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公孙穴的位置图和功效作用
公孙为经穴名(GōngsūnSP4)。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代号SP4。属足太阴脾经。公孙是足太阴脾经的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冲脉。公孙为黄帝的姓氏,黄帝以土德王天下,此穴为脾(土)经络穴,故名公孙。
公孙穴的位置和取穴方法
标准定位:公孙在足内侧缘,当第1跖骨基底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取穴时采取正坐垂足或仰卧位,足大趾内侧后方,距太白l寸处取穴;或沿太白向后推至一凹陷,即为本穴。
公孙穴的功效:
公孙穴是足太阴脾经络穴,联络足阳明胃经,主要作用是调理脾胃,为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主穴之一,对于脾胃虚弱引起的饮食不化、腹胀、泄泻、水肿等均可治之。
公孙穴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冲脉,合于胃心胸部位,冲脉起于胞中,至胸中而散,足太阴脾经又上注于心,故可治疗脾胃、心胸部位的疾病。有通于冲脉,有理气宽胸、降痰除烦作用。
公孙穴的主治疾病:
公孙穴主治胃痛,胃痉挛,胃脘痛,急性胃肠炎,慢性胃肠炎,胃溃疡,消化不良,呕吐,呃逆,噎膈,臌胀,饮食不化,肠鸣,肠痉挛,腹胀,腹痛,痢疾,泄泻,心烦失眠,水肿,发狂妄言,嗜卧,脚气,黄疸,眩晕,妇人血晕,胎衣不下,癫痫,疟疾,胁痛,疝气,脱肛,神经性呕吐,胸膜炎,肋间神经痛,肠风下血,胸闷,心痛,失眠,心烦,发狂,痛经,月经不调,带下,足痛,足肿,霍乱,肝炎,腹水,胃癌,子宫内膜炎,心肌炎,足跟痛等。
公孙穴的穴位配伍:
公孙穴配中脘穴、内关穴治胃酸过多、胃痛。
公孙穴配内关治疗胃、心、胸病证是其所长。
公孙穴配解溪穴、中脘穴、足三里穴,有健脾化食,和中消积的作用,主治饮食停滞,胃脘疼痛。
公孙穴配束骨穴、八风穴,有通经活络的作用,主治足趾麻痛。
公孙穴配中脘穴、足三里穴、内关穴,治胃脘疼痛。
公孙穴的艾灸方法:
可以采用艾炷灸,每次3~5壮;或艾条温和灸10-1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