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味主药,就是治疗阑尾炎的秘方!

文 / 健康卫视济宁新媒
2018-03-20 13:17

导读:肠痈一症首见于《金匮要略》,内载薏苡败酱散及大黄牡丹汤以治之,但作者认为“没有积累较多的病案进行观察和分析,其具体疗效尚难确定”。又根据自己的临床实践提出“清代杨栗山《寒温条辨》所载肠痈秘方,有进一步使用观察的必要。”

肠痈秘方

治疗肠痈首先见于《金匮要略》。中医治疗此病,均以此为依据,所列薏苡败酱散、大黄牡丹汤,用之亦有效果,但报导者均系个案,没有积累较多的病案进行观察和分析,其具体疗效尚难确定。

由于医学不断进步,清代杨栗山《寒温条辨》所载肠痈秘方,有进一步使用观察的必要。此方“先用红藤一两,酒二碗煎一碗,午前二服,醉卧之,午后用紫花地丁一两,酒二碗,煎一碗服之,痛必渐止为效。”

阅读时并未重视,同学雷文先之友某,三十年代初由蓉赴渝,突然腹痛甚剧伴发烧,经重庆宽仁医院诊为阑尾炎,收入住院手术,但须预先交住院费二百元。因旅途现款不够,又无亲友借贷,除急电成都汇款外,某在旅馆中,病愁交萦,终日抑郁。同住旅客介绍一验方,用红藤二两,煎水兑黄酒服。某照嘱服药,服后得酣睡,醒来腹痛大减,发烧亦退,又服一剂,病即痊愈。由此对杨栗山的肠痈秘方引起重视。

查红藤即省藤,性味苦平,可治脑漏齿痛及淋病,为清凉之品,仅此一味用于肠痈已有明显的效果,如果按照肠痈秘方再加紫花地丁或蒲公英、银花等,可能效果更有提高。曾试用于肠痈初起确有疗效,由于所见患此病者甚少,不可能积累较多的病案说明本方的疗效,希望执行外科业务者应用观察,增加治疗本病的内容,很有必要。

此外,兑入黄酒使得酣睡的服药方法为取得疗效的关键!如《伤寒论》桂枝汤服后吸粥温覆取微似汗;大陷胸丸修合为丸,别捣甘遂,加白蜜煮后顿服等,可见服法在治疗中的重要性。

1962年2期《江苏中医》载有“醒消丸用法实验”一文中谓:初用此方未按原方服法,效果不显。后用酒送服取汗治一腹股沟淋巴结肿痛病人,发病第二日,用熟黄酒四两送下三钱,药后微有醉意,朦胧睡去约一时许,周身出汗,置之未理,至晨间醒来患处肿痛若失,全身寒热已解。由此可见使用验方必须按法服用,方能生效。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的健康信息,仅供大家参考交流,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