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3大穴位,让湿气无处可逃,从又胖又丑变又瘦又美!

文 / 善搭能手小玲玲
2018-06-11 16:27

芒种过后进入梅雨季节,湿度和温度居高不下,连空气都充满了潮湿黏腻之感,让人由内到外都感觉不爽。而且,稍微不小心,就会引湿入体。头昏脑重、食欲不振、皮肤晦暗、脸上长痘...这些症状,也许都是湿气惹的祸。

湿气重 引发皮肤危机

梅雨季节,天气潮湿多雨,空气中水分多,相对湿度大,因而更加容易出现湿气重的现象。湿气重,除了导致手脚困重,爱打瞌睡等精神问题外,还会引发皮肤危机,破坏你的美丽。

脸色晦暗:体内湿气重,外湿困阻脾胃阳气,引起人体气血运行不畅,而脸部是人体血管最密集的部位,气血不足会直接影响脸色,让你失去红润气色,变得晦暗无华;

皮肤粗糙:湿气重则脾胃的运化功能较差,水湿在体内停滞会影响皮肤代谢,容易使皮肤出现干燥瘙痒等症状;

雀斑加重:湿气太重会影响身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废物无法排除,黑色素积淀,同样会加速雀斑形成;

水肿:湿气重的人还可能在短期内体重明显增加,而且表现为虚胖的体征,更严重的人会出现下肢水肿等问题。

饮食去湿气

祛湿可以多吃玉米、黑芝麻、薏米、山药、茯苓、赤小豆等有健脾去湿作用的食材,二十八珍膏采用多种去湿健脾的药材经过三煎三榨的制作方法制成的,调节人体机能,具有调中开胃、健脾和中、消暑化湿的作用,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湿气过重,并且在古代就已经有人用这种方法来祛湿了,有效率在九五成以上,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很容易了解到,也比较方便,温开水冲开即可。

中医祛湿的3大刮痧穴位。

血海穴

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两寸,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坐在椅子上将腿绷直后,会在膝盖内侧看到一个凹陷的地方,凹陷上方隆起的肌肉顶端就是血海穴。

作用:可辅助缓解月经不调、闭经、气逆腹胀、湿疹、皮肤瘙痒、贫血等状况。

丰隆穴

在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距胫骨前缘二横指(拇指)。

作用:中医认为湿必生痰,此穴位可以化痰湿、清神志,尤其适合初秋里湿邪较盛的人群,可辅助缓解痰湿诱发的胸腹痛、呕吐、便秘、眩晕、烦心、面浮肿、四肢肿等状况。

阴陵泉穴

采用正坐或仰卧姿势,阴陵泉穴位于小腿内侧,在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处于胫骨后缘和腓肠肌之间,比目鱼肌起点上。

作用:体内有湿就容易感受外湿,别让体内湿邪太大,除了外散还要内化一部分。在阴陵泉穴的位置刮痧,可以起到内化湿邪的作用,还可清利湿热、健脾理气、益肾调经、通经活络,辅助缓解腹胀、泄泻、水肿、膝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