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养生|调气血、祛风湿按压曲池穴,腹痛吐泻不用愁

文 / 91健康助手
2018-01-31 09:59

穴位养生|调气血、祛风湿按压曲池穴,腹痛吐泻不用愁

一、曲池穴命名

曲,屈曲、隐秘、不太察觉的意思;池,指水的围合之处、汇合之所。此穴为手阳明之合,脉气流注此穴时,似水注入池中;又取穴时,屈曲其肘,横纹头有凹陷,形似浅池,故名

穴位养生|调气血、祛风湿按压曲池穴,腹痛吐泻不用愁

二、功效

由于饮食不慎,风寒感冒,或者其他原因,出现腹疼如绞、上吐下泻等症状。按摩曲池穴,就能够有助于症状缓解。《甲乙经》云:“伤寒余热不尽。胸中满,耳前痛,齿痛,目赤痛,颈肿,寒热,渴饮辄汗出,不饮则皮干热。目不明,腕急,身热,惊狂, 躄痿痹重,瘈疭,癫疾吐舌,曲池主之。”

清热解表,散风止痒,消肿止痛,调和气血,疏经通络

1、此穴为手阳明大肠经穴,大肠经与肺经相表里,肺主皮毛。

2、此穴位于肘部,乃经气运行之大关,能通上达下,通里达表,即可清在外之风热,又能泻在内之火邪,是表里双清之要穴,具有疏散风热,解表散邪之功,善解全身风热表邪,主治外感热病、风热上扰的头痛、咽喉肿痛,风热犯肺的咳嗽、气喘;

3、此穴不但疏散表热,还可清解里热,具有清泻热毒、通经止痛之功,治疗阳明积热所致的头痛、齿痛、目痛等五官疾患;

4、此穴为手阳明大肠经合穴,五行属性属土,“合治内腑”,故可清泻阳明,清利湿热,调理大肠气血,调节大肠功能,治疗湿、热、气、血壅滞大肠,肠腑传导失职的腹胀、腹痛、吐泻、痢疾、便秘、肠痈及阳明郁热的乳痈等;

5、大肠经与肺经相表里,故此穴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祛风、消肿止痛之功,可泻除热毒郁遏肌表的各种皮肤疾患;

6、此穴属土,还具有清热化痰的作用,加之可以解表热、泻内火,用于治疗痰火扰心或热扰神明的胸中烦满、善惊、癫狂等神志病,甚至热极生风的抽搐,以及风阳上扰、气血上冲的头痛头晕;

7、此穴位于肘部,具有通经络,调气血、祛风湿、利关节、止痹痛之功,用于治疗上肢痿痹、瘫痪诸疾。

三、主治病证

肠炎、腹部绞痛、流行性感冒、扁桃体炎、皮肤瘙痒、结膜炎、眼睑炎、荨麻疹、高血压,齿槽出血、甲状腺肿、上肢瘫痪。

四、部位

属手大肠经脉的穴道,屈肘成直角,在肘弯横纹尽头筋骨间凹陷处。

穴位养生|调气血、祛风湿按压曲池穴,腹痛吐泻不用愁

五、按摩保健

用一手轻握另一手肘下,弯曲大拇指以指腹垂直掐按穴位。每次按压,先左手后右手,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掐按1~3分钟,使酸胀感向下扩散,有预防高血压的作用;每天早晚用拇指指腹垂直按压曲池,每次1~3分钟,可改善上肢瘫麻、哮喘等症。

六、配伍穴位

高血压 |配伍穴位:人迎穴、大椎穴、太冲穴、曲池穴

疾病概述:高血压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或舒张压增高(≥140/90mmHg),常伴有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先休息至少5分钟,再测血压,2次以上非同日测得的血压值≥140/90mmHg可以诊断为高血压。

按摩顺序与技法:遵循如下按摩法则:揉人迎穴、按大椎穴、推太冲穴、按曲池穴。揉人迎穴力度要尽量做到轻,时间在1分钟左右;按大椎穴至少要按20次以上;推太冲穴可自由掌握时间和力度。

七、其他病症配伍穴位

流行性感冒 | 配伍穴位:迎香穴、少商穴、曲池穴

荨麻疹 | 配伍穴位:章门穴、足三里穴、曲池穴

上肢痿痹|配伍穴位:肩髃穴、外关穴

便秘| 配伍穴位:中脘穴、足三里穴、内庭穴

肠痈| 配伍穴位:阑尾穴、足三里穴、上巨虚穴

呕吐,肝气犯胃| 配伍穴位:肩髃穴、中脘穴、足三里穴

痰厥头痛| 配伍穴位:丰隆穴、风池穴

颈肿| 配伍穴位:合谷穴。

91健康助手,不止于健康

欢迎关注《91健康助手》

内容仅供学习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详细咨询专业的医疗机构。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别忘了点赞分享给您身边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