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病若想“药到病除”,五脏病机是基本——教你“找病根”
许多医生一辈子按教科书来开方,效果平平常常,认为中医就这么回事,给病人解释时,就一句话:中药起效慢,慢慢来。事实上中药起效并不慢,慢是因为没有深刻认识到病机,凭感觉下药,所以就慢了。辨明病机的过程就如同穿过一个原始森林,需要我们细心地辨析,才能走出去,如果走不出这一段路,就会迷失在中医林海中,找不到方向,更谈不上到达目的地了。
今天,就先带大家了解最为基础的“五脏病机”——
第一条: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诸”,诸多也,指一切或多数之意;“风”,既为六淫中的外风,也指内生五邪中的内风,又称肝风,故风包括外风与内风二种;“掉”,摇动之意,其范围包括头面、四肢、身体其他部位的摇动及肌肉的跳动(在头部亦指病人自觉有旋转的一种症状);“眩”,习惯称作“眩晕”。
我们再看看《内经》:“风盛则动。”这就明白了,“掉眩”其实就是讲风在人体内的表现,没有这个表现,我们也就无法得知体内是否有风了。“眩”指眩晕,从西医学角度来看,就是“脑血管痉挛”,细想一下,“眩”也是“掉”的表现,只是“掉”表现在了脑血管上,这样就与“风盛则动”完全一致了,风在体内表现就是“动”。
“动”在临床上可以看到眼皮跳动、嘴唇蠕动、面部肌肉抽动、头部颤动、双手抖动等这些明显的“动”,最典型的就是帕金森症,也很容易想到“风盛”的问题,但下面这些情况你是否会想到是风盛的原因?是否想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1.肠道病变:患者肠蠕动亢进,出现腹痛腹泻。针对蠕动亢进,是否想到肠道有风?
或问:肠蠕动亢进与肝也有关系?
答曰:看看痛泻药方,再结合西医学所说的肠蠕动过快,再想想痛泻药方中的白芍、防风,你的思路可能就一下子开阔了。肠蠕动亢进,也是动的一种,也是风的表现形式。
2.呃逆证:呃逆属于膈肌痉挛所致,即膈肌抖动太过,治疗时是否考虑过祛风,考虑过调肝?
3.眩晕,头疼: TCD检查报告脑血管痉挛,西医采用活血、扩张脑血管治疗。中医治疗时,是否考虑到从肝入手,配合祛风的药物?用上天麻、钩藤、蜈蚣……”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风盛则动”。动之太过即为风,明白了这一层,再回过头来看临床上的一些疾病,思路就会开阔不少,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第二条: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寒邪分为外感之寒和内生之寒。
内生之寒,即人体阳气衰弱,阴邪过剩,虚寒内生。
外感寒邪是指寒邪由外而入,进人人体。看看前面讲的葛根汤证就明白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寒邪自膀胱经而入,也是有正气不足的前提。因此概括而言,人体寒邪,不论外感还是内生,均与肾有关!
寒性收引,这是寒邪的特点。收引在人体的表现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即横向收引和纵向收引。横向收引就好比水管收缩变细了一样!人体寒邪偏重,经脉也会收引变细,影响气血的运行,出现局部经脉气血不通,形成“疼痛”的表现,即所谓的“不通则痛”,这个很好理解。
另一个收引是纵向收引,好比一段钢材,受冻后变短了一样!人体的经脉、筋骨、肌肉等,受到寒邪的侵犯,也会收缩变短,感觉一根筋被扯住一样。这种病人不少,但临床上却往往想不到是寒邪的作用,忘记了肾!
病人常常说:“医生啊!我这膀子的筋好像被扯住,伸不开?”“我这脖子后面的筋好像短些,扯得人很不舒服!”
看到寒性收引,再想想以前遇到的病人,回想当时病人说过的话,就会有深刻的体会。
“诸寒收引”,言筒意赅地将寒邪在人体的表现描述出来,反复言诵,反复揣摩,自能明白其中的妙处……
第三条:诸气膹郁,皆属于肺
“膹郁”一词的意思,历来颇有争议。王冰注:“膹,谓膹满。”《医宗金鉴·运气要诀·运气为病歌》云:“诸气膹郁痿肺金。”注:“膹郁,谓气逆胸满,膹郁不舒也。”
《内经知要》卷下云:“膹者,喘急上逆;郁者,痞塞不通,肺主气,气有余者,本经自伏之火,气不足者,则火邪乘之;虚实之分,极易淆误,所当精辨。”
膹郁可以理解为气机上逆,郁积于胸中。
因为肺主宣发、主肃降,五脏六腑之气上逆,依赖于肺的开与合、宣与降才能得到调节,如果肺气敛降无力,上逆之气与肺之敛降对峙,上逆不得,下降不能,郁塞于肺,故出现“郁”。
“诸气”并非仅仅指肺气,应该指各脏腑之逆气!这样来理解这句话,意思就更加清楚了,同时对郁积在胸中的气,也有明确的治疗方法——调节肺之宣发与肃降。
第四条: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肿满:肿是指肿在皮肤及四肢,满是腹内胀塞,肿满指浮肿胀满之意。
湿有内外之分:雨露伤人或久卧湿地属外湿;久食生冷,脾阳被伤,不能化湿,形成内湿。脾主运化,主四肢,如果运化失调,水湿不能运化,滞留于体内,滞留于四肢,就会发生浮肿胀满等症状,本文之浮肿胀满是由脾不运化所致。
临床中湿邪多能致肿满,但肿满并非全是湿所引起。如“病机十九条”中的“诸胀腹大,皆属于热”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热甚则肿”,就不属于湿。
对此条可以这样理解:湿邪内停,脾失运化,导致躯干、四肢出现肿满的症状,皆可以从脾来调理。
常言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其中的“水来土掩”其实就蕴含了“以土治水”的道理,借用到中医里来,脾属土,湿邪为水,以土治水,五行相克也。
肿满有明显的湿象,可以很容易想到调理脾脏,但有时的肿满虽也与湿有关,我们却不容易想到。
比如:腹型肥胖的患者(俗称“啤酒肚”),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减肥”,吃减肥药!没有想到中医的辨证从痰湿入手,从脾入手来解决问题!
看得见的肿满可以调理脾脏,有些看不见的又该如何呢?
对于痰湿较重的患者,出现肝脏肿大,出现脂肪肝,我们同样也要调脾。痰湿引起的肝脏肿大,不也是“诸湿肿满”的表现吗?
如果我们再细细推寻下去,可以总结出这样的观点:只要有湿邪这个病因存在,患者出现了机体局部的肿满,就可以从脾来调理,不论是眼皮肿,还是体内长肿瘤,调脾都是很重要的……
第五条: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火)
看到这句话,很多人有些疑惑!前面讲过,寒性收引,收引导致气血不通,不通则痛。现在又谈痛与心的关系,是不是有些牵强附会?
还有“痒”,不是属于“风”吗?与心又有何干系?“疮”与心的关系,似乎更加遥远……
事实不然!
“痛”“痒”“疮”不仅与心有关系,而且关系还很密切!“心主血脉”,“不通则痛”,“不荣则痛”,无论是“不通”还是“不荣”,其实谈的都是血脉的问题。当血脉不通,局部自然出现瘀滞,疼痛就会产生了;不通的背后,其实就蕴含了不荣,因为血脉都流通不过去,能荣养吗?“不通”和“不荣”很多时候是并存的,而治疗“不通”和“不荣”时,从心入手,活血通脉就是关键性的问题。中药针剂“丹参注射液”“血塞通粉针剂”在临床上作为常用药,对大多数疼痛都有改善作用,就是这个道理。张锡纯的“灵效活络丹”,就是充分运用了这个道理。
活血通脉治疗疼痛与温经散寒治疗寒性收引所致的疼痛是否相惇?
可以说这是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对于寒邪引起的疼痛,散寒止痛的同时,运用的温性药物其实也起到了温经活血通脉的作用…………
“痒”之为病,可以理解为风邪聚集在局部的一种反映,通过活血通脉,促进气血的运行,风邪由里发表,随汗而解,正所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大气一转,其气乃散”。所以说“痒”的治疗,从心入手也算是捷径。临床上常用桂枝汤治疗西医所说的过敏,其中桂枝的作用就在于此……
“疮”与心的关系,同样也是建立在“心主血脉”的理论基础上。许多人见疮即用清热解毒的药物,这与西医见疮就用抗生素是一样的思维模式,完全没有“治病必求于本”的概念。疮之形成,可以理解为人体营养物质郁积在局部,而产生一种病理反应,看似“上火”,其实根本在于输送出现障碍。对于这类疾病,活血化瘀就是很好的办法,输送问题解决了,营养物质不能积蓄了,病就好了。
对于久病的患者,气血的不通,导致人体正气输布出现障碍,形成虚证,运用补药补充不足的气血(如黄芪),这样病就好得更快些。
再看看《内经》原文:“诸痛痒疮,皆属于心。”也就是说“痤疮”之“疮”要从“心”来治疗!大多数人都没想到这个层面上来!看到疮就是清热解毒、消肿散结……这是没有看到问题的本质,没有看到“心”这个层面,如果想通了,则天下就无治疗不好的痤疮了!
我们再看看心之所主:“心主血脉,其华在面”,也就是说心是面部的老板,脸上长痤疮了,为什么就不想想他的老板呢?我经常给病人解释:面部的血液循环依靠心脏,心脏的功能不强大,面部血液循环就差,面部气色就不好,就容易长东西。就好比一个城市,交通不顺畅,城市的垃圾运送不出去,就会堆积在城市的各个地方。想明白了痤疮的治疗,对“心主血脉,其华在面”,“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的理解就会上升一个层次。
好书推荐:
医学指南针将理、方、法、药一一括囊无余,把纷繁庞杂的医学理论进行高度的浓缩,由博返约。大有放之则弥六合,卷之退藏于密之功。一图在手,医学无忧,若非已将医道一以贯之,曷克臻此?
本书更有诸多精妙之处,不能一一细说。至若《内》《难》《伤寒》,言辞古朴,义理深奥,虽智者亦一时莫能解。后世医家著述,各呈己见,或有所偏颇,不能得睹医学全貌。惟本书从上智至下愚,莫不适合,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也。本书能令初学者,登堂入室,提纲挈领,不走弯路;能令徬徨迷茫者,破迷开悟,指明方向;能令医道精湛者,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对于自学中医者和中医爱好者来说,更是案头必备,不可或缺的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