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寒浓领春来
文 | 段俊红
图 | 网络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传统节日。从冬至起就开始进入了数九寒天,阴极而阳始至,正如诗中所叙:
黄钟应律好风催,阴伏阳升淑气回。
葵影便移长至日,梅花先趁小寒开。
八神表日占和岁,六管飞葭动细灰。
已有岸旁迎腊柳,参差又欲领春来。
——冬至(宋·朱淑真)
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所以古人称冬至为“小年”。
我国古代将冬至分为三候
一候蚯蚓结
土中的蚯蚓蜷缩着身体,弯弯曲曲,如同打结了一般。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
二候麋角解
麋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麋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
三候水泉动
深埋于地底之水泉,由于阳气引发,开始流动。
冬季闭藏, 万物休整, 神藏于内, 是健康“储蓄”的最好季节。人在这时要顺应“冬藏”的养生之道, 做到多“储蓄”、少“透支”。该如何保养呢?
一 、按摩养生
按摩指的是用手在人身上推、按、捏、揉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人体免疫力。我们可以按摩脚心——涌泉穴,用左手拇指或掌根,对涌泉穴进行摩擦按揉,直至脚心发红发热,可缓解疲劳促进血液循环,强腰固肾。
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冬至以后气血运行不畅的或者肾阳虚的朋友耳朵比较容易生冻疮。这个时候经常按摩耳朵,有助于肾脏的保健和气血的顺畅。
按摩方法:拉耳垂、提耳尖和摩耳廓。
拉耳垂:用两手的拇指、食指同时按摩耳垂,先将耳垂揉捏、搓热,然后向下拉耳垂15~20次,发热发烫为度。
提耳尖:用双手捏住双耳上部耳轮,适量提拉耳尖,提拉的时候大拇指和食指顺便对耳尖进行按摩,以微微发热为度。
摩耳轮:拇指位于耳轮内侧,其余四指位于耳轮外侧,揉搓2~5分钟,再往上提揪,以耳部感到发热为止。
二、艾灸养生
冬至及冬至以后,最适合艾灸以驱寒补阳。老人艾灸关元、气海、命门、足三里等穴位,可以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女性在冬至节气艾灸三阴交、足三里等可以治疗月经不调、痛经等。易感冒的人可以艾灸大椎、外关等穴位起到增强抵抗力的作用。
灸 “神阙”穴。方法:将艾灸的一端点燃对准肚脐正中,间隔一定距离进行熏烤,使局部有温热为度。艾灸时间为冬至及前后四天,每天一次,每次10-15分钟。
三、食疗养生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应季的萝卜具有很好的行气功能。
冬至时节,有些地方有吃赤豆粥的习惯,常吃此粥能增加热量和营养;有些朋友面色枯黄,口唇苍白,头晕眼花,大都属于血虚,可在临床医师的指导下,选服阿胶、龙眼肉、当归等养血药。
有的朋友经常感到四肢无力、精神疲乏、讲话声音低微,大多属于气虚,可在临床医师的指导下选服党参、太子参、五味子、黄芪等药物。
在冬至养生中我们首先要注意的是多穿衣、避寒邪,特别是要注意足部的保暖。冬至后,天气寒冷、阳气伏藏,为顺应这一变化,此时养生当注重于“藏”,早睡晚起,勿过度操劳。
最后,祝愿大家度过一个温暖、健康的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