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后,不想生病,谨记“四怕”,做好5件事,一年少生病

文 / 逯芸声大话谈
2019-07-26 06:22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

2019年初伏10天,中伏20天,末伏10天,从7月12-8月20。

入伏后,气温高、湿毒大、白昼时间长,是一年中雨季集中,全年最热的阶段。

三伏天,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所以,要扶助阳气,避免损伤阳气。否则,会使免疫力下降,容易诱发各种疾病。

入伏后,不想生病,谨记“四怕”,做好5件事,一年少生病!

“四怕”:

1,怕凉

天气炎热,很多人都会吹空调、吃冷饮,但这样可能会损伤脾胃,引发食欲不振、没食欲等表现。

夏季是出汗散寒最好的时候,如果过度贪凉爽,可能会将寒气“锁”在体内,引发体寒。

其中,脚底有很多重要的神经、穴位,对外界刺激更为敏感。

当脚部受凉,会使身体免疫力下降,随之而来,会引发多种疾病。

2,怕湿


伏天里,气温高、闷热,容易挟湿。从五行学说上讲,长夏对应脾,而脾怕湿,所以,伏天里,一定要凡事。

有句话讲“千寒易除,一湿难去”。避免体内湿气过重,洗澡、洗头后,不要带着湿发入睡,否则,很容易导致湿气侵入。

同时,在晚上睡觉、穿着等方面,尽量不要漏肚子、漏后背,以防风寒邪气侵入体内。

3,怕盗汗

正常来说,伏天出汗,利于清除体内寒气,尤其是阳虚体寒的人更应适量出汗。

但如果某人出现盗汗,也就是寐中汗出,醒后自止,可能不是好事。

从中医角度讲,盗汗在于气机不畅、阴阳不合,尤其是阴虚火旺的情况下,容易盗汗。

“汗为心之液”,汗由精气所化,不可过泄。所以,一旦出现盗汗的情况,最好通过中国医调理一下。

4,怕油腻


夏季炎热,人们的食欲都比较差,会使消化功能下降,如果这时,吃过多油腻食物,会给胃肠道造成负担。

尤其是过咸或过于辛辣的食物,会消耗人体内的水分,加之,出汗多,容易导致人体缺水。

做好5件事:

第1件:吃“苦”

每到三伏天,很多人都会出现食欲不振的表现,甚至会发生中暑,被称为“苦夏”。

三伏天的饮食,以开胃为主,适量吃些苦味食物,如苦瓜、苦菜等。

苦菜,是解暑开胃之佳肴,对肠炎、痢疾等有一定防治作用。

苦瓜,是夏季降火之“良药”,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有助于清脂、排毒。


第2件:祛湿

三伏天,天气闷热潮湿,人们容易被湿气侵蚀,促使体内湿气加重。

将薏仁、赤小豆、芡实几种利于排湿的食物搭配在一起,泡水喝。


薏仁和赤小豆是常见的祛湿搭配方,有很好的健脾祛湿作用。

薏仁,健脾益胃、祛风胜湿。赤小豆,其性下行,久服则将令太多,津液渗泄,有健脾利湿之功效。芡实,归脾经,具有健脾祛湿、调理脾胃的作用。

第3件:穿衣


夏季人们爱出汗,最好穿棉质衣服,吸汗能力强,能迅速带走体内的热量。

衣服不要穿得太紧,宽松的衣服容易让汗液快速离开体表。

最好选择浅色衣服,如白色、浅黄、浅蓝等,不易吸热。

同时,出汗后,要及时更好衣服,尽量不要用身体将汗水寝食的衣服“烘干”,一方面会损伤阳气,导致湿气侵入体内,另一方面,会滋生更多细菌,引发皮肤病。

第4件:洗澡


夏季,最好是洗温水澡,避免用凉水洗澡直接降温。

主要是伏天气温高,人体毛孔处于张开状态,代谢比较快,直接冲凉水澡,容易导致皮肤表面温度骤降,毛孔关闭,血管骤缩,体内热气无法散出,容易生内火。

所以,洗温水澡,水温在35~37℃为最佳,这个温度与皮肤相近,适合消暑散热。

第5件:艾灸

在夏季大家都会用艾灸养生,其实很多人并不知道具体穴位,如果灸错了反而达不到养生的目的,首先要选对穴位,一般看舌象以确定具体穴位,如果舌尖红说明心火旺,此时艾灸少海穴以及曲泽穴,以去除心火,另外膀胱经以及肾经的火穴却需要补起来,让心肾相交,这样才能达到养生的目的,而不是盲目的艾灸穴位,如果灸错了,反而心火更旺,脾气更大,穴位找到了,还要选对艾条才行,一般选用原产地江苏灌南的白绒艾条,这个产地很重要,有些人说什么李时珍的故乡的艾条,其实那是忽悠人的,真正的最好的艾采摘中国东部的艾叶制作出来的艾条,那里地理位置处于中国东方,东部属木,木生火,这是八卦阴阳五行的基本原理,木才能生火,木主生发,加上端午时节采摘,属于春夏相交时节,这是的艾叶中的阳气最为旺盛,此时的艾叶叶子背面就会有白绒出现,而网上宣传的所谓的湖北河南等地的这些处于中国中部的采摘艾叶,是远远不可能实现的,之所以说好,是因为有些利益的驱动,才会夸大其词,聪明的你自然会知道,在中国中部地区,八卦五行属于中土,五行中从来没有说过土生火的说法,只有火生土,所以中部采摘的艾叶制出的艾条怎么样的好是站不住脚的,也是误导大家,综上所述,大家应该清楚什么样的艾条才是对自己最好的,也是最能帮助你养生的艾条。对了,黄帝内经的起源于易经,易经里就有八卦五行之说。在黄帝内经里根本没有提及艾的地域区别,那是后人的利益驱动,才会有如此的说法,至于好与不好,大家会很清楚的。

第6件:运动

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夏季人们能量消耗大,运动方面,最好选择一些有氧运动,避免过度出汗,引起身体不适。

游泳,是夏季最好的一项运动之一。

在水里,能降低身体表皮的温度,游泳时,人体能保持体温恒定,不容易出现中暑的情况。

提醒,气温高、阳光足的中午或下午阶段,不适合户外运动,易被晒伤,也会增加中暑、脱水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