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寐针灸处方分享(三):滋阴敛阳方,养阴安神方
欢迎阅读,收藏并转发,文末有福利,不能错过!
滋阴敛阳方《针灸集成》
【处方】解溪、涌泉
解溪穴
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别名草鞋带。属足阳明胃经。经(火)穴。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中,当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布有腓浅神经,腓深神经和胫前动、静脉。主治头痛,眩晕,目赤,腹胀,便秘,癫狂,头面浮肿,下肢痿痹,脚腕无力等。直刺0.3-0.5寸。艾条灸5-10分钟。
涌泉
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别名地冲。属足少阴肾经。井(木)穴。在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与后三分交点上。布有第二趾底总神经,深层为足底弓。主治昏厥,头顶痛,眩晕,喉痹,衄血,舌平,失音,小儿惊风,癫痫,足心热,五趾尽痛,及休克,中暑,神经衰弱,高血压,精神分裂症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功用】滋阴敛阳,清心除烦
【主治】阴虚阳盛之心烦不寐
【操作】穴位常规消毒后,解溪直刺0. 5~1寸,得气后行提插捻转泻法;涌泉灸21壮。留针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方义】解溪为足阳明之经穴,善治神志病,如头晕、失眠、癫狂等。涌泉为足少阴经井穴,“井主心下满”,亦善治神志之痰。解溪在足阳明经中属“火”,涌泉在足少阴经中属“木”,二穴配伍滋阴敛阳,可除心烦之不寐。
养阴安神方《针灸集成》
【处方】阴交、譩譆
阴交穴
隶属任脉。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寸。绕脐冷痛,腹满水肿,泄泻,疝气,阴痒,小便不利,奔豚,血崩,带下,产后恶露不止,小儿陷囟,腰膝拘挛。在腹白线上,深部为小肠;有腹壁浅动脉、静脉分支,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第十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譩譆
又作噫嘻。出《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别名五胠俞。属足太阳膀胱经。令病人发譩譆之声,此穴位局部能动应手指,故名譩譆。位于背部,当第6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譩譆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菱形肌、第六肋间隙。有肋间动、静脉后支。分布着第五、六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皮肤由第五、六、七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重叠分布。譩譆穴有宣肺解表、和胃降逆之功。治大热、汗不出、劳损、不得卧、温疟久不愈及胸腹闷胀、肩背胁肋痛、鼻黄等症。斜刺0.3~0.5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功用】养阴血,安神志
【主治】阴血虚型失眠
【操作】穴位常规消毒后,阴交穴直刺1一1. 5寸,譩譆斜刺0. 5^}0. 8寸,诸穴得气后,行提插捻转补法。留针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方义】阴交为任脉经穴,善养精血,宁神志,与三阴交有共同之处,亦为阴经之交会穴。譩譆为膀胱经穴,善调神志之病,与阴交伍用共奏养阴血、安神志之功。
欢迎关注中医骨科笔记公众号~:
请关注后点击楼下传送门,那里有你想要的所有的内容:
传送门:
中医骨科笔记总目录<=====这个是可以点击的福利
友情提示:文中引用医案、方剂素材来源于“中医智库”APP,希望获得更多名家医案,方解,请进入各大应用商店,搜索“中医智库”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