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药配穴:主穴+特定穴+辨证取穴+配穴,针灸补泻治疗新法

文 / 张机书友会
2019-03-24 12:01
因药配穴:主穴+特定穴+辨证取穴+配穴,针灸补泻治疗新法

针灸处方虽有别于药方,但都是在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制定的。药方的严谨有效、主次分明,应该是针灸处方努力的方向。

“因药配穴”,是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首先通过四诊八纲,明确证型,确立方药,然后根据穴位的特性,借鉴中药组方里的君、臣、佐、使,形成主穴+特定穴+辨证取穴+配穴的处方原则,进行针灸补泻治疗。

1.因药配穴的思想渊源

明代著名医家吴崑在《针方六集》卷二的“八法针方”、卷四的“揆八法”中,对八穴八法的用法与方药进行类比,来阐发其作用功效。指出针刺带脉、足少阳胆经、阳维脉和手少阳三焦经的病证,宜刺足临泣、外关二穴,经气通行后,使表里皆和,营卫流畅,相当于大柴胡、小柴胡、通圣、温胆诸方的功效。近代著名针灸学家承淡安更加倡导针药一理说,认为“针灸与汤药,法虽不同,而理实一贯”,旨在说明“针药二途,理无二致”的机制。针灸之法,能通调经脉、调和气血,从而达到治疗目的。而伤寒各证,均可用针或灸取代药剂治疗,其见效明显。

2.因药配穴的特点

某穴用补法相当于某味中药的功效,用泻法又相当于某味中药的功效,某穴与某穴配伍,用补法或泻法有协同作用,类似某个中药汤方的功效。即针刺治疗与用药一样,只要证型相同,便可以穴代药,以针代方,辨证取穴,组穴代方。这样更符合祖国医学辨证的特色。

方药和针灸在治则层面上具有相同的作用地位。我们可以依据中医理论来理解单味中药、方剂的作用,如人参大补元气,当归配熟地能补益精血,左金丸泻火疏肝、和胃止痛。同样我们也可以从中医理论的角度理解单个穴位或穴位处方的功效,有些腧穴,只要施术者得法,可直接替代中药作用,如关元穴为强壮要穴,可起人参的补益元气之功;中脘穴祛痰理气降逆,可替代干姜治虚寒呕吐;孔最穴可替代白及治疗肺经咳血、咯血。又如针刺泻太冲可平肝热、泻丘墟能清胆火、泻阴陵泉有利湿的作用,三穴配伍神似“龙胆泻肝汤”之效,治疗由肝经湿热下注所引起的病证。临床常用的水沟、内关可醒神开窍苏厥,阴都、复溜滋阴清热止汗,至阴矫正胎位,足三里保健灸。其对人体的作用机制虽然与药物不同,但从临床来说,所起的治疗作用却无本质上的区别。

3.腧穴与中药的对应性

药性也就是中药的性能。中药的性能主要表现为四气(寒、热、温、凉)、五味(辛、甘、酸、苦、咸)、升降浮沉、归经、毒性和中药的功能等,穴性可表现为升降浮沉、寒热、针感、经络归属、不良反应、功能、动态性、疲劳性、良性双向调节性等方面。中药与腧穴在归经所属、升降及四气之性等方面有紧密联系。

(1)归经所属,穴药统一

针灸腧穴与中药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各自归属不同的经脉,诸如太渊和白果均归肺经、太白与白术均归脾经、丰隆和半夏均归胃经、神门和酸枣仁均归心经、太冲与柴胡均归肝经、太溪和熟地黄均归肾经,这就奠定了针灸腧穴与相关中药之间可以统一的基础。

如手太阴肺经合穴尺泽从中医角度来说,其作用特点与中药桃仁的功用较为相似,具有理肺、行气、活血、止痛等作用;列缺为手太阴肺经之络穴,具有良好的止咳平喘作用,与中药麻黄功用较为相近;三阴交为人体非常重要的保健要穴,特别针对女性更具养生价值,与中药山茱萸的作用基本相同,三经同补,以健脾、补肾、养肝作用见长,确属于人体的保健大穴之一;阴陵泉为足太阴脾经之合穴,也是人体重要的养生穴位之一,与中药山药的功用基本相同,具有健脾和胃、补肾化湿、补虚强身的良好作用,善治脾虚泄泻、水肿、月经不调及带下、阳萎等病;天枢为足阳明胃经重要穴位之一,此穴善治腹胀肠鸣、绕脐痛、便秘、泄泻、痢疾、月经不调等病症,与中药玉竹的功能非常相似,均有补脾养阴、润肠通便之作用;足三里是人体之保健大穴,也是一个万能穴,位于人体小腿前外侧,在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处,具有益气健脾、扶正达邪作用,与人参、党参、西洋参、太子参等功能相似,可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各科疾病之中,疗效显著。

(2)升降之性,腧穴同具

腧穴也有类似于中药的升降浮沉之性。《灵枢•终始》言:“凡刺之道,气调而止。”《灵枢•刺节真邪》言:“用针之类,在于调气”。针刺作用的部位是腧穴,腧穴应该具有调气的作用。《穴性论•气门》载:“经穴性质,气分为先。少商宣泄肺气,胆俞降泄肝胆……隐白治咳逆而升陷阳……气海膻中专治一切气病……调和卫气有大椎”。不难看出腧穴可以调气,不同的腧穴有不同的调气作用,腧穴升降浮之性见。

(3)四气之性,效如中药

腧穴是人体脏腑气血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与中药相似,在针刺治疗中,也发挥着清热与温寒的作用。《穴性论•寒门》载:“然谷温下助肾火,命门肾俞再同针”“中下焦寒隐白理,灸后壮阳脾亦温”。《穴性论•热门》载:“解溪、厉兑、足三里、中脘、内庭清胃热”“身热烦渴心包热,劳宫、曲泽刺出血”。说明腧穴有清热或温寒的作用。《穴性论》中提到温寒除了针刺穴位外,还可以用灸法来增强温补之力;清热除了用针刺以外,还可以用刺血法凉血泻热来辅助治疗。

4.因药配穴的临床应用

中医学的治病精髓就是辨证施治,辨别一个病证,首先通过四诊八纲,明其证型,然后方可以随证遣方用药。针灸施治与中药相同,其要点在于辨证选穴。

(1)先确立方药,后辨证取穴配方

例如患者,男,最近总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时遗精,舌红少苔,脉细数。证属宋代太医钱乙所著《小儿药证直诀》卷下“地黄丸”方,该方删减医圣张仲景著《金匮要略》中的肾气丸药方当中的附子与桂枝。

处方选穴参考方剂药物的归经功效和五行子母配穴的原则,可选用主穴为太溪,足少阴肾经的输穴、原穴,针补太溪,补肾气、益肾阴、健脑髓。特定穴为肾俞,是肾经经气输注于背部之处。太溪同肾俞又符合“俞原配穴”,两穴均补,增强补肾固本的作用,类似熟地黄的功效。辨证取穴为太白、阴陵泉、三阴交。太白是足太阴脾经的输穴、原穴,五行脾属土,万物土中求,平补平泻太白,健脾益胃,类似茯苓、山药的功效;阴陵泉,足太阴脾经之合穴,五行属水,针泻阴陵泉能泻膀胱水邪而聪耳明目,类似泽泻的功效;三阴交为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经的交会穴,也是血证要穴,平补平泻三阴交,能凉血养阴,类似山茱萸、牡丹皮的功效。太溪、肾俞毫针补法,三阴交、太白平补平泻,阴陵泉毫针泻法,如此配伍施术,共奏六味地黄丸三补三泻之功用,针刺15d后,患者症状减轻,休息5d后,再行针刺10d,病愈。

(2)已知方效,取穴施术

例如患者,女,27岁,偶感风寒,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不渴,苔白,脉浮缓。证属桂枝汤证,当治以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因表虚,腠理不固,卫强营弱。

桂枝汤用法中特别说明了“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絷染微似有汗者益佳”,为了使针刺达到这样的效果,笔者选取风池、风门、大椎、肾俞、委中、悬钟穴,风池、风门穴毫针泻法,以解肌发表,散外感风寒止头痛;大椎穴,手足三阳及督脉之会,点刺放血,以解肌退热;肾俞穴,肾的肾俞穴,肾脏的寒湿水气由此外输足太阳膀胱经,为卫外之护盖,毫针泻法,以解卫强营弱;委中、悬钟,振奋阳气达到“遍身絷絷微似有汗”之效。这样配穴针刺施术使桂枝汤从方药到用法完美达到了仲景之所要,病症自然去除,患者针刺2次痊愈。

临床中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先运用脏腑经络等辨证手段,确立方药,进而再选穴配方,选穴宜精不宜多,以免增加病人的疲劳感和恐惧感而影响治疗效果。

5.小结

“百症俞穴,再三用心”,因药配穴是一个完整的辨证思维过程,临证时应全面考虑各种错综复杂的病因、病机和症状,在重视经络学说的基础上,运用中医的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并参照祖国传统医学的处方用药原则,将方剂的处方运用到针灸的处方当中。对辨证取穴进行发挥,将穴若药效、以针代药引人到腧穴功能中,并结合多种针灸处方选穴配穴方法,针对主症和主因,当用主穴对症对因治疗,犹如君药;次因次症选用特定穴+辨证取穴,犹如臣药;最后,选具有佐助、佐制、反佐、行经和调和等作用的配穴,犹如佐、使药,君臣佐使、泾渭分明。穴位可多可少,可一穴一职、一职一穴,也可一职多穴、一穴多职,依此规律辨证配穴,使药性和穴性融会贯通,灵活运用以期“守数据治,无失俞理”。

“师其法,而不泥其方”继承前人传统针灸处方配穴理论,并在中医方药理论指导下选穴配穴,条理清楚,主次分明、易于掌握、方便好用,创造适合临床需要的新方,推陈出新,丰富和发展针灸处方学理论。

  • 本文摘自《中国针灸》2016年9月第36卷第9期,作者:李洁纯、郭义、李桂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