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方温经散瘀,止血消瘀,又行气解郁!

文 / 故事中的医学
2019-03-23 10:18

根据月亮潮汐的规律,成年女性每月大姨妈会按时报到,但有些女人,却连掌控自己月事的权利都被剥夺了。

由于长期月经过多或不规则出血,导致失血性贫血,引起头晕、乏力、心慌,甚至长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等。

月经不调的原因很多,器质病变或药物,血虚,肾虚,心情不舒,血淤都可引起。对症的方药也有不少。

黄荆子香附正是其中一种。

组成:黄荆子30克、香附60克。

制作:将黄荆子、香附(制)用童便炒后,研成细末,用米糊作成丸剂,如梧桐子大。

主治气郁血瘀造成的月经不调。

气是维持人体生命运动的原动力,当气不能正常运转结聚在一起时,便形成气郁,长期的气郁会影响血液循环,最终导致气血淤滞,引起各类疾病。

方中黄荆子温经散瘀,气香行散,味辛,苦,性温。归肺,胃,肝经。效用非常多。在治疗妇科病的功效非常亮眼,在欧洲,很早就将其视为治疗和缓解妇女经前综合症群的首选药物。

由于黄荆子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有生长,尤其在生长黄荆子多的地方,碰上女人家有个痛经、月经不调等妇女疾病,甚至不孕不育的,民间资深老中医便推荐患病妇女常饮黄荆子茶以舒解症状,调养身体。

童便止血消淤

童便,又名童子尿。为12岁以下的健康男童尿,这是因为“十二岁以下相火未动,无毒,纯阳之物”。以满月前一天的男孩清晨的第一泡尿最佳。

味咸,性寒,能滋阴降火、凉血散瘀,并有治疗阴虚火升引起的咳嗽、吐血、鼻出血及产后血晕之功效。一般是作为药引之用,以增加药的疗效。

《重庆堂随笔》载,童子小便,最是滋阴降火妙品,故为血证要药。必用童子者,尤须淡泊滋味,不食荤擅,去其头尾,但以中间一段清沏如水者,始有功效。

也就是说,饮用之前,男童要不食荤腥酸咸,解尿之后,去头尾,取中间一段清澈如水者。一般来讲,取得童便,趁热饮之,冬则隔汤炖温服,或者和入汤药服下。这是由于“热则尚存其气,其行自速,冷则惟有咸味寒性矣。”

不过,童子尿毕竟不太卫生,即使真可作为药用,也应通过科学方法,冒然喝童子尿保健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香附行气解郁

香附始载于南北朝时期陶弘景的《名医别录》,迄今已有1500多年,列为中品。性味辛微苦甘,平。入肝、三焦经。辛能散滞,苦降逆气,芳香疏达走窜,药性平和,不寒不热,归肝经以理气开郁,走三焦能行气分之滞。

凡情志抑郁,肝失疏泄条达,气不能正常入于三焦,以致气结为病者,香附为必用品。难怪有人在总结中药配伍时,说,一切气郁,必用香附。

关于香附如何用才能发挥出最好功效,李时珍老师是这样说的:

“香附炒黑则止血,得童溲浸炒则入血分而补虚,盐水浸炒则入血分而润燥,青盐炒则补肾气,酒浸炒则行经络,醋浸炒则消积聚,姜汁炒则化痰饮。”

注意这句话里面与童便有关的说法:得童溲浸炒则入血分而补虚,盐水浸炒则入血分而润燥。

而其浸炒以补虚,正是黄荆子香附散里要用到的。

由此,黄荆子温经散瘀,童便止血消淤,香附行气解郁,组成黄荆子香附散,共同行气调经,对付气郁血瘀造成的月经不调,不在话下。

我们吧

不要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