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白药创始人:一生救死扶伤,因拒交秘方惨死狱中,年仅58岁

文 / 文物趣事
2020-04-07 16:05

俗话说:贪心不足蛇吞象。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古人用他们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的切身感受总结成规律、流传至今,古今道理,原是相通。

很多人都听过《农夫与蛇》的故事,虽然每个人都应该有“人之初、性本善”的执念,但在面对贪得无厌、毫无善念之人时,也要转变思想、适当防范,不然会引火烧身、难以善终。

在医疗进步、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中,很多人对“云南白药”并不陌生,它不仅可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还能解毒消肿、化瘀止血,云南白药的功效有目共睹,它为很多受伤之人带去了福音。

“云南白药”名扬万里,它的创始人却鲜有人知

他,一生救死扶伤,却因为拒交秘方而身陷牢笼、惨死狱中,年仅58岁。他,有着怎样的过往?

曲焕章,出生在物质匮乏、战乱频繁的1880年,自幼家境贫困、丧父丧母,因有姐姐照顾才得以存活于世。

1892年,12岁的曲焕章跟着姐夫开始学习药学常识,然而,当时清政府腐败无能,在各种苛捐杂税中,曲焕章不忍拖累姐夫,为了谋生,便踏上了从商之道。在去往云南贩卖土布途中突发疾病、疼痛难忍、倒在路边。

当时所在之地一片荒芜、人迹罕至,奄奄一息的曲焕章觉得自己可能要命丧于此,满心绝望的他被一个云游四海的大夫所救。

曲焕章感激不已,拜他生为师,跟随他学习医学。曲焕章勤奋好学、刻苦努力、很快便达到了出师的地步。因为经历过生死的恐惧,曲焕章心疼天下苍生的病痛经历,他选择救死扶伤、治病救人。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命运多舛的少年经历让曲焕章对医药带有一种敬畏感,他凡事亲力亲为、认真对待,曾救人无数。

为了采集草药,他不惜只身踏入大山;为了验证草药疗效,他以身试药。

采药途中偶遇蛇斗,因祸得福发现秘方

或许是这种救死扶伤、不求回报的精神感动了上苍,他在采药途中无意间发现了一只受伤的蛇。他发现受伤的蛇吃进一株草之后很快恢复元气,曲焕章惊讶之际,立马采集多株草药进行研究。

人和蛇毕竟不是同类、体质也有极大差异,为了尽快将这种治疗伤口的药方确定下来,曲焕章以身试药,不断更新改变,在苦心研究数十载之后,药方腾空出世,曲焕章为它取名为“百宝丹”。即“云南白药”的前身。

百宝丹确实治疗“百病”,被后世人成为药物中的“百宝”,曲焕章并没有自作主张、自以为是地将百宝丹擅自发行,他将这个药丸送给云南省的卫生所进行检验,在合格之后才进行推广。

当时匪患猖獗、战争四起、流血牺牲乃是常有之事,百宝丹为很多受伤之人带去了生机,它能够使伤口迅速消炎结痂,得到了众人的一致好评。

国民党逼死曲焕章只为得到药方,药方最终何去何从?

这个看似普通的百宝丹,其实蕴藏了曲焕章数十年的心血,事实证明,他的这些努力并没白费。曲焕章将药丸换了包装后,销量剧增,他也攒得不少财富,从此曲焕章名扬万里。

然而,这种出名却也为他日后的牢狱之灾埋下了隐患。无论一贫如洗还是大富大贵,曲焕章始终坚持医者仁心的态度,治病救人、不计回报。

在1938年的台儿庄战役中,曲焕章捐出了3万瓶的百宝丹,为当时伤口感染、流血不止的的战士带去了奇迹。

国民政府看到曲焕章的行为后,便以“商捐钱抗战”为由,逼迫曲焕章捐钱捐物。曲焕章答应向国民政府捐款3万滇币,国民政府却言而无信,将滇币擅自改为国币。

拿不出三万国币的曲焕章,被国民政府光明正大地囚禁起来,后来更是以此为由,逼其交出百宝丹的秘方。曲焕章宁死不屈,最后在牢狱中郁郁而终,年仅58岁。

新中国成立后,曲焕章的妻子缪兰英将其药方上交中央政府。可惜曲焕章一生救人无数,最终落得如此下场,这与国民党的狠毒密不可分。本可以为他们带去生机可以免除灾难,却因为他们的贪心逼死了一位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