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野菜,若你家乡有,要趁早采食,不仅味道鲜美,食疗价值也高
这种野菜,若你家乡有,要趁早采食,不仅味道鲜美,食疗价值也高!
家乡的原野,似乎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活资料。它像一幅彩色的画卷,让人充满对生命的敬意。
春天,当人们争相观赏油菜花、樱花、桃花之时,田野里的紫云英也悄然绽放,一副“草生田中,花开如茵”的美景,仿佛漫天紫霞洒落人间,美不胜收。
不管几耕几种,紫云英与春天的约会总不会改变,它们不仅能为乡村增添一道美景,还能作为一种天然环保绿肥,改善土壤结构,减少水土流失,为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紫云英,俗称红花草,其嫩茎上长出一枝枝有如火把一般的花朵。它的花朵呈伞状,颜色紫里透红,红中泛白。它们不与黄色的油菜花争妒,以个体的纤弱,汇集成粉红色的海洋,恰如一幅恬静优美的田园图。
清代文人朱彝尊喜爱紫云英,在《鸳鸯湖棹歌注》中写到:“草生田中,花开如茵,可坐卧,每籍此泥饮。”人在紫云英田间喝酒,喝得烂醉如泥,睡紫花眠床,盖白云棉被,多么怡然浪漫的场景!
说起紫云英,便会想到一种动物,那就是猪,紫云英曾是猪的主要青饲。小时候为了猪的粮食还真是操碎了心,菜地里的土豆、番薯、南瓜、萝卜、白菜、玉米,水田池塘里的毛芋梗、水浮莲、水葫芦,以及山野里的阿拉伯婆婆纳、鱼腥草、野芝麻、荠菜、苦苣菜、乌蔹莓、灰菜、鸭跖草、飞蓬等,但凡被证明猪可以吃的蔬菜、野菜、植物茎叶,每天放学后都要一一纳入竹篮中。
在我的眼里,认为紫云英仅限于喂猪,直到在《故乡的野菜》一文读到:“扫墓时候所常吃的还有一种野菜,俗称草紫,通称紫云英。……采其嫩茎叶瀹食,味颇鲜美,酷似豌豆苗。”原来,紫云英人也能吃。
后来,又听村里老人说:在人民公社时,乡村大片种植紫云英,用做绿肥。那时粮食紧缺,到了暮春常常青黄不接,农家人就拔紫云英,掐其嫩茎叶吃,方能填饱肚子。从此,我便对紫云英另眼相待,知道它也是一种能吃的野菜。
紫云英一般炒着吃。将之洗净,放到砧板上,排齐,先一刀切掉老茎,扔掉,然后分切成寸段;烧烫铁锅,用调羹舀两匙菜油,等锅里菜油冒出青烟,倒入紫云英,翻炒几下,加少许水,撒一点盐,盛起,一大碗时令菜肴就做成了。热炒讲究的是速度,旺火快速翻炒,这样茎叶熟了,颜色依然青翠碧绿,夹起几根,送进嘴里,鲜嫩爽脆。
除此之外,紫云英还可入药,用于喉痛咳嗽、疱疹出血等症状,主要作用是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活血明目等,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紫云英对明目消肿、祛风利尿等具有辅助疗效,有益于改善厌食,精神不振、气血虚弱等,是保健佳品。
近年来也时而在饭店菜单上看见紫云英这道菜,在吃的方面,我们终于厌烦了大鱼大肉、厌烦了大棚种植、厌烦了反季节出品,向往绿色、健康的天然食品。南瓜藤、番薯叶、马兰头、马齿苋、蒲公英、鱼腥草、车前草……这些猪常吃的贱菜贱草纷纷摇身成为饮食界网红食材,大行其道地占据人们饥渴的胃和敏感的心。
这也算是返璞归真吧!身处都市的人们尽可能抓住一切可以实现的方式回归乡野,追寻最初出发的自然、纯朴、慢悠甚至清苦。
春天里,家乡的原野,还有茅针、春笋,它们或被制成佳肴摆上饭桌,或作为零食被孩子们塞满裤袋。虽然这些食材比不上大鱼大肉,但让人吃得津津有味。这是春天的味道,深藏浓郁的亲情。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乡亲们为了生存,为了填饱肚子,对这些食材情有独钟。如今我们衣食无忧了,不能忘记那段忍饥挨饿的艰难岁月……