人,医生的薪酬自然受到诸多政策限制。同时,由于非公立医院发展滞后,医疗市场发育不健全,医生的劳动力价格信号还不清晰。

因此,我国医生的薪酬标准缺乏外部市场参照,难以体现其实际劳动价值。

医生薪酬过低,直接影响到未来医学人才的供给数量和质量。从人力资本投资的角度看,培养一个本科医学生需要5年,而培养一个博士医学生则需要11年,其经济成本、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都很高。

同时,作为一种特殊人力资本投资,医生的就业选择范围窄、风险大。如果人力资本投资得不到等值回报,投资主体就会失去投资的动力。

例如,在医生薪酬普遍较低的情况下,很多高中毕业生在选择大学专业时,就不愿意考虑医学,因为他们会对不同行业的投资回报率进行对比。如果医生成了一个“又累又穷又危险”的职业,谁还愿意当医生?

尊重医生,不仅体现在社会地位上,也要体现在薪酬待遇上

我国医务人员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他们甘守清贫,用较低的成本维护了较高的国民健康水平。如果继续靠压低医务人员的薪酬来控制医疗成本,必然导致医疗人才越来越短缺,这无异于竭泽而渔。

可见,医生的薪酬问题,关系到医疗卫生事业的长远发展。只有让医务人员拿到令人羡慕的“阳光薪酬”,才能扭转医学人才供给不足和质量下滑的局面。

人才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公立医院改革的瓶颈。

医改表面上是缺钱,实质上是缺人

因为医生是一个晚熟的职业,需要很长的培养周期,无法速成。有钱可以盖最好的医院,却未必能请来最好的医生。所以,为了避免医学人才流失,政府应允许公立医院突破事业单位的薪酬分配限制,提升人力成本在医院总成本中的比例,扩大可分配薪酬的总量。尤其要提高刚毕业医学生的薪酬标准,解除其后顾之忧。

同时,大力推进社会资本办医,促进医疗市场的竞争,为医生薪酬市场化创造条件。惟其如此,“白大褂”才能重现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