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女童喝冬瓜水消暑,致中毒!民间养娃偏方到底有多野?

文 / 育学园
2021-08-21 00:19

(欢迎前往育学园APP咨询林静璎医生)

有一段时间没和大家聊偏方了,上次谈还是去年12月。

就在前两天,广州日报报道了东莞一位奶奶,给孙女喂了放置4年的冬瓜水,导致4岁女童亚硝酸盐中毒,住进了重症监护室!

然鹅,妄想用冬瓜水治中暑、发烧,这样的偏方,已经不是第一次出问题了!

记得早在2018年,广东中山就发生过同样“亚硝酸盐中毒”的事件,妈妈听信偏方,一家仨娃喝下珍藏3年的冬瓜水,被送进ICU。

不得不感慨,科学育儿的道路,任重而道远啊!

养娃路上,你听说过、相信过、甚至用过哪些偏方呢?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些散布在妈妈群、家庭群、朋友圈的土方法,哪些无害也没用,哪些坑娃又害人。(文末有大招,请自行托好下巴)

01

这些偏方没用,

侮辱性贼强!

有些偏方,光听起来就已经很匪夷所思了,可偏偏还真有人信。

吃猪尾/和鱼亲嘴/喝羊粪煮水

治流口水

在某音上看到一个不到1岁宝宝,抱着猪尾巴认真吮吸。

配文称“听老一辈说,小孩流口水吃猪尾巴,我也给孙子试一试...”

这还不够,偏方还说到水里游的,用鲤鱼亲嘴巴,还只能是鲤鱼。

哦对了,还分地区,另一位园粉留言说,他们那边是鲫鱼亲嘴

鱼大概一生也想不明白,为啥初吻就这么没了

前两种还能忍,第三种“羊粪煮水”是什么鬼?Unbelievable!

但真相是,4个月-2岁之间的宝宝流口水,基本和口欲期、长牙有关,属于正常现象,慢慢就会消失。

家长不需要抑制,只需要准备好口水巾,及时用软布蘸掉口水,预防口水疹就好。

屎壳郎屎煮水

治咳嗽

蟑螂屎煮水?估计蟑螂死都没想到,自己的shi会被人类拿来煮水喝。

但真相是,咳嗽不是病,而是一种人体的自我保护方式

咳嗽可以帮助宝宝清理呼吸道中的粘液、刺激物、异物,让宝宝更好地呼吸。

所以啊,家长不需要视咳嗽为“敌人”,咳嗽更像是身体健康的“哨兵”,本身不需要治疗。

如果宝宝咳嗽,意味着呼吸道需要清理了。积极寻找咳嗽的原因,才能真正解决问题,而不是盲目用土方法抑制症状。

咸菜条、湿布条蘸白糖磨

去马牙

有园粉留言说,家婆给刚出生没几天的宝宝“去马牙”,拿咸菜条、湿布条、白糖在宝宝嘴里磨?

这些没有科学依据的土方法,当心不帮娃反害娃。

新生儿口腔粘膜很娇嫩,粘膜下血管丰富,而全身抵抗力极低,如果用针挑破或用布擦掉“马牙”后,会引起粘膜损伤

很可能使细菌从破损处侵入,引起局部感染、新生儿败血症,甚至化脓性脑膜炎。

况且,马牙就不是病,而是宝宝乳牙胚生长发育的正常生理表现。医学上叫上皮珠,由位于腔道表层的细胞堆积而成。

一般在婴儿在出生后大约4-6周出现,在口腔上腭中线两侧和齿龈边缘出现一些黄白色的小点

不影响婴儿吃奶和乳牙发育,在宝宝出生后的数月内会逐渐脱落。

PS:马牙不是牙,只是长得像牙,且不是所有宝宝都会长马牙。

02

这些偏方打死也别用!

有些偏方不仅不治病,真用起来要人命。

吃活蝌蚪

下火强身健体

下面这张动图,一位家长正在一勺一勺的给孩子喂活蝌蚪,号称这样吃可以强身健体。

然鹅真相是,蝌蚪中含有大量寄生虫,如果吃入体内,极有可能感染裂头蚴。有网友爆料,自己就曾会诊过一位脑囊虫患儿:

想带孩子强身健体,多做运动不香吗?

敷猫毛/用男人的尿液

治烫伤

3岁孩子被开水烫伤,老人把猫剪秃敷猫毛治伤,结果引发感染。

是的,你没有看错,这样离奇的事情,真有人做。

可小猫咪有什么坏心思呢?它只是长了一身毛,谁曾想过被迫“裸奔”。

如果敷猫毛是青铜,那下面这个“用男人的尿杀菌治烧烫伤”的偏方,绝对算是王者了。

天啦撸!让人惊掉下巴的偏方又增加了!

但凡稍微用理智想一想,也能明白尿液里有细菌啊,这种做法很有可能引起伤口感染,加重病情。

那么如何正确应对呢?大家可以点这里查看详情☞【孩子烫伤,奶奶一个动作,全家反对,医生却点赞】

银手镯煮水/珍珠粉泡水

退烧

人民网曾报告过,一个还没满月的男婴,因为家人用银手镯煮水治退烧,导致就医延误而丧命。

多么痛的教训啊!尤其未满月的宝宝发烧,第一时间难道不应该就医吗?

为什么宁愿尝试多种偏方,也不愿相信医生呢?实属令人费解。

此时再次强调一下正确操作▼

无花果叶煮水洗脚

治腹泻

有老人用民间偏方,无花果叶煮水给宝宝洗脚,结果导致化学性皮肤灼伤!

而这类烫伤反应,叫植物光敏性皮炎,在过敏体质人群中尤其易发。

因为无花果叶中含有某种光敏性物质,宝宝用无花果叶煮的水洗过脚后,这些物质附着在宝宝脚上,

当接受了日光照射后,就会和日光产生一系列反应,进而出现红、肿、痛、起疹子、发水疱等皮炎症状

所以,即便别人用了没事的偏方,也请不要随便给自己家娃尝试。

正确处理方法▼

03

说在最后

我们理解,当孩子遭遇各类突发状况时,广为流传的“偏方”仿佛成了家长的救命稻草。

但孩子不是小白鼠,经不起偏方的瞎折腾!

家长希望孩子尽快痊愈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对“偏方”要学会甄别,“过来人”的经验不能作为用药依据。

药物的治疗效果,也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性。

即便看起来症状相同,但别人家孩子的痊愈经验,未必完全适合自己的孩子。

即便是同一种药物,孩子在不同时期使用效果也会有差异

所以,家长最好不要相互介绍用药经验,也不要仅凭经验便草率决定,更不要听信毫无科学依据的“偏方”。

最后,跟大家分享一些匪夷所思、甚至反人性的偏方。开开眼界就行了,但千万别信啊!

多说一句,记得避开饭点,再点开看大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