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全净通冬季养生秘诀(收藏家关注)
万事万物都在随着季节变化而调整,冬天,本来绿油油的植物凋零枯萎了,这并非死去了,而是暂避寒冷,收缩能量,藏到地下去了,等到来年再重新出来。
季节变化是大自然的发展变化规律,非人力可干扰,咱们能做的就是了解这种规律,然后调整来适应此种变化,才不至于受其害。那么,冬天有怎样的规律?咱们要怎么做才能更好的保养身体呢?
春、夏、秋不忙碌,那冬天可能要饿肚子了,彼此环环相扣,冬天显得更加重要,因为冬天对应的是肾,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肾主藏,冬天没藏好,那春天就生发无力,人就容易得病。
《黄帝内经》里面的提到:“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泻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萎厥,奉生者少。”
冬天的三个月,是万物生机闭藏的季节,一派萧条凋零的景象,动物都蛰伏冬眠不动,植物叶子掉光,将生机藏于大地之中。水面结冰,大地冻裂,所以人也不要扰动自身的阳气。
要早睡晚起,等到天亮了再起床;情志要有所隐藏;避寒就暖(不光指居住之地,还包括饮食穿着保暖);不宜大量出汗以致阳气外泄。这是顺应冬气、养护人体闭藏机能的法则,违背此法则,会伤到肾气,等到春天会出现四肢怕冷等病症,说到底还是冬天没有藏好阳气和能量,导致春天往外生发的时候,体内空空的啥都没有,因为能量气血提前给消耗完了!
冬季养生核心:内藏收敛、保暖避寒、节欲护阳、养肾藏精。
核心在于一个“藏”字,从思想到行为,都要善于藏起来,不要往外泄。春夏是往外发泄的季节,秋冬是逐渐内藏的季节,这是天地的平衡之道,春夏干的事,秋冬要收敛点了;春夏是放电,秋冬则是充电,不能一年四季都放电!
所以冬季养生其根本就是养肾阳!
从立冬开始,体内阳气衰微、温度反复无常,此时是人体抵抗力最低的时节。如果这个时间段经常拔罐,便可初升阳气、扶正固本,从而调动人体潜能,激发正气,祛除病邪,让我们精力十足,元气满满。
立冬后开始拔罐养生,对于素体阳虚、四肢冰冷、畏寒怕风、夜尿频频、宫寒、肾阳不足的人群,以及免疫功能低下等导致的不适也有较好的效果。
1、拔罐养肾阳
拔罐养肾阳是以腰部梅花罐为主,以命门为中心进行留罐,留罐时间10——15分钟即可。
命门被称为人的“生命之本”,是人长寿的至宝。命门下通于两肾,上通于心肺,中通于肝脾,上贯于脑部,外连经络。肾为人体的“先天之本”,肾阳就是我们所说的命门之火,是生命之火,明代名医张景岳将“命门之火”比喻为天上的太阳,喻意有了它人才能健康生长,反之,则会疾病丛生、寿命不长。可以说,人体的衰老过程就是一个自身阳气衰退的过程,也就是命门之火在衰退的结果。命门之火是人体生命的根本和维持生命的重要因素,它自下而上与后天之本的脾胃之气相连接,由此而生生不息。
2、 艾灸
艾灸首选神阙穴。
神阙穴即肚脐,又名脐中,是人体任脉上的要穴。它位于命门穴平行对应的肚脐中。艾灸此穴有使真气充盈、精神饱满、体力充沛、腰肌强壮、面色红润、耳聪目明、轻身延年等作用。
以现代医学的观点看,“脐”只是初生儿脐带脱落后遗留下的一个瘢痕组织;但中医认为,脐中是一个具有调病作用的重要穴位,名叫“神阙”。
此穴被认为是经络之总枢,经气之汇海,能司管人体诸经百脉。当人体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生疾病,通过刺激或施药于神阙穴,便有调整阴阳平衡、气血和畅的功能,收到祛邪调病之功效。老年人阳气不足、真元虚惫者尤宜之。
3、减少出汗
汗液是阳外泄的一个途径,包括各种出汗的行为,蒸桑拿,过热的水洗澡,剧烈运动,穿过暖的衣服捂出汗,空调温度过高,暖气太热都导致出汗,这就不妥了。如果环境温度高,要少穿衣服,还有就是泡脚时也不宜出太多的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