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最大贡献不是《千金方》,而是销毁一张药方,无愧“药王”
提起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药王“孙思邈,与扁鹊、华佗、李时珍等流芳百世的名医齐名。但孙思邈的地位显然更高一些,从其世人所留绰号,就可见一斑;扁鹊、华佗不是“神医”就是“医圣”,唯独孙思邈在医学领域敢称“王”。孙思邈的一生颇具神秘色彩,其真正身份其实是一位道士,直至今日,很多道家圣地仍有“药王殿”供奉。
孙思邈生于公元541年,7岁便可熟读“老庄”,尤其对道家经典烂熟于胸,就是四方高道亲临,年幼的孙思邈也能对弈论道,侃侃而谈。据《旧唐书》记载,西魏重臣“独孤信”有幸结识幼年的孙思邈;独孤信对小小年纪的孙思邈赞叹不已,奉为“圣童”。
孙思邈终身为道,游历四方,竭力收集民间药方,在与人治病中积累了丰富,宝贵的临床经验,至今传于世的著作《千金方》更成为了国内外的医学圣典。其实孙思邈的名望并非现在才凸显,西魏、北周、隋、再到大唐盛世,历代皇帝都曾请孙思邈为官。但孙思邈一心向道,更把一生心血灌注在“行医问药”上,拒不受官。
孙思邈一生行医,精炼道法,直至唐永淳元年(公元682年)驾鹤西游,寿元142岁。孙思邈临终遗嘱“薄葬,不可杀生,不需焚纸”。当时孙思邈已然隐居“五台山”,但“药王”的威望实在太高,前来吊念之人络绎不绝;因此孙思邈的尸身直到死后一个多有才得以下葬。但尸身虽已经停了一个多月,孙思邈的相貌、颜色却和生前没什么差别;尤其是从人抬起孙思邈的尸身时,就感觉轻的好像只是抬了几件衣服一样。按照道家的说法,孙思邈已然得道,归“药王”神位。
孙思邈一生所留著作颇多,除了著名的《千金要方》之外,还有《千金翼方》、《明堂针灸图》、《丹经内伏硫黄法》、《妇人方》、《少小婴孺方》等等。但最使后人推崇的还是《千金方》。好多人都以为,孙思邈最伟大的贡献就是写出了这本医学圣典《千金方》;其实并非如此,孙思邈最大的贡献不是《千金方》,而是为后世销毁了一张药方。
熟悉历史的人应该记得隋唐时期特别流行的一种奢侈品——“五石散”。“五石散”又叫“寒石散”,本来是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但治疗效果欠佳被弃用;尽管如此,人们却发现了“五石散”的另一种作用。何晏曾说“服五石散,非惟治病,亦觉神明开朗。”
何晏是北魏时期著名的美男子,当时“美男子”以肤色白、皮肤细腻为标准,当时另一位美男子“王衍”就以“手白更胜玉柄”著称。何晏不仅是西魏著名的美男子,更是魏明帝眼里的“红人”。魏明帝就受到何晏的影响和蛊惑,竟拿“五石散”做了每顿饭必不可少的辅食;但“五石散”毕竟是“毒物”,其诸多副作用能使人浑身发热,精神亢奋,严重者甚至能引起幻觉,有点类似于今天的“毒品”。
既然皇帝都对“五石散”青睐有加,下面的达官贵人也都开始跟风。历史上著名的何晏、王弼到嵇康、阮籍等名士也都对“五石散”十分喜爱。很快,服用“五石散”就成了一种时尚,甚至民间也以服“五石散”为一种身份的象征。这种“病态”的风气一直鼎盛不衰,直到隋唐年间,这期间不知害了多少本是健硕身体的名臣猛士;这一点孙思邈看在眼里,虽急在心上却也无可奈何。因为“五石散”的药方早在汉朝已经有了,只不过西魏何晏改进了配方而已;因此民间流传的“五石散”的药方不在少数。
孙思邈也曾在唐贞观年间多次上书皇帝要求绝尽“五石散”;但“五石散”的诱惑力太大,就是皇宫贵族也多依赖此“毒物”。皇帝对孙思邈的请求不作回应,但孙思邈却致力于销毁“五石散”;孙思邈知道,要想彻底断绝“五石散”的流行,首先就要从“配方”这个最基础的根源入手。
但孙思邈自知一人之力做这些是不可能的,因此就开始以自己在世间的“名望”做文章。孙思邈放出话说,如今的五石散配方都是假的,服用之人不仅得不到充分的“享受之感”,吃多了还会危及生命;真正的“五石散”配方只有孙思邈处有。孙思邈在当时威望甚高,“药王”既然这么说了,就连皇宫贵族也都纷纷拿出自己的“五石散”药方给孙思邈验证。
孙思邈就以这种方法大量收购了世面上“五石散”的药方,并严整告知那些皇宫贵族“五石散”的危害,并特别加以夸大;越是富贵之人愈是珍惜生命,还好“五石散”的依赖性并不大,时间久了,上层社会中服用“五石散”已经不流行了,民间也自然而然的将“五石散”束之高阁。
直至孙思邈临终前还一再嘱咐床前弟子,一定要焚尽天下“五石散”配方;弟子不敢违抗,见“五石散”传世必焚之。孙思邈和其弟子们经过数百年的不懈努力,“五石散”这种带有刺激毒性的药物终于在历史长河中销声匿迹。
孙思邈这一贡献可以说是对世界的一大贡献,比之传世《千金方》有过无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