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思维原创 寒热之争,古代中医为何争论不休?
古代中医有众多流派思想,有的认为“六气皆从火化”,应多用生石膏黄芩黄连等寒凉药;有的首重阳气,认为“阳衰一分则病进一分”,应多用附子肉桂干姜等热药助阳;有人认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主张多用滋阴药填补阴分之不足(滋阴药有防碍脾之健运,不利于消化吸收的副作用);也有人认为要多用热燥药、温燥药去燥湿喝健脾,以帮助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
以上这些让众多中医学子感到无所适从,不知该听谁的才好。还有的病患看中医后,大发感慨:“我这个病,这位医师这样说,那位医师又那样说,不知道谁说的是对的。”
为什么如此争论不论?古代中医如朱丹溪、叶天士、黄元御,郑钦安等等,各自有其理论偏重。总的来说或偏于用寒药,或偏于用热药。理论上讲,这些医家总有一家理论应该是对的吧?不可能全是对的吧?这也许是很多中医学子所困惑的问题。
古人学医,都很严谨,从不轻易出书以教世人。既然古人这么严谨,就应该至少80%的理论是正确的,可是这样的寒热派之争,原因是为何?
其实他们都是对的!
为什么说他们都是对的呢?正确的说,应该说是他们在他们所在的年代而写出的理论是正确的!
这么说可能你不太理解,我们先来看圆运动的一段文字:
一年的大气,夏气属火,太阳射到地面的热多。太阳射到地面的热,火也。热则上浮,故夏时大气热浮而属火气。夏时太阳旺于南方,故南方属火气。
一日之午时,亦属火气。午时太阳的热,射到地面的多也。
秋气属金,秋时太阳往南,地面的压力渐大,天空之间,金气弥漫,大气的压力,即金气之下降也。天空的金气,至秋始显,故秋时大气凉降而属金气。造化之气,东升西降,降气旺于西方,故西方属金气。
一日之酉时,亦属金气,酉时金气凉降之力独大也。
冬气、春气亦同……
注意看:“一年”和“一日”。从文中我们得知,一年是有春、夏、秋、冬四季的;一天中也是同样有春夏秋冬四季的。也就是说一年中,有寒和热不同的气候;同样一天中,也有寒热不同的气温。假如说一天之中的四季,称为“小四季”,一年的四季,称为“中四季”,那么,会不会还有个几十年为一季的“大四季”?
学过圆运动的人都知道,大自然的一切都是以“圆”为运动轨迹的。地球本身有自转,然后有围着太阳系的公转。那么太阳系以外的银河系,又何尝不是圆运动?
也就是说,一定存在以几十年为一季的“大四季”,因为这个大四季,而有几十年上百年一变的气候。
这样一来,我们再去看古代医家,他们各处于不同的时代,自然有不同的气候特点。所谓六气五行,必有处于春木季的,也有处于夏火季的,同样也有冬水季的。每个不同的大四季,自然影响当时年代的人们,自然这些年代的人,体质必然不同。而这些医家针对当时的人体和自然气候,而写出符合当时年代的中医理论就不难理解了!
【拜名师 学中医 欢迎添加赖老师微信进行咨询: 18613118060 或搜索jinhuatuoa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