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篇:穴位处方治法收集汇总
一、十二原穴
五脏及膏肓的十二个原穴。即肺之原太渊,左右各一;心之原大陵,左右各一;脾之原太白,左右各一;肾之原太溪,左右各一;肝之原太冲,左右各一;膏之原鸠尾;肓之原气海。十二原穴主治五脏六腑的疾病。出《灵枢·九针十二原》。
二、下合穴
六腑在下肢足三阳经的合穴,称为“下合穴”,又称“六腑下合穴”。下合穴共有6个,其中胃、胆、膀胱的下合穴位于本经,大肠、小肠的下合穴同位于胃经,三焦的下合穴位于膀胱经。从“合治内腑”的治疗原则出发,按疾病所属内腑的不同,而取其相应的下合穴治疗。如胃病取三里,大肠病取上巨虚等。
小肠:下巨虚;大肠:上巨虚;三焦:委阳;膀胱:委中;胃:足三里;胆:阳陵泉。
三、八会穴
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的精气分别所会聚之处的八个腧穴。八会穴首载于《难经》,它与其所属的八种脏器组织的生理功能有着密切关系,
并与经穴中的某些特定穴有重复。如章门为脏之会穴,因五脏皆禀于脾,为脾之募穴;中脘为腑之会穴,因六腑皆禀于胃,为胃之募穴,膻中为气之会穴,因其为宗气之所聚,为心包之募穴等。
在临床方面凡与此八者有关的病证,均可选用八会穴治疗。如脏病取章门,腑病取中脘,各种出血病证取血会膈俞。另外,八会穴还能治疗某些热病。
八会穴:脏会章门、腑会中脘、气会膻中、血会膈俞、筋会阳陵泉、脉会太渊、骨会大杼、髓会绝骨(又名悬钟)。
四、八脉交会穴
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脉经气相通的八个腧穴。均分布在肘膝以下。因这八个穴是金元时代窦汉卿常用的有效穴位,故又称窦氏八穴。结合天干、地支、九宫、八卦等应用,称为飞腾八法和灵龟八法,是一种按时取穴治疗疾病的方法。
由于奇经与正经的经气通过八穴相会通,所以此八穴既能治奇经病,又能治正经病。如公孙通冲脉(冲脉为十二经之海、血海,通治血病,治疗妇科病效著),故公孙既能治足太阴脾经的病,又能治冲脉的病。
在临床上常采取上下相应的配穴法。如公孙配内关治心、胸和胃部疾患;后溪配申脉治目内眦、颈项、耳、肩膊、小肠、膀胱部疾患;临泣配外关治目外眦、耳后、颊、颈、肩、缺盆、胸膈部疾患;列缺配照海治咽喉、胸膈部疾患。
五、四总穴歌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六、手足十二针(合谷曲池三里阳陵内关三阴交)
主治:①半身不遂②高血压③瘫痪④痹症
七、十全大补方
组方:合谷、曲池、内关、足三里、阳陵泉、中脘、太冲、三阴交、章门、关元
主治:心脾两虚、脾肾两虚、肝肾两虚、神经衰弱、久病体弱。
八、胃家病验方
主穴:中脘、足三里
组方:上脘、中脘、下脘、气海、天枢、内关、足三里
范围:胃痛、腹痛、食滞、腹泻、便秘。
九、四大系统调节主穴
血液循环系统:内关
消化系统:承浆、足三里、中脘
神经系统:风池、率谷
免疫系统:大椎、足三里、合谷
十、常用配穴
手颤:少海
五指不伸:中渚
指痛:少商
臂痹:肩髃
吐血:尺泽
流涎:地仓
男蛊女孕:涌泉
鬼邪妖癫:神门、人中、间使
冷风湿痹:环跳、阳陵泉
头面病:曲池、合谷
鼻渊:合谷、太冲
泄泻:足三里、内庭、申脉、中脘
五痫(如五畜叫):劳宫、涌泉
心肾不交:神门、太溪
心力衰竭:内关、膻中
注:自《杂病穴法歌》《灵光赋》《长桑君天星秘诀歌》《常见病信息穴一针疗法》。
十一、常见病一针疗法
退热穴:曲池
胸闷穴:膻中
调心穴:内关
急救穴:人中
神衰穴:脐中
精神病穴:百会
癔瘫穴:涌泉
面瘫穴:下关
偏瘫穴:率谷
脑缺血穴:风池
前头痛穴:中脘
偏头痛穴:太冲
后头痛穴:至阴
失眠穴:大陵
失眠2穴:风池
胃痛穴:中脘
止泻穴:申脉
肾痛(结石)穴:精灵
利尿穴:三阴交
落枕穴:悬钟
腕痛穴:太溪
肘痛穴:阴陵泉
腰肌扭伤穴:后溪
髋痛穴:合谷
肋痛穴:阳陵泉
膝痛穴:曲池
踝痛穴:合谷
足跟痛穴:大陵
手麻穴:后溪
催乳穴:涌泉
上牙痛穴:下关
下牙痛穴:合谷
鼻炎穴:下关
眩晕穴:百会
耳聋穴:听宫
耳鸣穴:听会
十二、千金十一穴歌
三里内庭穴,肚腹中妙诀。
曲池与合谷,头面病可彻。
腰背痛相连,委中昆仑穴。
胸项如有痛,后溪并列缺。
环跳与阳陵,膝前兼腋胁。
可补即留久,当泻即疏泄。
三百六十名,十一千金穴。
十三、回阳九针歌
哑门劳宫三阴交,涌泉太溪中脘接,
环跳三里合谷并,此是回阳九针穴。
十四、禁针穴歌
脑户囱会及神庭,玉枕络却到承灵,
颅息角孙承泣穴,神道灵台膻中明。
水分神阙会阴上,横骨气冲针莫行,
箕门承筋手五里,三阳络穴到青灵。
孕妇不宜针合谷,三阴交内亦通论,
石门针灸应须忌,女子终身孕不成。
外有云门并鸠尾,缺盆主客深晕生,
肩井深时亦晕倒,急补三里人还平。
刺中五脏胆皆死,冲阳血出投幽冥,
海泉颧髎乳头上,脊间中髓伛偻形。
手鱼腹陷阴股内,膝髌筋会及肾经,
腋股之下各三寸,目眶关节皆通评。
病在上,取肺大肠经;病在中,取脾胃经;病在下,取肝肾。
宁失其穴,不失其经,离穴不离经。
经脉所过,主治所及。
按压穴位处胀痛感比非穴位处明显。
痛风,属中医学“痹证”范畴。
多数患者处于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只有约 5%~12% 的患者最终会痛风发作。因此大部分患者终生无明显症状,发作时主要表现为急性关节炎、痛风石、慢性关节炎、肾脏病变症状等。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是痛风最常见的首发症状。表现为第一跖趾、踝、膝等单个关节红、肿、热、痛。可伴有头痛、发热等全身症状。
[病因]:现代医学认为,由嘌呤代谢障碍所致。中医学则认为,多因风、寒、湿、热之邪(且以风热邪为主)杂至,合而为痹所致。
[症状]:突然某关节发生剧烈疼痛,尤以第1跖趾关节显著,疼痛常发生在夜间,特别是黎明前。常伴有寒战、发热、局部关节肿胀、发红,触之剧烈疼痛。
[疗法]
配穴方一 足三里、曲泽、腰阳关、肾俞阿是穴(痛风结石)。
方法:用刺血加拔罐法。穴位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在上述穴位处,依次点刺出血,刺血后拔火罐,出血少时可多扎几下,出血量可稍多一些,以中等和大量出血疗效较好。每7~10日1次。已控制病情后,应间隔1~2个月再刺,治疗2次以巩固疗效。
可同时口服别嘌醇片,急性期每次1片,每日2次。缓解期可每日1片,或隔日1片。对于慢性关节损害者可服用小活络丸(浓缩),每次4~8粒,每日2次。
主治:痛风。
附记:治疗22例,临床治愈18例(有4例因饮酒和进食海鲜后复发,再经刺血治疗能控制发作),4例形成慢性关节炎,经2~4次刺血获显效。
配穴方二 曲池(双)、阳池(单)、阳溪(双)、太冲(双)、丘墟(双)、商丘(双)、太溪(单)、阳陵泉(双)、血海(单)。
方法:用刺血加拔罐法。每次选用2~3穴交替使用。先拍打穴位使局部充血,消毒后左手拇、示指按压穴位两旁,使皮肤绷紧,用右手拇、示、中指握高压消毒的小号三棱针,呈持笔状,露出针尖,用腕力迅速、平稳、准确地点刺穴位,深度视穴部深浅而定,随即退出,左手指同时放松。然后拔火罐,出血量以3~10毫升为度。每周放血1次,急性发作期每周2次,3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周。
主治:痛风性关节炎。
附记:治疗23例,痊愈10例,显效8例,好转5例。
配穴方二 选用病变同侧井穴。下肢取大敦、足窍阴、至阴、隐白、厉兑穴。上肢取少商、商阳、少冲、少泽、中冲穴。风
方法:用刺血加拔罐法。每次选用2穴,交替使用。穴位常规消毒后,在针刺部位上下推按,使瘀血积聚,右手持三棱针对准穴位迅速刺人0.1~0.2厘米。出针后挤出3~5滴血,或刺血后拔火罐。出血量一般为2~10 毫升,留罐10分钟。急性期每周3次,缓解期每周2次,2周为1个疗程。
主治:痛风性关节炎。
腧穴发展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十四经穴362个,奇穴400个,想要记住人体的每一个穴位,就得拥有超强的记忆力。其实,针灸穴位虽多,但临床上用得最的还是十二经脉、任督二脉及奇经八脉上的一些常用穴位。
给大家整理了几首针灸穴位歌诀,每天只要花几分钟背一背,不出一个星期就能轻松记住特定穴位!
五腧穴歌
(五腧穴指十二经脉肘、膝关节以下的井、荥、输、经、合五个特定穴位,简称五腧)
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连;
商阳二三间合谷,阳溪曲池大肠牵。
厉兑内庭陷谷胃,冲阳解溪三里连;
隐白大都足太阴,太白商丘并阴陵。
少冲少府属于心,神门灵道少海寻;
少泽前谷后溪腕,阳谷小海小肠经。
至阴通谷束京骨,昆仑委中膀胱焉;
涌泉然谷与太溪,复溜阴谷肾经传。
中冲劳宫心包络,大陵间使曲泽连;
关冲液门中渚焦,阳池支沟天井言。
窍阴侠溪临泣胆,丘墟阳辅阳陵泉;
大敦行间太冲看,中封曲泉属于肝。
十二原穴歌
(原穴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
肺渊包陵心神门,大肠合谷焦阳池;
小肠之原腕骨穴,足之三阴三原太。
胃原冲阳胆丘墟,膀胱之原京骨寻。
十五络穴歌
(十五络脉从经脉分出处各有1个腧穴,称之为络穴又称“十五络穴”)
列缺偏历肺大肠,通里支正心小肠;
心包内关三焦外,公孙丰隆脾胃详。
胆络光明肝蠡沟,大钟络肾膀飞扬。
脾之大络名大包,任络尾翳督长强。
十六郄穴歌
(郄,是间隙的意思,经脉之气深聚之处的穴位称郄穴)
郗义即孔隙,本属气血集。
肺向孔最取,大肠温溜别;
胃经是梁丘,脾属地机穴。
心则取阴郗,小肠养老列;
膀胱金门守,肾向水泉施。
心包郄门刺,三焦会宗持;
胆郗在外丘,肝经中都是。
阳跷跗阳走,阴跷交信期;
阳维阳交穴,阴维筑宾知。
十二募穴歌
(募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胸腹部的腧穴)
天枢大肠肺中府,关元小肠巨阙心;
中极膀胱京门肾,胆日月肝期门寻。
脾募章门胃中脘,气化三焦石门针;
心包募穴何处取?胸中膻中觅浅深。
十二背俞穴歌
(五脏六腑之气输注于背部的腧穴)
胸三肺俞厥阴四,心五肝九十胆俞;
十一脾俞十二胃,十三三焦十四肾。
十六大肠小十七,膀胱俞与十九平。
八脉交会穴
(是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脉气相通的八个穴位)
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
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
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
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
下合穴歌
(六腑之气下合于下肢足三阳经的腧穴)
胃经下合三里乡,上下巨虚大小肠。
膀胱当合委中穴,三焦下合属委阳。
胆经之合阳陵泉,腑病用之效必彰。
四总穴歌
( 四总穴指足三里、委中、列缺、合谷四个穴位)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
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心胸取内关,小腹三阴谋;
酸痛阿是穴,急救刺水沟。
八会穴歌
(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的精气分别所会聚之处的八个腧穴)
腑会中脘脏章门,髓会绝骨筋阳陵;
血会膈腧骨大杼,脉太渊气膻中寻。
八脉八穴治症歌
公孙(足太阴脾经)
九种心疼延闷,结胸番胃难停,
酒食积聚胃肠鸣,水食气疾膈病。
脐痛腹痛胁胀,肠风疟疾心疼,
胎衣不下血迷心,泄泻公孙立应。
内关(手厥阴心包经)
中满心胸痞胀,肠鸣泄泻脱肛,
食难下膈酒来伤,积块坚横胁抢。
妇女胁疼心痛,结胸里急难当,
伤寒不解结胸膛,疟疾内关独当。
后溪(手太阳小肠经)
手足拘挛战掉,中风不语痫癫,
头疼眼肿泪涟涟,腿膝背腰痛遍。
项强伤寒不解,牙齿腮肿喉咽,
手麻足麻破伤牵,盗汗后溪先砭。
申脉(足太阳膀胱经)
腰背屈强腿肿,恶风自汗头疼,
雷头赤目痛眉棱,手足麻挛臂冷。
吹乳耳聋鼻衄,痫癫肢节烦憎,
遍身肿满汗头淋,申脉先针有应。
临泣(足少阳胆经)
手足中风不举,痛麻发热拘挛,
头风痛肿项腮连,眼肿赤疼头旋。
齿痛耳聋咽肿,浮风瘙痒筋牵,
腿疼胁胀肋肢偏,临泣针时有验。
外关(手少阳三焦经)
肢节肿疼膝冷,四肢不遂头风,
背胯内外骨筋攻,头项眉棱皆痛。
手足热麻盗汗,破伤眼肿睛红,
伤寒自汗表烘烘,独会外关为重。
列缺(手太阴肺经)
痔疟变肿泄痢,唾红溺血咳痰,
牙疼喉肿小便难,心胸腹疼噎咽。
产后发强不语,腰痛血疾脐寒,
死胎不下膈中寒,列缺乳痈多散。
照海(足少阴肾经)
喉塞小便淋涩,膀胱气痛肠鸣,
食黄酒积腹脐并,呕泻胃番便紧。
难产昏迷积块,肠风下血常频,
膈中快气气核侵,照海有功必定。
针灸,看他人扎针好似轻松就能得手,话说要自己真正从头学针灸,感觉还是挺难的,先不说人体那些穴位都要明了于心,光是针刺手法,就有不少学问要掌握。但是针灸的效果,的确是不可估量的,比如用针灸来补泻,就是其中的功效之一,但针刺补泻的手法要怎么才能掌握到呢?且看正文吧!
针刺补泻的前提是得气,得气的前提是取穴准确。除了井穴外的其他腧穴我们都要求针下得气,这种得气不是病人酸麻胀痛,而是医者有针与病人气交感的感觉。另外,在针刺之前一定要认真揣穴。
古人认为经脉行于人体就如河流穿行于山谷之中一样,因此所有的经脉穴位都在骨的边缘或肌肉的边缘凹陷处,骨与肌肉之间的缝隙,或肌肉与肌肉之间的缝隙是经脉的通道,针刺要找到这个缝隙,用细细的针深入这个缝隙,与流行其中的经气交感。如果针扎在了经脉所在的缝隙里,医者的指下会有针被气包裹的感觉,这种感觉在针穿透皮肤后就有,进针过程始终相伴。
经脉的虚实不同,针下的气感也有差异。如果针太深,过了经脉的深度,这种得气的感觉会忽然消失。针太深则邪气反沉,一般不超过《经水第十二》中描述的每条经的深度。如果没有得气的感觉,先看看是不是没有针准穴位,如果确定穴位准确,还是没有得气的感觉,说明病人经气太虚,针刺需要浅刺而久留针。这种得气的感觉医者只要静下心来,都能感觉得到,不是什么玄之又玄的想象。
能够准确地取穴,针刺能得气,我们才能详细谈论针刺补法与泻法的操作。针刺时,尽量注意每一个细节,成功的补泻是针灸取效的关键。针灸的补泻取决于进出针的时间,针刺的深度,针刺过程中针的动静,进出针的速度以及出针是否按压针孔。
针刺补法的要求就是要“静”,只有静才能养住气,使气聚集于针下,如此则可使穴位所在经脉气血充实而达到补则实的效果。
第一步,闭神
选准穴位后要在穴位上用手扪循、切散、推按、弹怒、抓下等,目的是为了闭其神。通过这些手法使将要针刺处表面皮肤不敏感,这样针刺透皮时病人没有痛感,病人的气才不被惊扰,只有气不被惊扰才会安静地聚于针下。因此需要针灸师适当练习一下针刺透皮的手法,针刺透皮要柔和而快速,只有柔和而快速的透皮病人才不会感觉到痛。如果针透皮瞬间病人忽然感觉很疼,则说明透皮失败,病人的气会因疼痛而散乱,此时须将针留于表皮,待几个呼吸后病人气平静下来再将针深入。
第二步,透皮
针刺透皮一定要选对时机,要在病人呼气快要结束时快速透皮。这时只是针尖穿过皮肤,不可一下针刺过深,突然快速地深入很容易惊扰到气。所以这一步的关键是选准时机轻轻透皮。
第三步,徐内
在病人呼气的时候,缓缓将针推入,注意只是将针推入不可捻转。如果皮肤过紧阻碍针的推入可轻轻捻转,不可幅度过大。推入过程不可过快,一个呼气到不了穴位的深度也不要着急,等下一个呼气过程继续推入,这个过程一定要徐徐完成,不能过快而惊扰了气。
第四步,久留
针尖到达穴位深度后不可松手,持针勿置,手一刻都不能离开针柄。因为在针刺过程中,皮肉被针下压出现的凹陷会产生回弹力,松手后皮肤回弹会将针弹离穴位,所以一定要用手抵住针,使针既不继续深入又不被弹出。如此不入不出,像蚊虻叮住皮肤一样安定在那里,手一定不能颤抖,针就这样安静地待在那里,不多加一点点力,也不减少一点点力,哪怕是一根头发的力也不可增减。如此静静地数病人的呼吸,因每一经的留针呼吸数不同,就这样等待着病人完成一定的呼吸数,等待着气慢慢聚于针下而壮大。
第五步,疾出
留针满需要的呼吸数后,待病人吸气的时候,迅速将针拔出。出针速度要像绷紧的琴弦忽然断开一样快,出针的瞬间快速用干棉球按住针孔,目的是使针下积聚充足的气安住于经脉之中,不被带出。
总之,针刺补法的整个过程只有手巧而心审谛者方能完成。整个过程的最佳状态是病人感觉到你在针灸,却不知道什么时候针刺进去,也不知道针多深,敏感的病人会产生徐而和的针感,这种针感会很舒服地传向远方。整个过程,静是关键,医生心要静,针刺过程要静,病人的心要静,病人的气也要静,越是安静效果越好。
泻法的操作过程就是要“动”,不是胡乱动而是有节奏有规律地动,这样会使壅滞的气动起来。
1
第一步,透皮
泻法不需要闭神,透皮可以让病人感觉微痛,只是微痛。我们要使气动起来而不可使气惊乱,待病人刚开始吸气的时候快速将针透皮,透皮亦不可过深。
2
第二步,疾内
透皮后稍静一下,待病人吸气的时候,轻快地将针推入到穴位所在的深度。这个深入的过程要在一个吸气内完成,既不可过快而惊着气,又不可过缓而使气滞于针下。
3
第三步,转针
针刺入到穴位后,需要待病人吸气的时候转动针柄,待呼气的时候松手。转针的时候不能左右来回转,这样气虽被搅动但搅动得不明显。针应往一个方向转动,其结果必然是滞针,这样在吸气的时候向一个方向滞针,呼气的时候松手针会轻轻往反方向回转一点儿,再吸气的时候再滞针。向一个方向转的力量不可过大,以病人感觉针下酸胀且能忍受为度。
4
第四步,徐出
捻转到需要的呼吸数后,待病人呼气的时候向回转动针柄,同时摇动针柄以使滞住的针松解,捻转摇晃的同时慢慢将针拔出,待呼气结束的同时针从体内拔出。出针之后,针孔如果出血只要用干棉球拭去便可,不可按压穴位。整个过程使气有条理地动是关键,既不可动得不及使气滞,又不可动得过剧而脱气。
针刺补泻的注意事项:
1.病人的呼吸过程一定要自然。要等到病人自然地呼气或吸气而进针或出针,不能要求病人为了配合针刺而刻意地呼气或吸气。因为在自然呼吸时全身的气与呼吸同步开合,针刺是根据全身气的开合而选择进针或出针的。
2.针刺过程医生一定要“属意病者”。医生不能东张西望,要正身并用严肃的目光注视病人的眼睛,病人的目光被医生盯住后便会感觉不很自在,自然收住自己的目光,不会东张西望而是精神内收。如此针刺,医生既可以注视着病人的表情,调整手法的强度和防止病人晕针,又可以使病人神内收而产生好的效果。
如果医生不能收住病人的神,或者病人边针灸边聊天或玩手机等会非常影响针灸的效果。
3.针刺的补法不是增加患者的营养物质,而是像打补丁一样将气聚于针下,使所补的经脉变实,同时也使其他经脉变虚;针刺的泻法也不是抽出人体的营养物质,而是像疏理河道一样,使所泻的经脉气血疏导到其他经脉,如此所泻的经脉变虚,同时也使其他经脉变实。因此不要有喜欢补而厌恶泻的思想,补阴经就是泻阳经,补阳经就是泻阴经。如果病人整体脉象虚弱,此时气血经不起过大的调动,补法要浅刺而久留针,泻法则要轻轻地转动针并适当久留。如果脉象极度虚弱则不宜针刺。“少气者,脉口人迎俱少而不称尺寸也。如是者,则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泻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以甘药,不可饮以至剂。”(《终始第九》)
4.对于很多需要久留针的病人,行补法时先如法进针,留足呼吸数后医者手放下针,留针一段时间后可以将针提到表层,再缓缓深入,再留一会儿,如此反复操作几次再如法出针。行泻法时先如法进针、转针后,医者手放下针,留针一段时间后再转针,如此反复操作几次后再如法出针。
5.针刺补泻的每一个细节都很重要,需要熟练地操作不要有任何遗漏。很多人会问:针刺补泻,拔针按针孔使气不得出为补,摇大针孔并不按压针孔使气得出为泻,这个细节是不是古人的臆想?其实补法出针后赶紧按压针孔,如此则针孔周围的汗毛孔短时间处于相对关闭的状态,汗孔闭塞则内里经脉更容易充实;反之泻法出针摇大针孔,如此则使针孔周围汗毛孔短时间处于相对疏泄状态,汗孔开泄则内里的经脉更容易变虚。针刺的每一个细节都需要重视,不能以现代人的眼光来评价古人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