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博士的中医缘

文 / 时事观察
2018-05-31 18:07

编者按:“珠海市第二届中医药暨黄牡丹藏医药文化宣传周”正在进行中,“中医养生大讲堂”和“中医适宜技术”是本届最具人气的两档活动。连日来,市民不顾炎热和酷暑,前来聆听专家讲座的热情有增不减。这次的中医药养生体验模块,组委会既邀请了学院派教授,也邀请了人气专家,还有邀请了民间名医,正所谓“杏林春暖百花齐放!”在他们中间,突然发现一位80后的中医博士,借此机会满足一下我们大家的好奇心。

本期人物:刘风震博士

人物档案: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博士、北京同仁堂(海滨南)国医馆最年轻的坐堂专家。大学导师追随林昌松教授,专攻风湿病和痛症治疗,学满后又拜师追随“南粤第一针”名医施粤响,入门学习“施一针”针灸非遗技术。

结缘中医

有空去北山参加文化雅集,你可能会遇见刘博士。这里有几个传统文化小圈子,会把有共同喜好之人结缘在一起。刘博士算是常客,有时见到,他正在与中医人交流,有时见到,他正在武友们切磋太极拳。熟悉他的人也未必知道他的太极拳和八极拳也算小有火候哩。

在大学时,因为酷爱传统武术,迷上了太极拳。医武同源,根深蒂固,太极帮他推开了传统文化之门,由此又把他引进了中医药的殿堂。受到兴趣的指使,通过苦学和研修,2009年跨专业考入广州中医药大学并硕博连读中医学。

钻研痹症

在北京同仁堂海滨南国医馆的专家介绍墙上远远就能看到关于刘博士的介绍,虽然履历看上去不够丰富,但他的方向很专:风湿、针灸和痛症治疗。

刘博士在大学的指导老师是林昌松教授,林教授研究治疗风湿病在全国已经是大名鼎鼎。林教授告诉他:岭南湿气很盛,风湿病人往往容易高发。痹症(风湿病)的发生,除了湿邪还有风邪和寒邪。到了冬季,风寒之邪较甚,容易诱发痹症,也会比较容易诱发痹症和或者使得老痹症病人病情加重。能把这一种病看好,就是功德圆满了。

得益于林教授的严格要求和悉心点播,刘博士在风湿病的治疗方面进步飞快。只到现在他在辨证病人是否肝肾不足、风寒湿热,或是邪气侵袭已经是胸有成竹了。

访医游学

“一边看病,一边学习,就是我的状态。都说高手在民间,我的梦想就是拜访这些民间名医拜师求学,或者协助他们整理学术成果,帮助他们推广。”刘博士告诉记者。

难怪自2015年至今,经常前往阳江,原来他拜施粤响先生为师,学习“施一针”针法,还协助施粤响成功将“施一针”针法申请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将“施一针运动针法治疗运动系统疾病”在阳江市申请科技立项。

初次见到刘博士,是在他的家里。没想到屋里摆放了很多针具和卷纸,这让我们大惑不解。

“所有的中医技法都离不开勤学苦练,针灸也是这样,提、插、捻、转是基本功,这些卷纸和报纸都是我平时用来练手针灸法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刘博士的针法日渐精进,口口相传,普陀寺的居士们也闻风赶来邀请他前往寺院为香客助医养生。

我是新中医

记者:在这次文化周与市民互动体验的环节里,你是受邀做客“中医养生大讲堂”最年轻的专家,你怎么看?

刘博士:受邀参加是我荣幸之事,但不代表我的学问和医术就与前辈们相当,我自愧不如。但我想说的是:我是新中医,我也有立志做名医的想法,但这需要一辈子的时间来付诸努力才能实现。

在今天,发扬和传承传统中医文化也需要与时俱进的思维,其实我们“中医粉丝”的年龄结构也正在发生改变。这些80后、90后也正在成为我们的核心观众。

是不是因为我和他们的年纪更加接近,能以他们喜欢的那种方式来传播中医、表达中医。这正是我们这一代“新中医”要面临的研修以外的另一个课题,如果做好了就可以事半功倍。

(撰稿:把烟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