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说:阳者生之本!冬天尤其要补阳,做好这几点是关键
这些天,全国很多地方都雪花纷飞,你那里下雪了吗?

很多人说要把今年的遗憾埋在雪里,让明年长出新的期待。
其实,养生也是同样的道理,在冬天顺时养生,明年才能少病少痛呢。
我们都知道这些成语,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不仅描述了自然的更替变化,也是老祖宗养生智慧的结晶。

为什么一到冬季养生就要注意“藏”呢?
因为冬季万物收敛,人的身体也是,开始逐渐出现阴盛阳衰的状态,这个时候特别容易受到寒邪的侵袭,所以中医认为,此时养生,补阳、藏阳尤为重要。
PART 01对于那些体内阳气不足和久寒侵体的人,要想过个温暖的冬天,就一定要好好顺时养生。

许多女孩子会有这种感受,尤其是宝妈们,身体一年比一年怕冷,四肢一年比一年冰凉,而且整个人在冬天特别容易精神萎靡,说不出身体哪里不对劲,但就是疲软无力,这就是典型的阳气不足的表现。
因为女性本身属阴,而且在生育过程中损耗了气血,需要调养身体来改变这些状况。

而艾灸调养法,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它可以借助燃烧的艾绒药力通过穴位经络传导至病灶区,借助其温热刺激及药物作用,温通气血、温阳补气、温经散寒等。
所以,在冬季好好艾灸,补充阳气,可以为来年的好身体打下基础哦!

冬季艾灸补阳,一定要艾灸这五大穴位,大椎穴、命门穴、神阙穴、足三里穴、涌泉穴,能让你精神抖擞人乐观,还能手脚暖和胃口开。
● 大椎穴

(大椎穴)
大椎穴属于督脉,有通督行气,贯通督脉上下的作用,而且身体的十二条阳经与督脉相交于大椎穴,所以,大椎堪称阳中之阳,是阳脉的总开关。
大椎穴不通的人,阳气就升不上来,那体内的寒凉之气就会很严重,所以调理寒凉性的疾病,艾灸大椎是首选穴位。
● 命门穴

(命门穴)
命门,又名督脉之穴,位于背后第二腰椎棘突之下与脐相对。
命,人之根本也;门,出入的门户也。命门之火就是人体阳气。
本穴因其位处腰背的正中部位,内连脊骨,故艾灸命门穴可强肾固本,温肾壮阳,强腰膝固肾气。
● 神阙穴

(神阙穴)
神阙在脐窝正中,该穴位于人体的腹中部,脐中央。
神阙穴是我们元气的灌输口,经常灸会让我们元气满满,而且灸神阙还能调理胃肠疾病,妇科疾病,生殖系统和泌尿系统的疾病,阳虚体质的人可以多灸灸神阙哦。
● 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于足部膝眼下三寸,胫骨旁一寸。
足部被人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而且往往寒从脚起,阳气不足时常表现为脚部怕冷,艾灸足三里可以改善足部怕冷的症状;
另一方面,足三里是阳明经的合穴,是人体经气深入合于脏腑的部位,所以艾灸足三里,是养生保健,保暖护阳的要穴。
● 涌泉穴

涌泉穴在在人体足底穴位,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⅓处,《黄帝内经》中记载“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 。
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所以,涌泉穴在人体养生、防病、保健等各个方面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冬季补阳选取以上五大穴位艾灸,每个穴位用温和灸的方式灸30-40分钟。
同时要多提醒的是,艾灸的时候多喝温水,不要受风受寒,艾灸完4小时后才能洗澡哦,而且灸完可以适当揉按下被灸的穴位,让热力保持更持久。

长期艾灸,你会发现,自己的抗寒能力增加了,而且肤色也会得到改善。
把艾灸法当成养生的常态,在家里和家人艾灸,既能交流心得增进感情,还能一起变得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