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上有个“除湿铁三角”!会用的人,很少有湿气
(本文为原创文字,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与应用!)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针灸学》、《针灸特定穴临床实用精解》
论岐黄之道,谋苍生之福,欢迎走进“精诚名医汇”。
列位看官,今天我们来和你聊一个话题,这就是关于如何排湿气。
咱们当代人,在各种养生宣教下,可谓“谈湿气而色变”了。为了去除湿气,我们想了很多办法,尝试了很多途径。其实,在这里,本订阅号想要告诉你一件事,这就是,在我们的腹部,有一个神秘的“三角区”。这个三角区,是除湿的能手。如果善于利用这个三角区,可以帮助我们顺利除湿。
这个三角区是什么呢?您对照经络穴位就可以看到,这就是中脘穴,和左右两个天枢穴围城的三角区。
没错,就是它。这个除湿三角区,乃是我们排除湿邪的利器。
什么道理呢?先看中脘穴。
中脘穴,在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上位置。它本身属于任脉上的要穴。同时,它也是任脉、手太阳、手少阳、足阳明经的交会穴,影响可谓深远。最关键的是,它是胃经的募穴。什么是募穴啊?这个“募”字,古代通“幕”。古人把前胸腹部的肌肉筋膜比喻做幕布。一身脏腑之气,在后背上的转输之处,乃是俞穴。在胸腹“幕布”上的转输点,就是募穴了。胃的募穴,就是这个中脘穴。由此可见,这个中脘穴,是特别善于治疗脾胃疾病的。同时,中脘穴,还是八会穴之中的腑会。腑病,都可以找它治。说胃为六腑之长,意思也是告诉我们,通过中脘穴调胃,可以通调六腑。
临床上,这个中脘穴,几乎可以治疗一切胃病和胃部不适,而且往往充当首选穴。同时呢,这中脘穴,由于善于健脾胃,也具有化湿的功能。咱们都知道,脾胃属土。健脾胃,则土性渐强,借以制衡水湿。因此,中医在治疗痰湿病症的时候,往往找到中脘穴。如《行针指要歌》就告诉我们:“或针痰,先针中脘、三里间”。痰湿导致的哮喘、心悸、失眠、眩晕等,都可以通过中脘来调治。
由此可见,要想祛湿,中脘穴可以帮我们大忙。
接下来看天枢穴。
谈起这个天枢穴,学问就更大了。天枢穴位于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的地方。这个穴位,属于足阳明胃经。为什么叫天枢穴呢?要知道,这个名字,取北斗七星里面的“天枢星”。天枢星,古人认为是天上群星的“中枢”、“中心”。同理,古人认为腹部天枢穴以上为天,以下为地,天枢穴就是斡旋天地之中的枢纽。故而,它有杰出的调理腹部肠胃气机,使之运转如常的功能。就是说,胃肠的“天枢”一转,气机随之而转,运化才会正常。
其实,这里面讲到的“斡旋气机”,实际上,相当于现代医学所说的“代谢”。正因如此,天枢穴除了用于调治便秘、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外,还可以升清降浊,促进运化,调整代谢和内分泌,从而用于治疗肥胖症。而痰湿之邪,用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也是代谢失常所致。故而,通过调理天枢穴,能够帮助我们排解湿气,优化体内代谢水平。
所以说,一个中脘穴,配左右两个天枢穴,这个三角区,就成我们腹部最关键的区域,乃是排解痰湿的“中枢区域”了。
那说了这么多,我们普通人,如何应用呢?简单的办法,就是每天抽时间,用适当的力道,来揉按这三个穴位,每个穴位每天刺激揉按至少200下。如果还有时间,可以在晚上临睡前艾灸这三个穴位,每个穴位15分钟。如果能长期坚持,可以起到排出湿邪,促进消化,改善腹泻便秘等症状、减肥轻身之效。
好了。文说到这里即将告一段落了。您意下如何?请在评论区畅所欲言。本订阅号微信平台sywmz2014开放,欢迎您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