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湿气重?半斤土茯苓就搞定!自制祛湿汤,横扫十来年湿毒
湿,在中医里也是致病的六邪之一,但是湿从来不单独存在,往往与寒、热、风等结合,出现湿热体质、寒湿体质、风湿体质、暑湿等。所以古人有“千寒易除,一湿难去”的说法。中医称湿气为邪湿,现在湿气已经是我们所有的人通病了,大部分人身体都有湿气,湿气刚刚侵入你的身体时你会常感到四肢无力,头昏沉,总睡不够,这些你不去注意,时间就了湿气就会引发出一些大毛病比如:如:高血压、哮喘、脂肪肝、心脑血管等疾。
造成体内湿气重的因素
Ø饮食不合理
饮食好坏会影响到身体水分代谢,特别是吃过咸、过辣、过油的食物,会影响到消化,造成肠胃失调,产生过多氧化物,使得湿气加重。
Ø常熬夜
睡眠能调节身体,而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总是熬夜,长期熬夜,导致睡眠不足,进而导致脾虚,脾虚会造成水湿代谢异常,以致于体内湿气增多。
Ø吃过多冷饮
温度升高,人们对于冷饮更加喜欢,冰激凌吃多了,会让胃肠吸收能力下降,外邪会入侵身体,湿气会在身体中聚集。
Ø喝酒过多
喝酒是应酬时不可少事情,但是,中医却不推荐过多喝酒,喝酒过多会助长湿邪,加重体内湿毒。
Ø运动少
如今以过立春,气温逐渐回升。春天容易疲乏,运动少、不运动会造成身体沉重、四肢无力,越不运动的人,体内越容易堆积湿气,时间一长,会引发其他病症。
饮食调理是不错的祛湿方法,分享几个祛湿食谱:
Ø 扁豆茯苓饮
扁豆20克,茯苓20克,炒薏苡仁20克。水煎煮,早晚各1次。
功能:益气健脾,利湿止泻。适用于气虚体弱,脾胃不足,食欲不振,大便稀薄等。
白扁豆入脾胃二经,能通利三焦,化湿而不燥烈,甘温补脾而不滋腻,具有解暑化湿、补脾止泻的作用,常年脾虚有湿,食少便溏诸症尤为宜用。去年夏天我湿气重每天煮祛湿汤,后来听邻居姐说惟什么予什么白膏每天少熬夜、适量运动,用热水泡泡脚出出汗,一周就有明显改善,差不多一个月就觉得身体轻松舒服,湿气干干净净。
茯苓
Ø 绿豆薏米汤
材料:绿豆150克,薏米50克,陈皮1个,冰糖少许。
做法:绿豆与薏米洗净后,加水煮至绿豆脱皮,熄火,闷约1个小时后,加入陈皮1个、冰糖少许,以大火煮开后,改小火煲煮至绿豆变沙,即可食用。有清热解毒、除湿健脾的功效。适用于湿热引起的心烦热盛、胃胀胃痛、呕吐腹泻、头身重痛、疲乏困倦等症。
Ø 清热祛湿汤
土茯苓、粉葛各250克,赤小豆、扁豆各50克,陈皮半个,水8碗。将土茯苓去皮切段、粉葛去皮切块洗净一同放入煲内,煮沸后转慢火煲3小时即可。能除湿毒,去骨火,清热毒。
土茯苓
日常如何预防湿气侵袭?
1.避开环境的湿气
不直接睡地板。地板湿气重,容易入侵体内,造成四肢酸痛;潮湿下雨天减少外出;不穿潮湿未干的衣服,不盖潮湿的被子,洗完澡后充分擦干身体,吹干头发;房间内湿气如果很重,建议多开窗透气。如果外界湿气也很重,还可以打开风扇、空调,借助这些电器保持空气的对流。
2.按时睡觉不熬夜
身体在我们睡觉的时候往往还在有效的运转中,夜里12点的时候,身体会将多余的水分通过肾脏和呼吸排出,所以,千万不要熬夜,否则影响体内水湿运化,只会加重你的湿气。
3.避开生冷、甜腻食物、酒
外部环境仅仅是诱因,体内环境太湿才是主因。中医认为脾胃主湿,所以在湿气重的环境中别吃伤脾胃的食物。比如,凉拌食品、冷饮等。喜欢吃甜食的人也得禁禁口,因为“甜腻化湿”。另外,酒助湿邪,酒精少碰为好。
4.多用葱、姜、蒜
葱、姜、蒜是我们家用最普通的几种调味料,它们在为我们的菜肴增加味道的同时,还有着不可替代的药用价值。平时做菜时加入一些葱、姜、蒜可以降低食物的寒凉性质,针对体内的湿气,我们还可以尝试在家里煮一碗热辣辣的姜汤,用姜汤的绝妙效用将体内的湿气逼散出来,待到全身发过汗以后,病症就会有所缓解,这个办法同样适用于淋雨后预防感冒。
5.多做深呼吸
深呼吸有利于调整我们的肺功能,也会让我们的湿气消失。因为湿气会随着呼吸呼出,并且保持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