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穴位加一起,什么咳嗽都是小事了!

文 / 金兰中医学社
2018-07-15 09:20

咳嗽,是许多慢性疾病都会出现的症状,尤其是在秋冬季节。小到伤风会咳嗽,大到肺部疾病也会咳嗽。咳嗽是人体呼吸系统的一个常见症状,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措施,它可以帮助清除呼吸道的分泌物和异物,但是如果是长期的、频繁而剧烈的咳嗽,就属于病理状态了。

这些穴位加一起,什么咳嗽都是小事了!

有的人咳嗽之后就会立马想到要去吃药,但是如果长期使用药物止咳,很容易产生耐受性。人体的经气循行于体,经络上的各种穴位可以治疗各种对应的疾病,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不同咳嗽的止咳良穴。

中医将咳嗽分为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外感咳嗽的病程比较短,起病较急,或者还兼杂了其他表证。而内伤咳嗽起病缓慢,病程较长,还可以兼杂其他脏腑功能失调的症状。外感咳嗽多为伤风、感冒之类。内伤咳嗽类似于秋冬常发的慢性疾病引发的咳嗽。

这些穴位加一起,什么咳嗽都是小事了!

治疗外感咳嗽主要是要疏风解表、宣肺止咳。多用到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上的穴位。主要用到肺俞、列缺、合谷。肺俞穴,是肺气所注的地方,位于肺脏附近,可以调理肺的气机,用泻法可以宣肺、补法可以补肺,无论是外感还是内伤,只要是肺的病证都可以用到它。列缺穴是肺的络穴,有散风祛邪、宣肺解表的功效。合谷是大肠经的原穴,与列缺配在一起可以有宣肺解表、止咳的功效。

如果是外感风寒的咳嗽还可以配上风门穴,外感风热的咳嗽可以配上大椎穴、风池穴。如果有咽喉痛,还可以在少商穴上点刺放血。

对于内伤咳嗽的治疗,主要是要肃肺理气,止咳化痰。用到肺俞、中府、太渊、三阴交。中府穴是肺经的募穴,和肺俞配合使用,太渊是肺经的原穴,三个穴位一起可以宣肃肺气,止咳化痰。而三阴交穴是肝脾肾三条经脉交会的穴位,可以疏肝健脾。

这些穴位加一起,什么咳嗽都是小事了!

如果内伤咳嗽痰多还可以加上阴陵泉、丰隆穴;咽喉干痒可以配上太溪穴;咯血配孔最穴;盗汗加上阴郄穴;气短乏力配加上足三里、气海穴。

中医里将咳嗽是由于肺失宣肃,肺气上逆,以发出咳声或者咳吐痰液为主症的病证,分为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但是具体辨别疾病的时候又要再辨别外感的什么病邪、内伤的哪个脏腑。针灸对于发作期的咳嗽有很好的缓解作用,对疾病的初发时期也可以调动自身的正气抗击邪气,但是如果迁延太久,还是要选择药物的配合治疗。

(本文由“金兰中医学社”独家出品,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荷西,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