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寒起,寒极生热,热极复寒,病因寒重!读懂身体内的寒热变化

文 / 营养玩家
2018-06-06 18:01

大约在二十年前,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7.2度左右,而如今你再去问医生,正常体温是多少,他会说是36.7度左右。因为正常体温是一个范围,并不是一个固定值,所以大家并不重视这个细微的变化。

据观察,健康人的体温,比亚健康人的体温要略高,小孩子的体温比成年人的体温要高。前几天,我摸到我女儿脚底的温度,明显比我的要高。你看小孩子感冒发烧,经常可以烧到39度40度,而很多年龄稍大的人,即便有感冒,也很少发烧,即便发烧了,也很难烧到特别高的温度。至于那些经常手脚冰凉的人,体温毫无疑问也是偏低的。

这里说的体温,是指体表的温度。正常情况下,体温反应的是身体生产能量的水平。从自然规律来看,生物与环境最重要的信息交换,是能量温度的相互影响。在同一环境温度下,如果身体生产能量的能力更强,人的抗寒能力就更强。那些身体好的人,以及长寿老人,都是相对来说不怎么怕冷的。这个原因一般归结为肾气充足,因为肾脏是回收能量物质的关键设备。


四季的温度不断变化,意味着人体用于维持体温恒定,需要的能量也是相应变化的。《黄帝内经》用一句话解释了这一规律,叫做顺四时而适寒暑。人体不同的脏器,在能量加工过程中所起的角色不同,因此在不同的季节,五脏养护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比如春季万物生发,需要大量的能量,肝脏是能量释放的中心,藏了一冬的能量,必须及时的释放出来,因此春季养肝,这个过程,也叫做水生木。水是肾,木是肝。四季养生的理论,这里不展开讲。

身体生产的能量,存在优先分配原则,越是重要的器官组织,越是需要优先使用能量。皮肤组织与五脏六腑等生命器官相比,是相对不重要的。如果能量不够,皮肤组织的能量会率先减少,体表温度因此会降低。与此同时,如果有寒气入侵,皮肤组织优先承受寒气,当身体能量不够时,寒气可能会侵入脏腑,此时身体会启动各种保护机制,也会产生各种不同的反应。

一般来说,寒气入侵后,身体最好的选择,是立即将其排除。这需要身体有较高的能量水平。比如小孩子遇到寒气,会通过打喷嚏的方式,将寒气排出去。有些人身体能量不够,当时不打喷嚏,后期就可能出现比较严重的感冒症状。寒气不能及时排出去,身体就会将其暂时储存,这需要将寒气的温度,转变成与身体的温度一致,也就会额外消耗身体的能量。

如果总是出现这个问题,那么受寒组织的局部温度,反而会异常升高,中医把这个叫寒极生热。出现这一问题,至少有两个原因,一是这里总是受寒,身体认为这里比较脆弱,会给这里比较多的能量。二是这里因为常有寒气,容易导致瘀堵,瘀而不通,不容易散热,也会导致生热。寒极生热的下一步,是热极生寒。寒气源源不断的储存进来,导致瘀堵越来越严重,周边组织过来的能量越来越少,受寒部位生产能量的水平下降,储备能量也逐渐耗尽,温度会开始降低。

试举一例。胃部受寒的人,早期往往是胃热的症状,喜欢吃刺激性食物,喜欢喝凉水,吃冷饮。当这个时间持续过长时,胃的能量被过度消耗,又会变成胃寒,这时候胃寒症状就比较严重了,极容易出现胃病。胃病的出现,其实就是提示你,胃的能量不足,并且身体的自我调控机制已经不起作用,急需要借助外力,也就是需要治疗了。

高明的中医,通过问你喜欢喝凉水还是热水,二便情况,头温脚温,是否有胃口,睡眠情况等,就可大致判断出你的疾病在什么阶段,再结合其他的诊察手段,不但知道你病在什么部位,病到什么程度,还可以预判病情将向什么方向发展,会影响到其他的哪些脏腑等,这就是所谓的八纲辨证:阴阳虚实表里寒热。看起来非常玄妙,其实就是深刻洞悉了,身体在自我干预疾病时,会出现哪些连锁反应,需要付出哪些代价。做到这一步,需要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大量的临床经验,只是可惜,这样的中医,已经不多了。

张仲景写《伤寒论》,其实是告诉大家,伤因寒起,叶天士写《温病论》,是想告诉大家,病以温愈。中医师特别推崇的艾灸、温针、冬病夏治、热敷等方式,都是在借用外部能量,帮助人体驱除寒气。不同部位的受寒反应,有非常大的区别,难以一一准确详述。作为自我保健,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尤其是有病史的部位,更要注意。这是最基本的。除此之外,一旦受寒,可以及时的对相关部位进行按摩或者热敷,学会使用热毛巾。最重要的一条,需要长期做的一条,就是通过营养、运动、心理和睡眠,来不断提升身体的能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