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种人盗你“中气”!寿命不长,就赖他们

文 / 精诚名医汇
2019-02-02 14:00

(本文为原创文字,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与应用!)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治疗学》、《中医症候学》、《中医病因病机学》、《中医养生学》

论岐黄之道,谋苍生之福,欢迎走进“精诚名医汇”。

列位看官,今天和您聊一个话题,这就是,谁在偷偷“盗走”我们的中气。

什么是中气?中气,指的是我们的脾胃之气。

它很重要吗?当然。为了让您有一个直观感受,我们先来说说中气不足,会怎样。

第一个,耳鸣。许多老人,到了一定年龄,耳鸣耳聋,同时身体瘦弱,唇面发白。这是上火么?不是。是中气不足,脾胃不能生成气血,耳窍得不到濡养所致。

第二个,失眠。很多人睡眠出问题了。怎么回事?你看看舌头就知道。如果舌淡苔白,抑或舌体胖大有齿痕,多半为脾虚、中气不足。这类人,气血不能上养心神,同时痰湿因脾虚不得运化而内扰心神,就自然睡不着了。

第三个,心脏病。许多到中医科看心脏病的人,都会有一个感受,这就是中医大夫,往往会问一下有没有胃病。为什么?心属火,脾胃属土,火能生土。两者呈母子的关系,联系非常紧密。脾胃不好,心脏往往不好。

第四个,脏器下垂。你看那些胃下垂的人,十有八九身体偏瘦。这是脾胃不好、中气不足的表现。脾主气的生成。气,能固摄脏器的位置。所以中气不足,脏器位置得不到固摄,就会下垂了。

第五个,月经异常。有的女孩,月经量大,色淡。这是中气不足,脾不统血的表现。这类人,血不受脾的管制,随便流,流来流去,就出来了。还有的女孩,月经太少,几乎闭经。这是脾虚,经血无源所致。

第六个,肥胖。中气不足,不能运化水湿痰浊,于是内郁于体,形成肥胖。

第七个,浑身乏力,没有精神头。这也是中气不足,不能振奋、温煦身体所致。

第八个,各类慢性病,包括脏腑疾病、肢体关节疾病等等。因为脾胃不足,则气血亏虚。气血不能濡养五脏六腑和四肢百骸,必然百病缠身。

……

总而言之,中气,是我们的命根子。可以说,损害我们中气的行为,就是一种慢性的自杀。而损害我们中气的人,无异于偷盗我们的寿命。

那么,生活中,又是有谁在悄悄损害我们的中气呢?归纳起来,有以下这么十种人——

1,经常惹你生气的人。

常常惹你生气,令你的肝气失于条达。肝之病,必然传变于脾。所以,肝郁气滞,往往脾胃之气受损。经常把你气得吃不上饭的人,对你的伤害很大。从今天气,远离他们,或者说不要上他的当。他气你,你不气。

2,总催你快点吃饭的人。

细嚼慢咽,是科学的吃饭方法,是保养脾胃之气,减轻脾胃负担的好习惯。如果吃得太快,脾胃之气必然受损。所以,下次有人再催你吃饭快一点,切莫上当。在允许的范围内,还是要细嚼慢咽。

3,晚上约你吃大餐的人。

这类人,可能是你的好友,也可能是你的客户。他们可能没有恶意,可能一片好心。但是,好心,偏偏干坏事。脾胃之气,入夜则需要休养生息。晚上吃得太多太好,脾胃是往往来不及运化的。那些能够困脾的痰湿之邪,常常来自晚上这一顿大餐。下次,遇到这种情况,在可能的情况下,巧妙拒绝。

4,告诉你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的人。

饮食不节,是败坏脾胃之气的最大原因之一。不管什么时候,都要认真考究食物的来源以及制作过程,是否卫生。在食物干不干净的问题上,绝对不能马虎。告诉你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的人,并不是真正为你好,而是想让你少啰嗦几句。

5,劝你用口服减肥产品的人。

从中医角度看,尽管减肥的路径有很多,但是总免不了对脾胃功能的加强。脾胃运化之能的提升,是将体内痰浊污物代谢出去的根本动力。而口服减肥药,常常以催泄为途径,是可以大伤脾胃之气的。这样的东西,坚决不要用。临床上,有不少胃病患者,最初就是服用减肥产品而落下的旧疾。

6,嘲笑你早睡早起的人。

早睡早起,这看似老年人的生活。年轻人这么做,在半夜12点前睡觉,常常被嘲笑成未老先衰。其实,从脾胃养护的角度来说,早睡早起,保证充足有效的睡眠,非常重要。因为早睡早起的最大好处,是令肝胆之气在人熟睡的时候升起。凡十一脏取决于胆。胆气升,脾胃之气随之而升。另外,胃粘膜的自我修复,也是在晚上进行的。所以,早睡早起,好好睡觉,对保护中气,十分关键。

7,大夏天劝你喝冷饮的人。

“天这么热,你怎么能喝进去热水”?生活中,在夏天摄入冷饮,似乎司空见惯。这其实是对脾胃之气的最大戕伐。夏季,人体气机运行于外,脏腑之气趋于亏虚。这个时候,它们的免疫力是降低的,对寒冷刺激的耐受度,也是降低的。所以,为了保护脾胃,就不要乘人之危,在这个时候喝冷饮、吃凉食。

看官 ,上述七种人,表面上看,短期内不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多大负面影响。有些时候,他们就存在于我们的身边,是我们的铁哥们、好伙伴,好姐妹。但是,上述种种日积月来下来,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生活方式的扭曲,是众多疾病的最初根源。这一篇文字,也许您会觉得哗众取宠,对其嗤之以鼻。如果是这样,您不妨收藏此文。然后再等上个十年二十年,回头看看,上述种种,说得到底对与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