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真的很阳气

文 / 中医同程会
2017-07-05 08:05

中国哲学思想里有阴阳学说。就是说万物本于阴阳,不论何种事物都不离开阴阳。如果了解一下阴阳学说,你能整明白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放到中医来说,内经提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既然生命的本源在此,那么也可以解释人的生命规律。

附子,真的很阳气

当阴平阳密,阴阳平衡和谐那就为健康;阴阳不协调,那就代表出问题,也就是疾病的状态。当发展到阴阳无法共存,阴阳都相离时,那离死也不远了。

当听到中医对你说什么:某某脏腑阳虚啊,阴虚啊;某某阳盛啊,阴盛啊之类的。莫方,其实就这么简单的意思。在这人体阴阳变化中,这阳不足很常见。

大多女性、老年人、偏寒体质的人、疾病过后的人等等,这些人最普遍的表现就是怕冷。一到冬天,手脚永远都像块冰一样,穿的必须比别人厚才行……所以这中药里补阳能不多吗!这就先给大家介绍一味性猛烈,很阳气的药,也是第一大热药——附子。

附子,真的很阳气

附子花

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过附子,毕竟是这么有名的药,而且又很有个性。在中医界,能把这个刺头用的得心应手的,那医术真不是吹的。中医界流传的一个阳气十足的门派——火神派,就是以善用附子而闻名医林界啊。

只要花个几秒百度一下,你就可以知道,附子为大辛大热大毒之品,一位中医要把握好这一味药可不是那么简单的。这药是辛热之品,用来治疗寒性证是少不了的,前面也说过阳不足的人很多啊,像这样的热药会常用到。

这味药可以算是考验中医医术的最好题目,可以作为压轴题哦!当然咯,对于只作为一位吃瓜群众来说,我们只要抓住重点大致了解这味让医生们倍感焦灼的附子就可以了。

附子,真的很阳气

手绘附子图

那就先从在附子的运用上来讲讲这刺头的威力。这大家都知道附子有毒,而且是生猛的毒性,然而附子的药用量和中毒剂量却非常接近。就附子药用量来说,一般煎汤服的话不超过15g。

每个人耐受量其实不一样的,15g的附子对于偏寒的人来说,根本就没效果。真要用附子来驱散人体内的实寒的话,往往用到的剂量差不多得30g以上。

就附子的毒性而言,源自于乌头碱,大致作用于人体三大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一般没病的人服用附子之后的轻微症状是感到麻嘴,接着麻的感觉还会扩散到四肢,皮肤感觉减退,又会伴有头晕头痛,烦躁等现象,这都是比较轻微的。

如果出现四肢抽搐,心律失常,胸闷气憋,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甚至有血样便了,那就算是重度中毒了。

附子,真的很阳气

这问题来了,附子用于治病,这使用剂量就需要很大,就会出现附子中毒的反应。一边是附子中毒,一边是用附子的热性来温阳散寒,这两者之间就需要权衡取舍。当毒性反应明显时,病人自然会很紧张,这又是麻又是燥还很恶心的时候,赶紧求医生停药。

医生也紧张,如果附子的这个量其实还不能够足以完全驱邪,停了的话,那之前的努力又白费了。但不停吧,病人万一出现了不可逆的中毒那就更糟糕了,所以坚持与不坚持都很另人焦灼。

不过真有技术有经验的医生当然是不会被中毒反应给捆住手脚的,因为他们知道附子用到什么样的量,在病人出现某些特殊反应之前都是安全的,就可以坚持下去,无需恐慌。这就反映了一位医者的本领所在,在大家都慌了的情况下,仍可以沉稳地说:不要怕——

附子这么难用,依然能坐上了回阳救逆第一品的宝座自然是有原因的。在《本草正义》中提到:“附子,本是辛温大热,其性善走,故为通行十二经纯阳之要药,外则达皮毛而除表寒,里则达下元而温痼冷,彻内彻外,凡三焦经络,诸脏诸腑,果有真寒,无不可治。”

附子,真的很阳气

黑附片

什么叫做很阳气的药啊,这就是!人体的上下内外,经络脏腑都可以温,确实无药可敌了。所以它功能也就是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常常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阳萎,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阴寒水肿等证。

附子,真的很阳气

白附片

这就宛如夏日之阳,当烈日当头诸寒可不得尽消嘛。试想没病的人误用附子,那会造成不是一般的火大啊!但如果一个人只是轻度寒,附子这么烈的性子就需要通过特定的配伍使用了。当附子和生姜,大枣,或者炙甘草一起用时,这都可以缓和这味暴君的性子,让其由夏日之阳转为冬日暖阳。

特别注意的是附子还不能随意配伍的,十八反里就有说:半蒌贝蔹及攻乌。这里面就包含了半夏、瓜蒌、贝母、白及、白蔹,这几味药,它们是不合适与用乌头子根制成的附子一起使用,因为这会使得附子的毒性更加厉害。

附子,真的很阳气

制附片

附子这味药足以说明:

当好中医不仅需要技术,还需要魄力,尤其当自己的用药不但没缓解症状,却带给病人痛苦的时候。如果没那个魄力,还真不敢相信自己是对的。不过就国内目前的医患关系背景下,敢于坚持的医生也难以多起来。因这信任危机可比附子的大毒恐怖多了。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

-END-

作者:泽兰

本文由 “中医同城” 原创出品,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使用。

想了解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zytongc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