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在核磁里搞针灸,探秘医患关系

文 / 神经现实
2020-11-02 09:11

文献:Ellingsen, D. M., Isenburg, K., Jung, C., Lee, J., Gerber, J., Mawla, I., ... & Kirsch, I. (2020). Dynamic brain-to-brain concordance and behavioral mirroring as a mechanism of the patient-clinician interaction. Science Advances, 6(43), eabc1304.

DOI: https://doi.org/10.1126/sciadv.abc1304

导读作者:肖博文

良好的医患关系将极大地助益临床治疗,但这背后的神经科学又是什么呢?近日,一项发表在《科学进展》上的文章设计了巧妙的双被试实验,用面部表情分析和对功能成像的成对分析(dyad-based analysis)探索针灸师与患者之间的交互,并了解其对疗效的影响。在“有临床交流”(clinical-interaction)条件下,患者和针灸师在双双进入核磁前会先进行临床问诊,而无交流(no-interaction)条件下则没有这一环节。随后,在核磁共振仪中,二人会通过实时视频来沟通。实验的流程如下:

- Ellingsen et al.,Sci. Adv. -

首先,他们会得到提示,告知患者是否会得到治疗。而后,患者腿部的刺激将会引发定量的疼痛。如果提示显示有治疗,则针灸师将可通过远程电子针灸仪来帮助患者缓解疼痛。随后,二人均将提供疼痛与情绪的评分,其中针灸师的疼痛将代表替代性疼痛(vicarious pain)。功能成像伴随始终,进行同时观察两个大脑的“超扫描(hyperscanning)”。

面部表情分析显示,二者表情的镜像程度(mirroring)越高,患者的疼痛就越低,通过量表测量的治疗合伙性(therapeutic alliance)也越高。针对患者的全脑功能成像显示,在疼痛方面,对比有治疗和无治疗的时段,腹外侧前额叶(ventr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vlPFC)、颞顶交界区(temporoparietal junction,TPJ)、背外侧前额叶(dorsolateral PFC)、内侧前额叶等区域均在治疗时有更多活动,而镇痛效果与右侧vlPFC、楔前叶(precuneus)、视觉皮层和部分顶叶有关。通过比较针灸师和患者在提示期间的脑活动,研究人员确定了三个二者活动较为接近的区域:左侧的vlPFC、双侧的TPJ和左侧的前岛叶(anterior insula)——这三个区域同社交镜像相关环路(social mirroring circuits)的重合度很大。其中,每对医患的右侧TPJ活动的一致性(concordance)与镇痛效果最为相关,而TPJ与心智理论(theory of mind)中的许多过程都有紧密的联系。研究人员认为,他们的研究在开创医患关系的神经科学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