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排寒毒防湿邪,不要让自己“带病”进入夏天

文 / 医事
2019-04-20 16:26

「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谷雨

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从谷雨起,气温升高降水多,在如此一个欣欣向荣、阳气生发的时季,养生正当道。掌握春令之气升发舒畅的特点,给身体做个“大扫除”,为夏季的到来、一年的健康打下基础。

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中医认为,春生、夏长,谷雨前后是万物生发的最后一个阶段,肝气在此时节生发到顶。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谷雨节气前后,各地气温回升,降雨增多,空气湿气大,天气变化莫测。

谷雨节气灸

健脾疏肝,祛湿排毒,提高免疫

1、健脾祛湿排毒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的功能健旺,则我们的正气强盛,身体自然健康。因此张仲景有“四季脾旺不受邪”之说。

立春以后“是肝旺而脾弱,脾土被肝木所困!“谷雨过后,肝脏气伏,心气逐渐旺盛(初夏属心),脾土也进入旺盛时期(长夏属脾),顺应自然,这时要调旺脾气最好!

再加上谷雨后,一直到整个夏天雨水增多,是湿气很重的时候,湿邪容易损伤人体的阳气,特别是损伤脾胃之阳气!同时,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人体内的湿气不易排出,如果身体内热和湿气结合在一起,就会形成湿热

容易引起神经痛症,还会诱发老年人关节疼痛、腰背疼痛,或者哮喘发作等,儿童则表现扁桃体肿痛、支气管炎,咳嗽等症。

2、疏肝养肝

肝气生发越来越旺,在谷雨达到顶点。那么这时很多人会出现:眩晕、耳鸣、三叉神经痛、牙痛、眼睛充血、眼球黄、两肋神经痛......按照中医“春养”的观点,要抓紧时机调理肝血。

3、通经活络,提高免疫

艾灸可通经活络、祛湿逐寒,能更好的使气血通畅、郁滞疏散,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身体素质,使体内阳气提升,提高免疫力。

艾灸健脾

脾虚要艾灸的穴位有:中脘,神阙,足三里,三阴交,脾俞,太白。

1. 中脘

《经穴选解》中说:“中脘穴在胃之中,当胃小弯处”。所以它基本可以用治一切脾胃病症。不光如此,它还是腑会,所以对六腑的疾病都有一定的疗效。取穴时取仰卧位,按压多有酸胀感。

艾灸中脘和胃健脾,降逆利水。慢慢地食欲都会变好很多哦~

2. 神阙

神阙,就是肚脐。又名脐中,是任脉上的要穴。神,指先天或父母,阙,指牌坊,连起来就是先天的印记。

3. 足三里

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当胫骨前肌上。取穴时,由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是人体的保健要穴。

4. 三阴交

健脾补血、活血化瘀。

5. 脾俞穴

利湿升清、健脾和胃、益气壮阳。

6. 太白穴

属脾经上的原穴,也是补脾大穴。

在心肝脾肺肾这五脏中,脾号称“后天之本”,脾胃之气受伤,各种疾病也就由此而生。

难怪自古以来,中医有“四季脾旺不受邪”说法。如果一年四季,都能够保持脾脏健康,那么就可避免所有的外邪,可以很好地保持健康与美丽!

艾灸祛湿

1、脾俞

2、中脘

3、天枢

4、足三里

5、阴陵泉

6、解溪

艾灸时间:腰腹部每穴15-30分钟,腿部每穴15-20分钟,一个礼拜内休息1-3天。

谷雨食补

益肝补肾、健脾祛湿

春季肝旺脾弱,应当食用一些益肝补肾的食物,以顺应阴阳的变化,为盛夏的健康打下基础。

此季节养生最重要的是健脾祛湿,在日常生活中,多吃一些祛湿利水的食物即可。包括赤豆、黑豆、薏仁、山药、冬瓜、藕、海带、鲫鱼、豆芽等,比如在早晨煮稀饭的时候,可加一些薏仁、赤豆等。

同时,要少食酸性和辛辣刺激的食物。可饮用绿豆汤、赤豆汤、酸梅汤以及绿茶,防止体内积热。不宜进食羊肉、狗肉、麻辣火锅以及辣椒、花椒、胡椒等大辛大热之品,以防邪热化火,诱发疮痈疖肿等疾病。

谷雨起居

适当增减衣物

谷雨时节气温虽然开始转暖,但早晚仍较凉,早出晚归者要注意增减衣服,预防感冒。此时阳气渐长,阴气渐消,要早睡早起,不要过度出汗,以调养脏气。

谷雨情志

保持开朗

进入雨季,阴雨绵绵的天气会让人觉得抑郁,很容易出现情绪低落,严重的话还会诱发抑郁症。所以,这段时间应保持心情舒畅,切忌遇事忧愁焦虑,甚至动肝火,注意劳逸结合,尽量减少外部的精神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