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不是人人都适宜:灸对了保健治病,灸错了病上加病

文 / 范大夫的研养小馆
2021-01-13 00:09

中医艾灸以温通经脉、调和气血、协调阴阳、扶正祛邪等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以及养生保健的功效。当代社会,艾灸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选择的保健方式,各种保健养生机构开展艾灸养生服务,似乎艾灸是万能的,无论是谁都可以受益于艾灸。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

当然不是!

艾灸,作为中医常用的外治疗法,应基于中医理论进行辩证选择,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进行艾灸。

首先,我们从艾灸作用原理开始分析。了解艾灸作用的原理之后,便不难理解和分析什么人群或在什么状态下适合或者不适合选择艾灸进行保健和治疗了。

艾灸的作用原理主要可以从局部温热刺激、药理作用、经络调节等方面进行理解:

(一)温热刺激:艾灸在穴位皮肤产生温热刺激作用,使局部皮肤充血,并且艾灸可以产生接近红外辐射的穿透能力,在艾灸时可以增强局部的血液循环与淋巴循环,使局部的皮肤组织代谢能力加强,促进炎症、粘连、渗出物、血肿等病理产物消散吸收,对心血管、呼吸、消化、神经等系统进行良性调节作用。

(二)药理作用:艾灸主要原料艾的功效,在清代吴仪洛《本草从新》中说:“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亡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止诸血,温中开郁,调经安胎,……以之艾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由此可见,艾的药理作用在艾灸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现代研究已经证实:艾绒燃烧过程中,不论其艾绒燃烧产生的灰烬,还是燃烧释放出来的烟气,都含有大量的挥发性化学成分,有些成分已经证实有比较强的抗自由基活性[1]。在热力的作用下,透过穴位皮肤渗透进体内而起作用。


(三)经络调节:穴位位于经络,经络不是一个简单的体表循环路线,而是内联五脏六腑,外联四肢百骸,如图所示手太阴肺经的循行:“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所以刺激经络不只是对体表起作用,还有调节脏腑功能的功能。同时,艾灸穴位,药物易于透皮吸收,产生较高的血药浓度,引起经络效应产生对疾病的治疗作用以及保健作用。


综上所述,艾灸起作用离不开“温热”这个因素,基于此,便不难得出判断是否适合艾灸额的原则:

(1)平时气虚、阳虚、容易怕冷的人群,温热”性质有利于体质保健以及相关疾病治疗,则适合选择艾灸进行养生保健。

(2)平时比较怕热,或者病情属于实热、阴虚内热的人群,温热”性质不利于治疗,甚至可能加重病情,则此时不适合进行艾灸。

(3)孕妇、小儿等特殊人群,也不太适合艾灸。因为艾灸可以激发人体精气气血,可能会引起流产、小产的风险。

4)三伏天治疗咳嗽、醉酒等特殊状态亦不适于艾灸。其他还包括季节、穴位等因素的艾灸禁忌,会有专门的文章再进行介绍。

举个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