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冬真的不简单
浙江地处富庶的江南之地。历史上产自浙江的道地药材很多,其中以“浙八味”最为有名。
“浙八味”是指白术、白芍、浙贝母、杭白菊、延胡索、玄参、笕麦冬、温郁金这八味中药材,由于其质量好、应用范围广及疗效佳而为历代医家所推崇。“浙八味”在浙江的栽种已有悠久的历史,麦冬便是其中的代表。

麦冬性甘、微苦,微寒。归胃、肺、心经。功效养阴生津,润肺清心。常和百合、玄参、桔梗等配伍运用,可治疗胃阴虚,肺阴虚,心阴虚等证。
麦冬用药历史
在《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于上品,
梁《名医别录》谓其“主虚劳客热,口干燥渴,止呕吐,愈痿蹶,强阴益精,消谷调中,保神,定肺气,安五脏,令人肥健”
实际上,这时已明确了麦冬作为养阴补益药的多种功效。

▲杭麦冬
到了唐代,甄权所著的《药性论》增加了“止烦渴,主大小面目肢节浮肿,下水。治肺痿吐脓,主泄精。”
金元医家张元素在其所著《用药心法》及《医学启源》中又谓其
“补心气不足及治血妄行” ;“治经枯乳汁不下”
至此,麦冬的养阴益胃,润肺补心,除烦安神,止呕,止渴,止嗽,止血,下乳等功效,已经基本被人们所认识和使用。
明清以来,对麦冬主治功用的记载基本均为沿袭前朝,没有更多增补。
麦冬不止一种
与历史沿革清晰明确的麦冬功效相比,麦冬的品种要复杂的多。
现在《中国药典》收载有麦冬和山麦冬两种。
一种是来源于百合科沿阶草属植物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 (L.f) Ker-GawL)的干燥块根——麦冬。

▲麦冬
另一种是来源于百合科植物湖北麦冬(Liriope spicata(Thunb.)Lour.var.prolifera Y.T.Ma)或短葶山麦冬(Liriope muscari(Decne.)Baily)的干燥块根——山麦冬

▲短葶山麦冬
这里的中药材山麦冬是近代才开始有栽培和运用的。从1995年版《中国药典》开始正式收载运用。
其实,古代运用的麦冬也不止一种。在唐·陈藏器《本草拾遗》中,谈到
“出江宁者小润,出新安(今浙江地区)者大白。其苗大者如鹿葱,小者如韭叶,大小有三四种,功效相似,其子圆碧。”
从这看出,唐代运用的麦冬就有三四种了,谢宗万老师谈到,其中包括麦冬属和山麦冬属的植物,可能有运用阔叶山麦冬和禾叶山麦冬等。现不做中药麦冬使用。

根据产地不同麦冬又被分为川麦冬和杭麦冬(也叫做浙麦冬)。
川麦冬

药典规定麦冬与山麦冬为不同的药材,两者应分别应用。
另在市场上尚有其他植物来源的块根掺杂作为麦冬类药材销售比如沿阶草、四川沿阶草,连药沿阶草、短药沿阶草等。这就导致市面上能见到的“麦冬”比较混乱。
麦冬怎么选用
这么多种麦冬类中药,哪种才是临床上和平时养生食疗使用时,品质最好的呢?
从历代本草记载中来看,从明代起就认为浙江地区产的麦冬质较佳。《增订伪药条辨》中对各个产地的麦冬进行了描述,也认为浙江产的麦冬质量较好。
现在麦冬也为“浙八味”之一,也就是说在浙江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种植条件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产出的麦冬品质更为优质。
另浙江麦冬一般需要种植两到三年后才采收。
四川种植的麦冬为一年采收,在产地种植时,川麦冬多使用超量的生长调节剂,多效唑,使根部膨大,所产麦冬较为肥大。山麦冬也多为一年收,生长周期较杭麦冬短,产量较大。

▲上 杭麦冬 下 山麦冬
现代实验证明麦冬中含有甾体类、黄酮类化合物等多种成分。以黄酮类化合物为例进行比较。
浙江大学药学院的孙红祥等人的实验表明,在麦冬类药物中,以杭麦冬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最高,川麦冬次之。湖北麦冬和短葶山麦冬的含量更少。这也一定程度能够反映出,杭麦冬的质较优。
一般认为正品麦冬的质量优于山麦冬;在正品麦冬中又以产于浙江的杭麦冬质量优于川麦冬。
现代临床对于不同种类的麦冬具体用药体会较为少见,如各位医生朋友们对于麦冬用药有更多见解,欢迎留言讨论。
附:各类麦冬图鉴

断面:黄白色,角质样,中央有细小中柱。


▲杭麦冬断面 中央有木质中柱
气味:气味较浓具有特殊的芳香性,味甜而微苦。
麦冬(川麦冬):
较杭麦冬肥大,表面颜色偏白。呈黄白色或淡黄色,两段略尖不似杭麦冬细长。

▲川麦冬
断面黄白色,角质样。质硬脆,不易折断。中央有一细小中柱。

▲川麦冬断面
气味:川麦冬气味同杭麦冬,但普遍很淡,味苦而微甜。
山麦冬(湖北麦冬):

山麦冬(短葶山麦冬):


▲短葶山麦冬断面
课后小习题,下面1、2、3分别是哪种麦冬呢?留言告诉小真真吧~~

在历史上很多医家用麦冬时处方上多写“杭麦冬”。但现在中医师在使用时多不再关注这些用药历史,不辨种类。不同种麦冬疗效有差异,不辨种类,治病能够达到的效果自然也不一样了。
以前多认为杭麦冬的疗效更好,但现在由于资源,成本等各方面的原因,浙江产的麦冬量较小。杭麦冬需要种植2~3年,相对高产、只种植1年的川麦冬,竞争力大大降低。
好药无人问津,成本和市场来控制药材,药材的质量能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吗?好药才能治好病,我们是否应该更加关注药材的质量呢?
审核 | 姚sir 灵猫法师 老王 常山子
编辑 | 甘草赛过甜菊叶
图片| 老王 任亚风老师 网络(侵删)
转载及合作请联系【本草真源】后台
具体用药一定请谨遵医嘱呀~~
更多中医药科普文,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本草真源】(shouyizheny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