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伪科学”?这东汉名医不但医人无数,留下药方也泽被后世

文 / 覃仕勇说史
2020-01-29 00:06

冀州钜鹿(治今河北平乡西南)人张角,原本是个赤脚医生,对上流社会流行的谶纬之学有些研究,有些心得。他以谶讳之说融入民间巫术中去,再结合上自己的医术,给百姓治病,深受人民群众的迷信和欢迎。


熹平年间,随着汉王朝内部宦官集团和外戚士人清议集团间斗争的加剧,天下凋敝,朝政腐败,又兼瘟疫流行,民不聊生。

中平元年(184),张角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口号,自称“天公将军”发动群众起义,一时八方响应,全国闻风而起者有几十万之众,遍及青、徐、幽、冀、荆、扬、兖、豫等州,京师为之震动。

朝廷先后派皇甫嵩、朱隽、秦颉、卢植、董卓等人,再联合上胆大的地方政府,对起义军进行疯狂的镇压。

十个多月,这场规模宏大的动乱被扑灭。

但东汉王朝也已元气大伤,根基动摇。

而在这场征剿活动中崛起的地方豪强迅速坐大,其中著名的有袁绍、袁术、公孙瓒、曹操、孙坚、刘备等,由此导致了军阀割据、混战、进而演变为三足鼎立的局面。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张角这个赤脚医生对中国历史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而同时期,有一位大名医,对中国的医学发展也起到了同样不可代替的作用。

这位名医姓张,名机,字仲景,属于南阳郡大族。

张仲景年轻时,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

在那个动乱频繁,疫病流行的年代里,每日都有人患病死去,张仲景的家族也不例外,“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建安七子之一曹植在《说疫气》中不无沉痛地写道:“家家有僵尸之痛,户户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

面对病魔的凶猛,亲人的离去,张仲景有了学习医术,救济天下苍生的决心。

他跟同郡人张伯祖学医,刻苦钻研《素问》、《灵枢》、《难经》、《阴阳大论》、《胎胪药录》等古代医书,在张伯祖的指导下,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医术精进。

同乡长者何颙曾不无感慨地说:“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说他心思缜密,没有官场的习气,如果能远离官场而专心学医,一定能成为名医。

张仲景由此更加刻苦钻研医术。

据说,他为了提高自己的临床诊断能力,每逢农历初一、十五,就停止办理公事,在大堂上置案诊病,称为“坐堂”。

很快,他的医术就超过了他的老师。

张仲景在诊病和学习过程中,不论遇上什么疑点,都“考校以求验”,绝不放过。

他继承了王充“人死血脉竭,竭而精气灭,灭而形体朽,朽而成灰土”的无神论观点,提出了“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的无神论思想。他反对用鬼神迷信来解释疾病。“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广泛搜集古今治病的有效方药,对民间喜用针刺、灸烙、温熨、药摩、坐药、洗浴、润导、浸足、灌耳、吹耳、舌下含药,人工呼吸等多种具体治法都一一深入研究,广积资料。

这期间,发生了一段张仲景为王粲看病的逸事。

王粲是蔡邕的学生,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诗人,大才子。

张仲景初次见他,他不过二十出头,风华正茂。

可是张仲景诊其有病,对他说:“你有病,如果不治,四十岁即脱眉毛,眉毛一旦落尽,不出半年就会离世,但服用五石汤可以免除。”

这时的张仲景名气还不是很大,王粲不信,但出于礼貌,还是拿了汤药回家,却拒绝服用。

过了三日,张仲景问王粲:“给你的汤药,服用了吗?”

王粲谎称已服。

张仲景大为叹惜,说:“我看你的气色,根本不是服过汤药的样子,你呀你,为什么不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呢?”

王粲大不以为然。

其结果是:“后二十年果眉落,后一百八十七日而死,终如其言。”

以下是付费内容

后人也因此认为张仲景的医术比古代的扁鹊、仓公要高明多了。

《神仙通鉴》还有张仲景替汉桓帝治病的记载,说他替汉桓帝治好了伤寒病,见朝政日非,便叹了一句:“君疾可愈,国病难医。”说完,挂冠遁去。

替王粲治病也好,替桓帝治病也罢,说到底,这只是个传说,而张仲景广采众方,凝聚毕生心血写就了十六卷《伤寒杂病论》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也正是因为十六卷《伤寒杂病论》,张仲景被人誉为“医中之圣,方中之祖。”

《伤寒杂病论》,是中国最早一部结合了理论与实际的临床诊疗专书,堪称奠基性、高峰性的著作。伤寒,在中医上是一切因外感而带高烧症状病的通称,其包括瘟疫这种传染病。

书诞生之时,纸张尚未大量投入使用,印刷术也还没有发明,其传播只能靠人工手抄,很难流传。

经过三国几十年动乱,书本几乎失传。

幸而,晋朝有一位名叫王叔和的太医令,他偶然见到了这本书的部分断简残章,对上面介绍的病方大为惊叹,便利用自己太医令的身份全力挖掘其散落在民间的各种抄本。

老天有眼,在他的搜集和抢救之外,终于找全了书中所载的伤寒部分!

王叔和赶紧加以整理,命名为《伤寒论》。《伤寒论》十卷、著论二十二篇,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论述了伤寒等外感热性病的病理、诊断、治疗及用药。总计五万余字。好险,好险!

这段经历,让一千多年后的清代名医徐大椿也不由得捏了把汗,称道:“苟无叔和,焉有此书。”

《伤寒论》是有了,但《伤寒杂病论》中关于杂病的部分似乎永远地沉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去了,王叔和再也没有找到它的踪迹。

经过王叔和整理出的《伤寒论》逐渐在民间流传,受到了历代医家推崇。

南北朝名医陶弘景就推崇备至地说:“惟张仲景一部,最为众方之祖。”

让《伤寒杂病论》中关于杂病的部分得以重见天日的大功臣是北宋一个名叫王洙的翰林学士。

某天,王洙在翰林院的书库里发现了一本被虫蛀了的竹简,其名为《金匮玉函要略方论》。

通过阅读,他发现,该书的部分内容与《伤寒论》相似,另一部分,是论述杂病的!

晕!《金匮玉函要略方论》到底是不是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呢?

经名医林亿、孙奇等人拿《伤寒论》与《金匮玉函要略方论》对照,确认《金匮要略》就是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其不过更名刊行而已。

《金匮要略》六卷二十五篇,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皮肤科等四十多种杂病的治疗方法一百三十九条,二百六十二方,以脏腑经络学说作为基本论点,重视内脏间的整体联系性,强调保持人体的正气,同时也不忽视去邪。至此,《伤寒杂病论》的“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得以结合保存。

通过对《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校订,删除里面的重复药方,两本书共载药方269个,用药214味,基本概括了临床各科的常用方剂。其所记载了人工呼吸、药物灌肠和胆道蛔虫治疗方法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在医书上的文献。

《伤寒杂病论》因此与《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并称“中医四大经典”。

但相对而言,《伤寒杂病论》又比其他三部的贡献更大,在成书两千年的时间里,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医家,被公认为中国医学方书的鼻祖,并被学术界誉为讲究辩证论治而又自成一家的最有影响的临床经典著作,因而成为了后世业医者必修之书。(时至今日,其仍旧是我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

《伤寒杂病论》不仅是我国历代医家必修的科目,还传播到海外,如日本、朝鲜、越南、蒙古等国。就拿日本来说,现在他们还对张仲景方特别青睐,其国内很多著名的中药制药工厂中,伤寒方占绝大部分。

实际上,《伤寒杂病论》所列药方虽历经千年,却一点也不落伍,现代中医遇上每遇上疑难病症,仍通过查阅书上所载,依法施用,屡有奇效。

据统计,历史上曾有四五百位学者对《伤寒杂病论》的理论方药进行探索,留下了近千种专著、专论,从而形成了中医学术史上独特的一道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