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真正安慰一个人,有三点关键,大多数人不知道!

文 / 神奇小小
2017-07-31 21:02

你的关注是笔者最大的动力

微信公众号:神奇小小

心理学家:真正安慰一个人,有三点关键,大多数人不知道!

生活中有一些不好的情绪时,我们需要有个对象来倾诉,我们需要理解和分担。但如果在倾诉的过程中,对方在摆弄手机,或是玩着电脑,都会让倾诉者感觉不好,失去倾诉的初衷。

倾听

事实上做一个好的倾听者并没有那么难,只要安静的听对方表诉,不打断对方,不要催促,也不进行评价和假设。心理学家尼克尔斯曾指出,大多数的人并不是一个优秀的可以倾诉的对象,聆听需要的是一种忘我的状态,要放下自我,进入到对方的表达当中去感受他们的感受。

这就意味着,在倾听的时间内保持的是一种单向的关系。做一个好的聆听者才能给予他人更好的安慰,真正的安慰一个人,需要注意什么呢?心理学家总结出三点关键,大多数人不知道!

心理学家:真正安慰一个人,有三点关键,大多数人不知道!

一、区分理解和同情

当倾听他人讲诉不好的遭遇时,给予过度的回应则会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比如:“这真的是太糟糕了”,“你真倒霉”。可能表达的初衷只是向对方表示同情,但这种反馈会让对方觉得敷衍或是惺惺作态。心理学家尼克尔斯认为:同情和表示理解有很大的区别,同情蕴含的范围更小,理解范围更大。

心理学家:真正安慰一个人,有三点关键,大多数人不知道!

二、掌握安慰的时机和尺度
  • 你闺蜜觉得自己今天的妆容很糟糕,你和她说”这和平时的你不太一样,我觉得别有一番风格“。这样的安慰会让她很舒服。

  • 别人向你表述他出门踩到脏东西的懊恼时,你回应的是”天哪,你真是太衰了“,显然会让他不高兴。

都是对对方的安慰,为什么产生的效果截然相反呢?因为掌握的尺度不好,有时候我们难以界定对方是否需要安慰。当爱人或者是朋友、亲人,处于情感的低潮期时,我们都会主动关怀。但有一些过于敏感和自负的人,受到他人的关心和安慰会让他们产生被蔑视的心理。

所以,掌握安慰的时机和尺度是非常的必要的,要在对方需要的时候给予适度的安慰。心理医生建议:如果没有在对方的表述中获得需求安慰的信息,只要保持耐心的倾听就好了。如果他一直在强调自我的感受,言语中流露出需要肯定和帮助,那么给予他一定的安慰是非常必要的。

心理学家:真正安慰一个人,有三点关键,大多数人不知道!

三、不要盲目的打断对方

在倾听别人诉说的时候,通常会遇到和自己感受相同的事情,大多时候我们会用“我知道”,“我也这么觉得”来打断对方的表述。虽然我们这样做的目的是想向对方表示同感,但往往会带来的是事与愿违的效果,他们会觉得你根本没有在听。

尼克尔斯在倾听一书中强调了,倾听的重要性在于用心的听,是一种被动而无私的过程,要站在表述者的角度去思考。假使你有着相同的经历,作为良好的倾诉对象也要保持耐心,因为同样的经历未必产生相同的感受。看同一场电影,感触却大不相同。所以,倾听是感同身受的过程和理解。

心理学家:真正安慰一个人,有三点关键,大多数人不知道!

你的关注是笔者最大的动力

微信公众号:神奇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