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权衡出土,医圣张仲景的药方秘密被揭开,难怪中医会逐渐没落
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孔子。
做人做事不要骄傲自满,这世界上还有太多未知的东西等着我们去发现。张仲景作为“医圣”也时常这样告诫自己。
汉末三国期间,一共出现了三大名医,张仲景、华佗、董奉,三人中又以张仲景为首,他编写的《伤寒杂病论》奠定了我国临床学的根基。张仲景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父亲张宗汉是读书人,虽说家道中落,但比起常人还是富足有余,张仲景从小就接触了各种古代典籍,他对扁鹊“望闻问切”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汉末三国期间,蜀汉、东吴、曹魏为了争权夺势,频频发动战争,不管谁胜谁败,吃苦的都是老百姓,战争期间,又爆发了不少的瘟疫,街道上更是“尸横遍野”。
在张仲景生活的小镇上,有一位名叫张伯祖的名医,凡事找他看过病的人十有八九都痊愈了,10岁那年,张仲景就拜他为师,学习医术,张仲景刻苦求学,博览群书,吸收百家众长,经过几年磨炼,张仲景在当地也成了一名小有名气的医生。
建安年间,出师后的张仲景游历各地,疫病在各地肆虐,他一边给人治病,一边整理自己治病的心得,在路上还不忘学习新的医术。
对他影响最大的就是《素问》,因为这本书对伤寒疫病有着独特的见解,《素问》中说: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传统的中医学,融入了阴阳五行,人之所以会生病,主要是因为阴阳失衡,寒气入体后,导致热病,又或是太过于炎热,导致身体疾病。
张仲景行走民间几十年,收集了大量资料,一路上救人治病无数,不知何时他就成为了“医圣”。
建安十五年,他将这些年治得病,收集的药方都编写成书,取名为《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去世后,无人继承他的医术,因为当时医生为“贱业”,人们都想着打仗建立功勋,名流千古,以至于《伤寒杂病论》也流落民间。
三国时刻,纸张并没有普及开来,都是用竹简记事,《伤寒杂病论》原本也丢失了不少,西晋时期,太医令王叔和在一个偶然情况下发现了《伤寒杂病论》残本,他仔细一读,觉得这些医术理论非常先进,他就在民间收集医书。
经过王叔和整理,又重新编写出了《伤寒论》22篇,虽然丢失了一部分《伤寒杂病论》,但王叔和总算是让这本书传承了下来。
虽然得以传承,但不知道是跟原著出入太大,还是药方记载错了,张仲景药方在后世一点都不好用,这又是怎么回事了。
上世纪随着“权衡”的出土,终于揭开了一点秘密。
“权衡”是一种称量物体轻重的器具,众所周知,不管中医还是西医,剂量都极为重要,用少了病治不好,用多了,可能会适得其反。
唐朝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中载:吴人以二两为一两,隋人以三两为一两,今以四分为一两秤为定。
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古今异制……古一两,今用一钱可也。
历朝历代的度量都是不一样的,按照李时珍的说法,古代的一两,折算成明朝的一钱,那么这个算法到底对不对呢?
出土的东汉“权衡”迄今为止有33件,虽然“权衡”在度量上面有些不太一样,但大体数据还是相差无几的。
历史博物馆收藏的“权衡”铭文为:官平秤,褪 (锤) 重一斤八两
故宫博物馆的“权衡”铭文为:百一十斤。
从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古代一斤16两,东汉一两为13.75可,明朝一钱为3克,两者之间的用药差距确实非常大,中药不管用也实属正常。
历朝历代的中医都在变化,以前那些难以解释的中医药方慢慢都被淘汰掉了,进入民国后,科学化的西医出现,中医的传统地位再次受到冲击,中医也是逐渐落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