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硬核解酒偏方,到底是偏方还是骗方?
每次喝醉回家,家人都是怎么帮你解酒的?
『回笼酒解酒法』、『饮料解酒法』、『陈醋解酒法』、『蜂蜜解酒法』...
这些民间解酒偏方,你亲身实践过几个?
有效吗?它们的解酒原理你了解过吗?

经典案例『回笼酒解酒法』。据说可以“以毒攻毒,借酒精中的醇类物质加速代谢,使身体更快达到平衡。”听起来不可思议,却是有迹可循的。
因为酒里面不仅含有乙醇,还有甲醇。甲醛中毒时多喝几瓶酒,肝脏就会优先代谢乙醇,并减缓处理甲醇的速度,再通过洗肾排除体内的甲醇,危急关头可以救命。
但缺点是大多数人根本分不清甲醇中毒的症状,一旦在错误的时间用了错误的方法,可能就会雪上加霜。

还有一种说法,喝酒加点水,不容易喝醉。有高人以此延伸出,『饮料解酒法』:红酒+雪碧、威士忌+冰红茶、伏特加+红牛、啤酒+可乐……
然而,人们在饮用这种混搭酒时,酒精浓度看似低了,不知不觉间却又摄入了更多酒精!因为可乐等饮料中的二氧化碳会“助纣为虐”,增强酒精的吸收,增加对胃的伤害,看似时尚但不健康。
搭配红茶、红牛更是火上浇油。茶叶利尿,会把来不及代谢的酒精带入肾脏,即便只停留1秒,也会对肾脏产生巨大伤害;咖啡因、硫磺酸,不但起不到解酒的效果,事后还会加剧头疼,甚至产生化学性肝肾损伤。
这些民间盛传的硬核秘诀,本人郑重承诺:一 个 也 不 敢 用。

比如『陈醋解酒法』,如果用于催吐,倒不失为一个应急的好方法。如果指望它解酒,就会产生刺激性物质,刺激胃黏膜,引发胃溃疡、胃出血。
还有『蜂蜜解酒法』,理论上果糖确实可以加速酒精代谢,但50g酒就要消耗100g果糖,约等于10杯蜂蜜水,换成水果能吃好几天。即便真的降低了酒精的浓度,但在代谢过程中又会产生更多危害更大的乙醛。
说起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它先要被乙醇脱氢酶转化成有毒的乙醛,再被乙醛脱氢酶转化成无害的乙酸。

人们常说酒精致癌,其实是酒精在体内的代谢的产物乙醛致癌。想要加速代谢,就要增加乙醛脱氢酶的量。
但乙醛脱氢酶的量因人而异,天生如此,不可能有大的提升;而且乙醛脱氢酶是一类蛋白质,口服进入胃肠道首先会被胃酸破坏,注射也会产生排斥反应,根本就不能到达肝脏而发挥作用。
那么有没有能代替乙醛脱氢酶的“解酒药”,能使我们“功力大增”呢?答案是:有。

所以,为了身体,为了健康,这个能解酒的『L-半胱氨酸』补剂请一定收下。L-半胱氨酸对乙醛有较强的“亲和力”,能够抱合乙醛,将乙醛转化成无害乙酸代谢出人体,可以有效缓解宿醉带来的头晕、呕吐等烦恼。
总而言之,酒是生活的催化剂,而不应成为社会的原罪,奉劝大家在酒桌上,多认怂,少喝酒,随意点,莫劝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