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看中医是主要问题,那么怎样看中医呢?

文 / 脑鸣
2018-02-23 11:22

身边用中医调养身体的朋友越来越多,但往往都是看一次后就没有下文了,目的自然也很难达到。之所以会有这种情况,原因有很多,或许不会看中医是主要问题。那么怎样看中医呢?

一、相信中医

中医自古传承,至今仍然存在自有其强大的生命力。既然找中医看病就要相信中医,而且坚定地相信,这是前提。因为如果不相信,服药期间即使出现中症反应也会被误认为是坏事,患者非但不高兴还在心里批判开方的医生。影响心情本就伤身,这样当然不会好。就算真的遇到庸医,等一个疗程过后都没有任何效果再否定这位医生也不迟。

二、及时沟通

中医治病以人为本,一人一方,即使两个人患的是同一种病,处方也会有不同,两个不同症状的病人医生处方一样的事情也经常发生。有人说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其实人的身体状况也是一样,每个人身体的阴阳都有自身特点,在服药后的体验也各自不同,可以说中医生每给一位病人治病都是全新的探索。正是这一特点决定了中医是针对个人的医疗策略,不像西医治疗感冒就是专门研究如何抗病毒这一种办法就行了。针对个体创造性的治疗,也许是中医传承困难的原因之一吧。

因此,建议每位看中医的朋友最好留下医生或者医生助手的联系方式,留意自己服药后产生的身体反应,然后通过短信,电话,网络,书面记录等有效的方式传递给开处方的医生。这对于医生确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非常有用。没有哪一个医生不愿意治疗成功,这同时也容易促使医生更认真地为你服务。

三、客观回答

现代中医治疗一般不需要任何仪器的,但是为了更加直接或者更快的辩症也会借助部分仪器,比如听诊器,影片等,读取患者身体信息靠“辨症”,即“望闻问切”,然后根据这四种渠道收集的信息来“论治”。其中“问”就是要求患者回答问题,然后根据回答来推断患者身体哪部分失去平衡。回答问题讲究客观准确是根本。不要因为难为情而回避问题,在看中医前理一理自己感受到的身体问题也十分有必要。不但能够提高治疗效率,更可以帮助医生获取准确信息,开立更对症的处方。

四、服药得法

中药从采摘加工到炮制煎煮都有众多讲究,有的甚至有点苛刻,其根本原则就是使药性达到最理想状态。每味药的性味不同,服不同性味的中药禁忌也不同。如服用咸味的药你就应该少吃甜味的食物,因为甜能克咸,服这种药时大量吃甜食自然会降低药效。从本质上说,中药就是食物,只是目的性更明确,味道更浓罢了。在我们生活中常常会遇到某个患者因为大量吃某种单一食物而治愈疾病的例子,可以说是误打误撞服对了“药”。这些不清楚都没有关系,遵从医嘱就可以了。有些中药服药得不得法,直接决定了效果。

下面几点是煮药常识:

1、煮中药不要喝一碗煮一次。如处方写着“每天早晚饭前分两次服”,就是这包药第一次煮就要出来2碗药汤,然后把药渣倒掉。早晨一碗,傍晚温一下喝第二碗。不能早晨把一包药煮出1碗汤,很浓地喝,到了傍晚又煮同一罐药再来一碗。这样会导致两次用药剂量极不均衡,早晨量超得严重,傍晚又少得厉害。

2、不要用金属容器煮中药,医书上说瓦罐最好,就算没有非金属的煮药容器,至少要有搪瓷隔离的容器去煮。中医五行生克上说“金克木”,这个道理一下讲不清楚,记住即可。

3、除非医生特别叮嘱,中药都要温热状态下喝。冰冷的汤药喝到胃里,胃首先要给它升温才能消化吸收,然后经由脾脏输送到目的地。也是因为这个道理,喝温开水比喝冰水解渴。

4、如果中药包数很多,没有轮到煮的中药包要入冰箱冷藏室保存。中药单味存放方法得当一般不容易变质,但抓好的中药包里各类中药一混合变质就容易得多了,所以低温储未煮的药藏较为保险。

五、辨别技术不过关中医师的个人看法

1、一般服用超过一个疗程都没有效果的,可以考虑换个医生看看。

2、仅靠搭脉来看病的中医师。中医“望闻问切”四个诊断方法中“切”(搭脉)是最后一个,可见前面三个的重要性。搭脉的原理是从脉的特征上来辨别人体状况,相当精细,稍有不慎很容易出现误诊,传说中会有这种医生,但我个人认为在当下这种医生应该几近绝迹。一个有良好职业操守的中医应该是尽可能详尽地通过观病色,听声音,问病情来获取信息,最后搭脉只是验证判断为主。我认为只搭脉不问病情的医生,故弄玄虚的可能性更大些。

3、中药西药(要注意的是中成药不能列为西药,看看说明书上的配方就可以判断是否是西药了。)结合开方的医生,靠B超,磁共振,验血报告等各种仪器数据辨症,或者以检验报告为准则开方的中医师不是纯正中医。中西医治疗思路完全不同,甚至可以说是背道而驰。会开出西药的“中医师”,治疗策略受西医治疗法则的影响,偏离中医精神,至少是中医技术不过关。试想,古代没有这些现代医疗设备我们的中医先师是如何看病的?

4、没耐心听病人陈述病情的中医师。好中医心中“明”,时刻谨记辨症论治,病人症状陈述都没耐心听,那么如何能开出对症的处方?如果你遇到这种医生,可以出于礼貌地等他开完方,然后走人,不必抓药,以免浪费钱。当然,有些中医可能经验丰富,你说几句他(她)见到你的气色,简单几个问题后心中就有数了也说不定,这要靠患者自身智慧去判断了。

一般来说,比较出名的中医每天看病的数量都有限制,这不是他们摆谱,而是每开一方都要耗费相当脑力,要确定用药方向,进而考虑选药和剂量配伍等,尤其是该中医师遇到从未遇到过的病例,更是费心费神。所以,如果你去挂某中医专家号治病,最好避免挂到加号,一个十分疲劳的中医比较容易忽略某些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