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真的温和吗?别再掉入经验主义的陷阱了

文 / PSM药盾公益
2021-05-11 00:12

作者:广州市胸科医院向日葵分站 林旭敏

“有病治病,无病养生”是很多依赖中药人的口号,中药也被标榜在各种保健品、美颜减肥。很多人也认为中药是纯天然的产品,不会产生任何的毒副作用,很多人由于医学知识不够,营销团队三言两语就把他们骗入“中药至上”的陷阱,人们不仅没有发现常识的误区,还乖乖为各种营销买单。


中西药的优劣势

现在很多人对于中药的态度两极分化的特别严重,一种是绝对崇拜,一种是绝对否定。其实中药和西药一样,都有其优势以及不可避免的劣势,是需要辩证看待的。

学界有句话叫中医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门经验学。中药的的临床经验经过了数千年的积累和打磨,属于正面积累的经验知识。而西药的应用结果更多是从动物实验的结果,这些数据并不一定是正面的。也就是说从动物身上看出没有问题,并不代表应用在人身上就没有副作用,而且不能证明这种替代应用药物方式偏差到底是多少。

尽管西药研发的后期也会在人身体上实验,但是实验数据的有限性也不可避免的影响结果的准确性。毕竟西药不像中药经过了那么多人身体的应用实践。

但中药在技术方面则处于劣势,这是非常明显的。

西药因为能较快地吸收多学科技术的方法,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1、从药物资源角度来说

西药更加丰富。我们所说的中药主要是天然的植物,但是中药资源丰富不等同于中药丰富。真正的中药资源,即使是常见的中药,目前也处于短缺的状态。将很多天然的植物作为中药略有失实,因为它们既可以作为中药进入药方,也有可能作为西药进行研究。而且我们所知的西药大多数是合成物,中药并不包含人工合成化学物。所以对于药物资源上,西药更具优势。



2、从对人体和疾病的认识角度看

中药的理论更加成熟。中医药学认为人是一个动态平衡,人处于平衡状态时则健康。但由于人总是受到外界影响,而呈现出体内的风寒暑湿燥火,以及情绪喜怒忧思悲恐惊对于身体器官机能的影响,人体的平衡始终处于打破重整的状态。西药虽认识到了人的整体性,但从局部研究生理、病理等指标变化的平均值作为衡量健康与疾病的根据。

所以用一句话总结就是中药针对人体,西药针对人的病。



3、对于药物和食物的角度看

中药学的思想更为先进。中医药学认为凡是进入人身体的物质均会影响身体平衡,所以药食兼用,以药入食、以食为药。
而西医药学将药作为改变人身体部分指标的物质,因其作用突出明显才称为药物,所以认为“药物岂能当饭吃”。


举个例子,生病的时候去看西医,医生说要多吃水果和蔬菜补充维生素等微量元素,但是没说吃什么。那从中药学的角度看,蔬菜水果可不能随便吃。本来是上火、便秘结果吃了很多荔枝、橘子,结果火力更旺了。本来脾胃虚寒,吃了一通西瓜、冬瓜,等凉性食物,结果导致了腹胀腹泻。所以,中药学在药物和食物上的理解是更加先进的。

从治疗效果的精确性和准确性来说,中药和西药各有利弊。中医药学和中药,注重宏观的知识诸如阴阳、中庸等,所以“治根”。西医药学及西药更注重微观,所以“治本”。中药在治疗过程中更具有准确性,将其身体、药物放置在宇宙的大环境中,更多考虑人的身体实际,着重提升人的身体健康,但是中药很少能解决急性的疾病,未达到西药研究的细胞水平、分子水平的程度。

西药在微观的方面更具优势,见效快且精确度高,但是西药具有更多的毒副作用,准确性不高。

比如在感冒的时候,服用西药。它的主要成分是氨酚烷胺,服用过后症状明显减轻,但是有明显的嗜睡、头晕、乏力、恶心症状的出现。而主要是中药成分的感冒药则不需要担心,服药之后嗜睡、乏力等症状,即便是学习工作也不会受影响。


人们对中药的常见认知误区

在我们的经验主义里,中药都是纯天然无毒无害的。但是中药并非没有毒性,也不比西药的安全性更高。中药和西药一样都属于有针对性和具体用量的药品,在人的身体里都会产生副作用。大多数中药都要经过肝脏的代谢,如果过量服用会加重肝脏的负担。所以在服用中药的时候,一定要跳出知识误区的陷阱,科学地认识中药,利用中药为身体健康加分。


误区1:将中药当补品长期服用

中药确实有治病、养生的功效,但是如果身体健康,体能旺盛,完全没有必要将中药作为补品长期食用。是药三分毒,如果过量服用中药,肝脏代谢就会跟不上。加剧了肝脏负担,明明没病因为养生导致肝脏出现问题岂不可悲?在不具有系统中医药知识的情况下,只凭自己看到的只言片语的中药知识是没有办法处理复杂的身体平衡的。


误区2:大剂量服用中药美颜减肥

目前很多含有中药成分的保健品大肆出售,且价格不菲,声称长期服用无副作用。很多人打起了利用中药美颜瘦身的想法,追求美丽漂亮的人企图使用健康不费力的方式。这与想要赚快钱的药商一拍即合,正所谓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很多人服用的减肥产品中含有大黄、芦荟等苦寒泻下药。长期服用会导致急性肝损伤、免疫力低下,还可能导致月经过多引起贫血、卵巢受损引起闭经等。专家称,通过中药快速达到美颜瘦身的目的并不靠谱,还会打乱身体平衡。这些产品并非全部不可信,但只能作为减配美颜的一个辅助,不能过度依赖于服用药物。



误区3:遍求各种秘方、偏方,并对此深信不疑

相信很多人看到过在电线杆或者墙上贴着很多中医偏方、祖传药房专治各种不治之症。甚至有很多人不去专业规范的医院就医,遍求各种秘方、偏方。专业药师解释其实这是很危险的,因为第一不能明确医生治疗手段是否高明;第二秘方并不适用所有的人群,也许奏效的只是巧合;第三服用的药物大多数会损害肝脏。而且如果因为秘方用错了药,反而会耽误病情。所以,对于秘方和偏方我们要擦亮眼睛去对待,不可盲目相信。


服药的误区这么多,我们该如何避免踩雷呢?

正确认识中药的使用很有必要。首先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因为我们不具备系统的药学知识,而且很多中药的毒性我们也不明确,在医生建议和指导下才能减轻毒副作用。其次服用中药的时候要清淡饮食,本着药食同理的原则。如果食用辛辣刺激或者寒性食物,可能会影响药效的发挥。专家建议不要将中西药一起服用,除非有专业医生的指导。因为多种药物在体内会发生相互作用,可能会导致肝毒性的积累,引起肝损伤。


中药看似温和,其实真的不好惹

因为对于中药的错误性认识,中药滥用已经成为一个重灾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中药的不良反应在药品反应不良中的趋势逐渐升高。中药相对于西药更加温和,但是也不能排除它含有的不良反应。


1、过敏反应

据不完全统计,引起过敏反应的中药多达150种,这使得过敏反应在中药中很常见。比如首乌、鸦胆子、天南星、红花等就会引起皮肤过敏反应,出现瘙痒、皮疹、严重者出现多形红斑。很多药物也会导致过敏性休克,诸如双黄连、复方丹参、鱼腥草、清开灵、脉络宁、脑活素。所以服用药物要想尽可能避免不良反应一定要谨遵医嘱。


2、毒性反应和肝肾损伤

毒性反应轻者表现为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呕血、便秘等,重者心跳、呼吸骤停甚至死亡。而山豆根、五加皮、苦杏仁、红茴香、细辛等药物会引起毒性反应。很多药物对肝脏的损害也很大,肝肾作为身体的解毒枢纽。如果长期的服用中药会导致肝脏积累过多的毒性物质,损害也不容小觑。


3、致癌风险

比如千里光、野百合等中可能含有致癌成分。而且即便是有些中药本身没有致癌作用,但与其他有致癌作用的药物相互作用时,致癌的风险大大提高。而且医学家发现中药在潮湿的环境下容易发霉。而发霉的中药材也可被黄曲霉素污染。所以发霉的中药不慎被服用,则存在致癌风险。


中药能治病,但不能治百病。相信中药,但不能盲目相信偏方、零碎的中药知识。更不要轻信“纯天然”、“纯植物”等药品宣传,没有毒副作用的药物都是赚钱的幌子。如果身体不舒服,应该去正规医院看医生,勿自行乱用中药或中成药,没有什么比我们的身体健康更重要。


我们要科学认识中药,合理用药,不做药物常识的文盲。

以上为“药品安全合作联盟”志愿者的原创作品,如若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