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博士解决治疗与预防甲状腺的好方法

文 / 魏连升摄影摄像记者
2017-09-11 23:52

源:映象网生活频道

近年来,随着生存环境和人们饮食习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甲状腺病发病率持续上升。那复杂的病情不仅让患者痛苦不堪,更让很多医院也束手无策,患者常常四处求医,难觅好医良药,有人在痛苦中离去,有人在病痛中挣扎,有人在求医路上彷徨迷蒙……到底有没有值得我们信赖的甲状腺名医?甲状腺病到底有没有治愈的方法?经卫生行业朋友推荐,我们终于我们找到了一位擅长治疗甲状腺的好中医-----李宏中医博士。

中医博士解决治疗与预防甲状腺的好方法

李宏中医博士近照

一提起李宏中医,患者对他赞不绝口,他的患者遍及全国,尤其在陕甘宁西北地区,那更拥有众多忠实粉丝,在病人中享有极高声誉。了解后才知道,他家传的“宏晟堂”医馆,在他的努力下又成立了西安宏晟堂中医药研究院,多年来用行动践行着“用疗效赢得口碑,用口碑铸造品牌”的宗旨。一个好的医生,必须医德好,还要医术好,这一点我们从患者对他的赞扬中,从他获得的荣誉中,从社会各界对他的肯定嘉奖中都深深体会到了。李宏中医不仅医德好医术好,而且长期“献爱心,送健康”为贫苦百姓义诊治病,还举办“健康大讲堂”公益讲座,为很多企事业单位做健康宣讲,弘扬中医文化,传播健康知识,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他获得“中华中医疑难病名医”,“中国基层特色医疗名医”,“国医网健康专家顾问”“陕西省养生协会健康专家讲师团专家讲师”等诸多荣誉。尤其获得全国“2015年度十佳好医生”的荣誉, 2016年获得了陕西省“健康传播公益奉献奖”真可谓是名至实归 。

看他获得的荣誉之多,那真是几句话说不完。有人说他是“病人心中的好医,百姓心中的好人,朋友的良师益友”,还有人说他“正直做人,良心行医”的典范。他救治了很多癌症患者,抑郁症失眠患者,康复了很多胃病患者,月经失调不孕不育患者,但真正让我佩服的,促使我写他的,还是因为他在甲状腺病治疗上的独树一帜。

中医博士解决治疗与预防甲状腺的好方法

李宏中医博士在为患者诊疗

一个长期临床的医生,谁还不能治好几个病人。那胃病,失眠,月经失调,我觉得都是常见病,哪个医生都能治的。而甲状腺病不要说谁都能治,很多医生压根都不太懂。甲亢西医上用他巴唑类药物,一用几年,就是指标降的快,一停药又反弹了,而且副作用很大,对于突眼等简直没有办法。用核素放射治疗吧,看似简单,一不小心弄成了一辈子甲减,而甲减病西医上又是终身激素替代治疗。还有那自身免疫的桥本甲状腺炎,顽固的甲状腺结节腺瘤,手术割了成甲减,不割又担心恶变。甲状腺病让多少医生望而却步,一筹莫展;甲状腺病让多少患者失去健康,失去幸福。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正是甲状腺的疑难,促使李宏中医用自己对中医的热忱和对疑难病的钻研精神,整整20年研治甲状腺病。放弃了很多的热闹活动,放弃了很多的商业机会,放弃了很多的休闲娱乐。多少个夜晚,别人在莺歌燕舞,他在查资料,研古籍;多少个节假日,别人在游山玩水,他在学习。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么多年,他治好的甲状腺患者,多的连他自己也记不清了,常常走在大街上会遇到曾经的病人向他问好致谢!我们看看他的学术成果便能一叶知秋。2006年《桥本甲状腺炎的中医药治疗心得》获中国特色医疗优秀论文,2012年《中医药治疗甲状腺病经验探讨》获中华中医药学会优秀论文奖,发表《中医药治疗甲亢甲减经验探析》等论文多篇。理论的精华来自临床实践的总结,而掌握了独到的理论又进一步提升了临床治疗的效果。他就这样学习,实践,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终于在甲状腺病治疗上技高一筹。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作为医生治好常见病不足为奇,只有能治好疑难病才显真高手。让西医无能为力的甲亢突眼在他这里治好了,要终身服用激素的甲减在这里治好了,大医院说只能手术切除的甲状腺瘤他用中药治好了,甲状腺病引起的不孕,脱发,便秘在这里治好了。咸阳的患者张教授赞叹:“不用手术刀,甲瘤也能消,中医真伟大,李宏德艺高”;北京的张女士因甲减而不孕,在李宏中医调理下康复并喜得贵子;宁夏的李女士结节性甲亢多年在这里治愈,常常问候李医生;西安的薛女士甲状腺瘤十年前找李医生治愈,多年来寻找恩人演绎着医患和谐的真情故事;在李宏中医的治疗下,东北的谷女士甲减康复,千里送锦旗,情深暖人心......太多太多的感人故事,太多的传奇与经典,弘扬着中医,传播着健康,钻研着疑难,救治着病患。

中医博士解决治疗与预防甲状腺的好方法

李宏中医博士(左一)送医下乡

了解李宏中医,一篇文章难尽其详。他是一本厚厚的中医文化藏书,让你读不完厚重和品味;他是一个健康的智库,似乎存储了用不完的健康知识;他是一个仁心仁术的好中医,悬壶济世救治着患者的疾苦;他是一个健康使者,天天传播着健康,弘扬着中医!看过去,我知道他为何会令患者如此尊重和喜爱,看未来,我坚信他一定会成为一个中医大家!

关注:魏连升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